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华大学校长清廉一生,62岁妻子摆摊,学子为其筹款办丧

0
分享至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62年春,北京城的风还带着些寒意。

清华园里来了不少人,个个神情肃穆。

那天,是梅贻琦的葬礼。

这是一位73岁的老人,他去世前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治疗费捉襟见肘。



谁能想到,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最后的丧事竟是靠一群曾经的学生凑钱办起来的。

更出人意料的是,他的遗产只有一个旧皮包。

打开一看,是一本账。

几十年来清华基金的收支记录,每一笔都写得一清二楚。



钱用在哪儿,花了多少,全记着。

没有私产,没有存折,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留下。

这不是传说。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清这件事,还得往回倒几十年。

梅贻琦,1889年生人,天津人,家世原本不错,后来因为动荡乱世,家境逐渐败落。

但这家人有个传统——再穷不能穷教育。



他从小念书认真,也幸运,1908年考中庚子赔款留美名额,去了美国留学。

那时候中国人出国读书的机会少得可怜,全国600多人抢47个名额,他排第六,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本事。

而他的妻子,韩咏华,是天津有名的大家闺秀。

家里和开办私塾的严修家有来往,自幼读书识字,是那个时代最早的一批新式女性。

两人从学生时代就认识了,后来再见已是多年以后。

1914年,梅贻琦学成归国。

码头上接船的人群里,韩咏华在人堆里一眼认出了他。

那会儿她已经26岁,在当时的社会算晚婚了。



可她一直没嫁人,就等着那位她年少时偷偷看过的那个清瘦少年。

五年后,他们结婚。

婚后几十年,这对夫妻过得并不宽裕。

可韩咏华从没抱怨过一句。



1931年,梅贻琦42岁,正式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那时候他已经在清华干了十五年,对学校的情况门儿清。

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砍掉一堆不必要的开销,把钱省下来投到请老师上。

他说:“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不是有大楼,也不是有大官。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不简单。

他不看学历背景,只看有没有真本事。

华罗庚就是他一眼看中的,那时候华还只是个在邮局打工的青年,没正规学历,但数学天赋惊人。

梅贻琦一句话:“来清华。”就把他请进来了。



后来,清华成了全国最强的大学之一,不光是因为有钱,更因为梅贻琦敢用人,也敢放权。

可惜好景不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危在旦夕。

梅贻琦决定把学校迁走。

这不是简单搬家,是整个学校连锅端。



后来和北大、南开合并,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

那段时间条件苦得很。

教室是山洞,桌子是木板,宿舍漏风,饭菜里连油都见不着。

教授和学生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躲空袭得靠听飞机声来判断方位。



可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梅贻琦还坚持上课,坚持学

他自己过得最拮据,经常把工资的三分之二拿出来补贴学校。

有一次,连自己孩子眼镜摔碎了都舍不得换,只能用胶水粘一粘接着用。

家里五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



韩咏华那会儿开始做“定胜糕”,一个人背着篮子去街头卖。

她说:“我不会办学,但我能做糕。”挣的钱大部分都交给丈夫,用在清华上。

最难的时候,梅贻琦把自己仅有的几件衣服变卖了,给老师们发工资。

他说:“不能让老师饿着肚子给学生上课。”



就是在这种几乎无以为继的情况下,西南联大撑了八年,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后来撑起中国科技和文化的人才。

杨振宁、李政道、钱三强、邓稼先……这些名字后来都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流砥柱。

1949年以后,梅贻琦被派去台湾,负责清华庚子赔款基金的管理。

那是笔大钱,归中国人用,但名义上由美国华美协进社监管。



他知道,如果不小心,这笔钱很可能就被扣了。

于是他带着账本、文件,辗转海峡两岸,守着那份基金几十年,一笔没乱花。

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不争,不抢,也不辩解。

有人想挤兑他,有人想“借用”那笔基金,他一一挡下,笔账清清楚楚。

可是在台湾那段日子,他和家人分隔两地多年。

韩咏华跟着女儿去了纽约,生活并不富裕。

为了贴补家用,她又拿起做糕的手艺,在街头摆摊卖定胜糕。

年过六十的老太太,站在纽约街头,风一吹,头发都白了。

可她不觉得这丢人,还说:“他在那边守着国家的钱,我在这边守着咱家。”

