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大门前屡败屡战,似乎成了量化派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量化派”)近三年的常态。继2022年至2024年间四次冲击港交所均折戟沉沙后,时隔十个月,这家曾以助贷业务起家的企业于近期第五次递交招股书,试图叩开上市之门。然而,相较于前几次的闯关,此次量化派的业务版图已彻底重构——助贷业务全面关停,线上交易平台羊小咩扛起营收大旗,可随之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用户投诉、高度依赖单一业务的营收结构,以及关联交易推高的应收账款,这些隐忧如同阴影,笼罩着其上市之路。
从业务转型来看,量化派的“断腕”显得颇为决绝。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12日,公司已终止与所有金融机构的撮合服务协议,不再产生相关收入,且向监管机构承诺未来不再涉足该领域。这意味着,曾经或许是核心的助贷业务,已彻底从其业务清单中移除。取而代之的,是羊小咩、消费地图与广告投放三大板块。但从营收数据来看,这三者的表现堪称“冰火两重天”。
2022年至2025年前五个月,羊小咩的收入从2.06亿元飙升至4.06亿元,营收占比更是从43.4%暴涨至98.1%,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量化派的营收大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项业务:消费地图的收入从2.06亿元断崖式下跌至791.7万元,占比从43.3%滑落至1.9%;广告投放业务更显惨淡,收入从716.6万元缩水至12.3万元,近乎停滞。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营收结构,让量化派的业绩增长高度绑定羊小咩的运营状况,一旦羊小咩出现波动,整个公司的营收将面临巨大风险。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羊小咩推动营收增长的同时,量化派的应收账款也在同步激增。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为2.58亿元,到2025年前五个月已攀升至7.44亿元,短短两年多时间增长近2倍,且应收账款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重始终维持在60%以上,最高时达75.47%。这意味着,公司近三分之二的流动资产被应收账款占据,资金流动性面临不小压力。
而应收账款增长的背后,关联交易扮演了重要角色。招股书披露,应收账款增加主要源于羊小咩收入提升及应收鹰潭广达贸易有限公司(下称“鹰潭广达”)款项增加。股权穿透显示,鹰潭广达的控股股东是北京自牧云创科技有限公司,后者为北京量科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北京量科邦的实际控制人正是量化派创始人、执行董事周灏。也就是说,鹰潭广达是与量化派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这种关联方应收账款的增加,不仅可能影响资金回笼效率,还可能因关联交易的特殊性引发外界对交易公允性的质疑。
业绩增长的光鲜背后,羊小咩的用户投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截至目前,有关羊小咩的累计投诉已高达2.43万条,近一个月内的投诉量为35条,但完成处理的仅4条,处理效率堪忧。从投诉内容来看,用户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价格虚高,有消费者反映,在羊小咩平台花费54463元购买的商品,实际售价远高于市场合理价格,存在“溢价销售”嫌疑;二是个人信息泄露,有消费者称,在平台下单购买苹果16 Pro手机后,很快接到陌生电话,对方不仅知晓其购机行为,还能精准报出订单信息,怀疑平台未妥善保护用户隐私。
对于这些投诉,量化派在招股书中虽承认业务伙伴或第三方可能存在不当行为,包括高价提供产品、泄露隐私等,但同时表示已制定内部控制措施,会在48小时内处理投诉,且称这些事件不会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然而,从投诉处理完成量与累计投诉量的悬殊差距来看,其所谓的“及时处理”或许并未落到实处。持续的投诉与低效的处理,不仅会损害用户信任,还可能引发监管关注,对品牌声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从四次失败到第五次冲刺,量化派对上市的执着显而易见。但在业务高度依赖羊小咩、应收账款受关联交易推高、用户投诉居高不下的现状下,其此次港交所之旅能否打破“屡战屡败”的魔咒,仍存巨大变数。毕竟,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考量不仅在于营收增长,更在于盈利的可持续性、风险控制能力与合规水平,而这些,恰恰是当前量化派亟需解决的短板。若不能妥善应对这些隐忧,量化派的第五次上市尝试,或许仍将难逃折戟沉沙的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