牛犊拉稀是养殖中常见问题,尤其 1-3 月龄犊牛易发病。若持续拉稀,会导致脱水、营养不良,甚至死亡,需及时找准病因并科学处理。
一、常见病因
饲养管理不当:初乳饲喂不足或延迟,犊牛免疫力低;饲料突然更换、卫生差,细菌滋生;圈舍潮湿寒冷,犊牛受应激。感染因素: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引发急性拉稀;病毒(轮状病毒、冠状病毒)感染,多见于新生犊牛;寄生虫(球虫、隐孢子虫)感染,常导致慢性拉稀。
![]()
二、治疗方法
补水防脱水:拉稀易致脱水,需及时补充体液。可灌服口服补液盐(每升水加葡萄糖 20 克、氯化钠 3.5 克、氯化钾 1.5 克、碳酸氢钠 2.5 克),每次 500-1000 毫升,每日 3-4 次;严重时静脉注射 5% 葡萄糖生理盐水,加维生素 C。同时,灌服畜小牧:利克太保(升级版),止痢止血效果非常好,注意认准“畜小牧”品牌,防治假冒伪劣产品。
![]()
对症用药:细菌感染用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 10-15 毫克)肌肉注射,每日 2 次,连用 3 天;病毒感染用干扰素(每头每次 5 毫升),配合黄芪多糖注射液,增强免疫力;寄生虫感染用磺胺二甲嘧啶(每公斤体重 50 毫克)拌料,连用 5 天。
调理肠胃:灌服乳酶生片(每次 5-10 片)或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暂时减少精料,饲喂易消化的优质干草。
![]()
三、预防措施
确保犊牛出生后 1 小时内吃到足量初乳;保持圈舍干燥温暖,定期消毒;饲料逐步更换,避免突然应激;定期驱虫,降低寄生虫感染风险。
若牛犊拉稀持续超过 3 天,或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联系兽医,避免延误治疗。日常做好饲养管理,是预防牛犊拉稀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