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2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签了个协议,允许南太平洋一块海外领地独立成新国家。消息一出来,法国老百姓和媒体不光没骂总统,还纷纷夸这是 “特别明智的妥协”。
法国总统为啥要签这协议?这个快要成立的新国家,跟法国之间又有啥老故事呢?
一、新喀里多尼亚:被殖民的血泪史
法国在南太平洋的这块海外领地,叫新喀里多尼亚。1774 年 9 月 4 日,英国皇家海军军官、探险家詹姆斯・库克发现了这儿。因为这片地让他想起了苏格兰,就给它取名 “新喀里多尼亚”。
![]()
欧洲那些叫 “探险家” 的,其实说白了就是殖民先锋 —— 被他们找到的地方,多半要遭血腥杀戮和粗暴征服,新喀里多尼亚也没逃过这命。
之后几十年,英国的贵族和捕鲸的人轮番来这儿,还画了详细的海图。这些浑身带武器的 “强盗”,挂着假笑,用点小利益哄岛上的原住民,把檀香木砍得一干二净。没几年,岛上原本到处都是的檀香木就没了踪影。
檀香生意不行了,欧洲的 “生意人” 又把主意打到土著身上,搞起了 “黑鸟贩卖”。所谓 “黑鸟”,指的就是新喀里多尼亚、洛亚蒂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的美拉尼西亚人,还有西太平洋的岛民。
这些欧洲商人撕下假面具,用骗、绑、哄的法子,把大批土著岛民带到斐济和昆士兰的甘蔗种植园,让他们当奴隶、契约劳工,或者被逼着干活。其中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商人最疯狂,他们贩卖的 “黑鸟” 里,好多是妇女和小孩。
奴隶贩子的破事打开了 “潘多拉魔盒”,直到 20 世纪早期,这种缺德的贸易还在搞。1853 年 9 月 24 日,法国君主拿破仑三世下了道命令,让海军上将费弗里耶・德斯庞特斯正式占领新喀里多尼亚。从这以后,这片倒霉的土地就成了法国的殖民地,还成了流放犯人的地方。
![]()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1897 年,这 30 多年里,法国往新喀里多尼亚送了大概 2.2 万名罪犯和政治犯。这些欧洲人不光给这儿带来了动荡和战乱,还带来了天花、麻疹这些病。新病毒一来,当地人死了好多 —— 人口最多的土著卡纳克人,1878 年还有约 6 万人,到 1921 年就只剩 2.71 万人了。
二战爆发后,法国被纳粹德国打得很惨,连巴黎都被占了。这本来是新喀里多尼亚摆脱殖民的好机会,可当地人会怎么选呢?
二、二战到公投:反复拉扯的独立路
德国那个 “小胡子”(希特勒)占领法国后,扶持了个叫 “维希” 的傀儡政权。这维希政府走的是法西斯独裁路子,可不少法国老百姓还支持它,新喀里多尼亚的总督乔治 - 马克・佩利西埃就是其中一个。他不管新喀里多尼亚总议会的投票结果,硬要颁布维希政府的宪法。
这事儿让新喀里多尼亚人特别反感,街上到处是示威的,还时不时有暗杀行动。为了争这块海外领地的统治权,戴高乐政府和维希政府斗得厉害,连海军都派出来了。
最后在澳大利亚的帮忙下,戴高乐政府赢了,把原总督佩利西埃和其他亲维希的官员赶到了法属印度。经这事儿,新喀里多尼亚人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 —— 他们派了 300 多个年轻人,组了两个连队加入法国远征军;在澳大利亚协助下,新喀里多尼亚还成了盟军的重要基地,当时驻在这儿的美国海军就有 5 万多人,跟当地土著人口差不多。
![]()
支那
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看新喀里多尼亚人表现得英勇又忠诚,1946 年把这儿划为海外领地;1953 年又给所有新喀里多尼亚人发了法国国籍。这两步操作挺顺,大多数当地人忘了自己的悲催历史,还以当法国公民为荣。
之后法国想趁热打铁,加强对新喀里多尼亚的统治,可国内动乱让它自顾不暇,反而慢慢削弱了跟这块领地的经济联系。20 世纪 40 年代到 50 年代末,离得更近的澳大利亚,跟新喀里多尼亚的联系多了起来。
新喀里多尼亚面积才 1.8575 万平方公里,跟北京市差不多大,可资源特别丰富 —— 镍矿储量世界第一,占全球 25% 左右,还是全球最大的铁镍生产国。有资源加持,这儿的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好多移民。
