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稀土领域的长臂管辖,标志着国际规则博弈进入新阶段。当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时,中国用资源反制证明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的双向性。
中国商务部近期发布的第61号公告,标志着我国在战略资源管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这份关于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新规,首次将"长臂管辖权"原则引入资源领域,意味着任何境外实体销售含有中国稀土成分超过0.1%的设备,都必须获得中方许可。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反制,更是全球战略资源掌控博弈规则的重构。
![]()
稀土元素是现代国防工业的"维生素"。钕铁硼永磁体是精确制导武器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材料,钇元素用于战斗机发动机热障涂层,镝[dī]元素提升装甲车辆电机性能,铽[tè]元素则是潜艇声纳系统的关键组分。
美国F-35战机单架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战斧"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依赖钐【shān】钴磁体,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推进电机需要钆[gá]元素屏蔽辐射。中国的新规直接瞄准这些要害:所有涉及军工应用的稀土出口申请将被自动拒绝,相关企业若与外国军方存在关联则一律不予许可。
半导体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新规将14纳米及以下制程的半导体材料纳入管控,要求含重稀土元素超0.1%的境外制品必须经过审批。这使阿斯麦的光刻机陷入两难困境:其双工件台系统需要钕铁硼磁体实现纳米级定位,EUV光源的反射镜镀膜需镧系元素优化透射率。
![]()
若遵守美国禁令不向中国销售,则触犯中国新规无法获得稀土供应;若继续使用中国稀土,又需向中方申报最终用户。这种"卡脖子"反制精准打击了半导体设备制造的薄弱环节。
锂电池与超硬材料的同步管制形成组合拳。军用锂电池需要镧元素提升能量密度,碳化钨硬质合金依赖铈元素增强耐磨性,这些材料在无人机电池、穿甲弹芯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五角大楼评估显示,美国精确制导弹药生产线若失去稀土供应,产能将在半年内下降70%,F-35战机年产量可能从156架骤降至不足50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