1960年,梅贻琦病倒了。

消息传到纽约,韩咏华立刻回国照顾。

可那会儿医疗条件有限,药也贵,家里已经快掏空了。

清华的学生们知道消息后,纷纷捐款。

可惜还是晚了。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去世。

去世前,他还在病床上翻看账本,嘴里念叨着下一个拨款安排。

他留下的那只旧皮包,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后来,清华人再提起他,没人叫他“前校长”或“老校长”。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这样叫过别人——“终身校长”。

胡伟,《清华百年教育人物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

王炳照,《西南联大纪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严修、张伯苓相关资料,《严张教育文献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杨振宁回忆录,《曙光集:杨振宁自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梅贻琦文集整理组,《梅贻琦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冠小规模冲突!林加德“挑事”遭推搡,莱切特不手软,6人参与

亚冠小规模冲突!林加德“挑事”遭推搡,莱切特不手软,6人参与

奥拜尔
2025-11-04 19:05:09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乐天闲聊
2025-11-03 16:01:45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离谱!上官正义举报人贩子反遭扣留,被反问:你咋不去帮美国打仗

乌娱子酱
2025-11-03 14:27:14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看财经show
2025-11-04 16:37:58
“快卷”的时代,北京现代为何选择“慢造车”?

“快卷”的时代,北京现代为何选择“慢造车”?

天天汽车
2025-11-04 16:45:00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皮皮电影
2025-11-04 10:02:20
新曝光!中国步枪全部安装消音器,普通士兵要消音器有什么用?

新曝光!中国步枪全部安装消音器,普通士兵要消音器有什么用?

军武次位面
2025-11-04 17:48:58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蜉蝣说
2025-10-05 23:57:52
换了8个手机都用不了?小伙买电车跑网约车,结果车子成“屏蔽器”

换了8个手机都用不了?小伙买电车跑网约车,结果车子成“屏蔽器”

潇湘晨报
2025-11-04 15:49:23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青史楼兰
2025-11-04 17:33:36
“1欧元买18架F-16战机”,罗马尼亚与荷兰以“象征性价格”签署购机合同

“1欧元买18架F-16战机”,罗马尼亚与荷兰以“象征性价格”签署购机合同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8:11:44
重磅突破!中方高管回归安世 10天内资产解冻 中荷纷争按下暂停键

重磅突破!中方高管回归安世 10天内资产解冻 中荷纷争按下暂停键

芯事情报局
2025-11-04 07:10:03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瑞银:中国接近半数家庭房产处于账面亏损状态

互联网大观
2025-11-04 13:43:22
千亿巨头诺基亚突然宣布:计划退市!英伟达此前决定投资公司10亿美元

千亿巨头诺基亚突然宣布:计划退市!英伟达此前决定投资公司10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0:03:08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南京大学食堂推“999元帝王蟹”,负责人回应:系新开海鲜档口常规菜品,比市场价便宜

上游新闻
2025-11-03 14:59:07
中美印负债金额差距断崖:美国38万亿,印度2.18万亿,中国多少?

中美印负债金额差距断崖:美国38万亿,印度2.18万亿,中国多少?

凉羽亭
2025-11-04 05:43:40
两家冷却液供应商回应理想MEGA召回事件

两家冷却液供应商回应理想MEGA召回事件

中国能源网
2025-11-04 12:54:07
山姆APP已将商品头图改为实拍图

山姆APP已将商品头图改为实拍图

大象新闻
2025-11-04 18:48:02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被告被判赔12万元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被告被判赔12万元

红星新闻
2025-11-04 16:41:16
2025-11-04 22:12:49
陈穟侃故事
陈穟侃故事
几分钟看完一部影视剧,诙谐幽默的娓娓道来
948文章数 3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头条要闻

大学生发反差视频引关注 被调侃在工地抬钢筋练出腹肌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时尚
房产
家居

教育要闻

高二英语如何从70分,提高到140?看似不可完成的目标也有攻略

旅游要闻

沙力旅游服务驿站曾是很完美的观景平台,可惜目前已经略显破败

卫衣+百褶裙,初秋最韩系穿搭,又美又撩人!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