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译文
太祖皇帝在位十七年,在他身边侍奉的太监大概有五十多个。但是太祖皇帝只让这些太监长官后宫的事务,不允许他们干预政务。如果偶尔有不得不派宦官外出办事的情况,也严格限定只处理指定的事务,禁止他们探听其他不相关的事情回报。老百姓都认为这是幸事。
开宝末年,太祖就派遣太监去名山大川祈祷。然后就有一个太监在洞穴中采得一个怪石,像羊的形状。太监觉得这是异宝,所以进献给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训斥道:“这不过是坟墓中的陪葬品罢了,献上来像做什么?”于是命人将怪石砸碎,杖责了这个进献怪石的太监并驱逐了他。太祖皇帝就是如此这般不受太监的谄媚蛊惑的。
02
原文
又曰:
上享天下十七年,左右内臣有五十余员,止令掌宫掖中事,未尝令预政事,或有不得已而差出外方,止令干一事,不得妄采听他事奏陈。天下以为幸。
开宝末,差内臣祷名山大川,俄有黄门于洞穴采得怪石,有类羊形,以为异而献之。
上曰:“此是坟墓中物,何用献为?”命碎其石,仍杖其黄门逐之。不受内臣所媚皆如此。
03
没什么好补的。
04
宋太祖之所以限制官宦的权力,是因为唐朝宦官权力过大。李唐后期宦官权力大到可以废立皇帝。
这原本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北宋并没有限制住宦官的权力。
因为李唐后期还有一个问题,藩镇割据。所以北宋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就派出了自己信赖的宦官去监军,甚至直接领兵。这就是两害相较取其轻。
北宋每次大败,都有宦官的身影,而且宦官的存在感还非常高。这就很尴尬了。
窃以为问题出在了赵光义身上。
如果,我是说如果,赵光义北伐能够成功的话,那他就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武将的问题了。可惜他一败涂地,信心全无,只能用宦官去限制武将。
一声叹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