土著卡纳克人富起来后,渐渐不满法国人的统治,组了个 “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想靠暴力逼法国政府同意独立。
法国人虽说以浪漫出名,打仗本事却不咋样,当年还被咱们陈赓大将带着越南人收拾过,可他们就是不吸取教训,觉得啥都在自己掌控中。结果法国左翼在新喀里多尼亚栽了大跟头,让卡纳克民阵拿下了四个省中三个省的控制权。
左翼搞不定,法国右翼就出手了 —— 用 “糖衣炮弹” 拉拢了一批意志不坚定的社会党成员。重新分土地的时候,这些人搞暗箱操作,把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分给了欧洲人。法国右翼吃相太难看,很快遭到当地土著反击。
![]()
1988 年总统大选前,乌韦阿的独立派武装杀了四名宪兵,还劫持了 27 名人质。法国政府立马派精锐部队去解救,结果这场人质事件造成 22 名卡纳克人、2 名士兵死亡。都闹到这份上了,法国该咋平衡跟新喀里多尼亚的关系呢?
三、马克龙松口:从硬扛到妥协
新的法国总统上任后,赶紧签了《马提尼翁协议》,这协议让新喀里多尼亚安稳了十年。1998 年 5 月 5 日,法国政府又跟新喀里多尼亚签了《努美阿协议》,承诺未来 20 年慢慢把权力交给当地政府,还约定 2018 年搞全民公投,决定是否独立。
为了不丢这块海外领地,2017 年 11 月 21 日,法国总理专门开会,提前做了布置。2018 年 11 月 4 日,新喀里多尼亚人投票选是否完全脱离法国独立,结果反对独立的人赢了。2020 年 10 月又投了一次,还是多数人想留在法国。
按之前的约定,第三次公投该在 2021 年 12 月 12 日搞,可还没开始,法国主流媒体突然把矛头对准中国,说崛起的中国要插手新喀里多尼亚,帮这儿独立,打击法国在南太平洋的利益。
法国跟澳大利亚关系好,一直想抑制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发展。要是新喀里多尼亚的独立派真跟中国扯上关系,对法国影响可大了 —— 尤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撇开法国签了《AUKUS》协议后,法国更没安全感了。万一出意外,法国不光丢新喀里多尼亚,可能连澳大利亚这个盟友都保不住。
![]()
慌了神的法国政府开始 “胡说八道”,他们的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所甚至说 “中国从 2019 年就想插手新喀里多尼亚”。在法国政府看来,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后,中国既能打破美澳在南太平洋的弧形岛链,切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通道,还能拿到这儿大量的镍铁资源,一举两得。
这种荒唐话不光中国不搭理,连新喀里多尼亚人都不当回事,有些法国公民甚至嘲讽自己政府 “迫害妄想症太严重”。其实这就是法国政府的手段,想吓住新喀里多尼亚人,让他们放弃独立的想法。
结果第三次公投,28 万居民里还是更多人选留在法国,这无疑打了法国政府和媒体的脸,所谓 “中国插手” 根本是瞎编的。
虽说三次公投都没独立成,可选举改革的争论让新喀里多尼亚的治安越来越乱,不光老百姓死伤多,还损失了几十亿欧元,这些钱都得法国政府掏。
眼看新喀里多尼亚的事儿越来越多,每年要给的援助资金也越来越多,法国政府终于不想再硬扛这个包袱了。于是 2025 年 7 月 12 日,马克龙表示,法国允许新喀里多尼亚独立成新国家。
法国政客和媒体都挺乐意,海外事务部长曼努埃尔・瓦尔斯说:“这是明智的妥协,既能保住法国和新喀里多尼亚的联系,又能让这个太平洋岛屿有更多主权。”
![]()
这些海外领地,其实都是殖民统治留下的麻烦。现在新喀里多尼亚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可法国在南美洲、非洲还有好多块海外属地。谁也说不准,看到新喀里多尼亚独立后,这些地方会有啥反应。估计用不了多久,这些殖民时期留下的属地,还得让法国政府头疼好一阵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