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取环手术’,结果差点连命都没了。”
“同房都会痛,我跟我老公现在两个人关系很差,真的是靠良心在维系婚姻。”
2025年7月2日,看着腹部上因为手术留下的长长伤疤,想到手术给自己造成的伤害,白女士表示,她仍感觉身体未完全恢复,同时也在等待法院的判决。
白女士称,2023年7月,28岁的她到甘肃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做取环手术,是一名进修医生实施的手术,手术过程中因疼痛等而终止手术。随后不久自己出现恶心、发晕等症状,医院进行了抢救。
![]()
△司法鉴定书报告显示给白女士做手术为进修医生蒲医生
2024年12月,经鉴定,医院对白女士实施的诊疗行为存在过错。
2025年6月,伤残鉴定为:白女士子宫穿孔修补术后,构成十级伤残。
2025年7月2日,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对患者病情、病史了解掌握得不是很全面,对手术风险判断的不是很准确,操作不审慎、欠规范。他表示,将积极配合法院,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代表医院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表示深深的歉意。
![]()
白女士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秉持“博爱、精诚、敬业、创新”的院训,经过70余载砥砺前行,已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
现为天水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天水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天水协作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天水肿瘤防治协作医院。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前身为兰州铁路局天水铁路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6781平方米,建筑面积56623平方米,编制床位528张,年平均门诊诊次2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1.8万余人次。医院科室设置完善,设有临床、医技科室42个,职能科室16个,后勤服务科室2个,现有市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业1个,“成纪之星”名医工作室4个。
反映:做个取环手术差点连命都没了
她事后得知做手术的是进修医生
白女士是甘肃天水人,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白女士称,2023年7月24日,安环5个月后,因为阴道流血,于是到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去做取环手术,检查结果是宫颈炎性疾病、宫内节育器下移。
白女士介绍,她是在该医院生的小孩,对医院还是信任的,当时她希望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做取环手术,医院安排了一名马姓医生。本来她还准备预约麻药,但医生称这是一个小手术,不需要麻药。
![]()
△当事人提供手术同意书,手术医生署名一栏为马医生
“取环时,一名医生站在一旁做其他事,另一名医生实施的手术。第一次取的时候,我感觉到右侧有点麻木,喘不上气,而且疼痛厉害,医生说是疼痛敏感,缓了一会儿后,又开始取环,结果更加痛了,还出血了,于是终止了手术。”
白女士说,缓了一会儿后,她在丈夫的陪同下准备回家,结果在医院外实在痛得厉害,她就找医生开止痛药,“当时老公还没有去取药,我就出现气短、恶心、发晕等症状,瞳孔都散了,于是立即抢救。”
白女士提供的相关证据显示,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医院进行了子宫修补术、腹腔镜下盆腔探查术、右侧阔韧带血肿清除术,术中诊断:失血性休克、子宫穿孔、阔韧带血肿(右侧)、宫内节育器异位等。
![]()
白女士找医生谈论此事
白女士称,后来,因为出现闭经症状,她要求到上级医院治疗。2024年,她转院到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了腹腔镜盆腔粘连松解术、宫腔镜节育器取出术、子宫内膜活检术。
“一个小小的取环手术,让我差点连命都没了。在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我发现给我做取环手术的并不是医院的医生,最后才得知换成了一名进修医生。”白女士说。
起诉: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医院诊疗行为存在过错
7月2日,白女士说,事发后,医院找她和家属进行了协商,但对方提出的金额,他们没有同意。去年6月,她到辖区法院起诉,要求医院赔偿。
7月2日上午,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张赟表示,2024年3月,请了第三方——甘肃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但是,双方金额差距太大,调解没有成功,白女士就走了司法程序。同年6月,医院收到了天水市麦积区法院的传票,要求证据保全。后来,委托了相关机构进行了司法鉴定。
![]()
△当事人提供
![]()
△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院方存过错行为与白女士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且“原因力大小建议为主要原因”
手术给白女士带来了身体的损伤和后遗症。经陕西津实司法鉴定中心于2025年6月18日出具的司法鉴定报告确认(受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法院委托),白女士子宫穿孔修补术后构成十级伤残。她目前患有妇科疾病、盆腔积血等问题。
![]()
△陕西津实司法鉴定中心于2025年6月18日出具的司法鉴定报告
![]()
△鉴定报告称白红丽为十级伤残
司法鉴定显示:白女士误工期为193日,护理期为193日,营养期为193日。
![]()
“我两个孩子都是顺产,腹部都没有留下伤疤,现在因为当时的开腹手术,导致我腹部留下长长的一条伤疤,而且右侧腹股沟现在仍有麻木、刺痛和异物感。”白女士说,此事导致她的精神状态不好,曾经一段时间经常失眠和做噩梦。
![]()
白女士称,自己腹部留下一道长长的伤疤
医院:操作不审慎、欠规范
将积极配合法院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7月2日上午,张赟称,他代表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表示深深的歉意。
张赟说,2023年7月24日,白女士在医院门诊,因为宫内节育器下移来就诊,接诊医生和门诊医生按照程序做了相关检查,也进行了风险告知并经家属同意签字,行了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手术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情况。
“对患者病情、病史了解掌握得不是很全面,对手术风险判断得不是很准确,按照后续的反思、讨论,操作不审慎、欠规范,发生了并发症。”张赟表示,事情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做了子宫穿孔修补术等,后来病人在医院住院,医院进行了输液、输血、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经过一个阶段,病人的各项指标恢复了,身体状况也慢慢好转。
最后,患者以感觉还有腰疼、盆腔血肿、身体还尚未完全恢复、医院诊疗存在过错等理由,在医院住院共175天,直到后期经过协商,要求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才办理出院。
对于进修生实施手术一事,张赟介绍,进修医师是基层卫生院的医生,取得了医师资格证,当时是在上级医生现场指导下进行的。
同时,张赟表示,作为医疗机构,医院将积极配合法院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属于超范围执业:
(一)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的;
(二)临床医师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等,进行临床转科的;
(三)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
(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
△当事人曾向天水市卫健委反映,得到回复
7月1日,天水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出于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能够对此事进行沟通,据了解该事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对于其他情况均不便透露,需要联系当地政府。
白女士称已经聘请律师,目前已经进入司法程序,在法院调解下医院表示将对白女士进行70000元的民事赔偿,但白女士拒绝了这一协调结果。
“我希望能公平公正的处理,赔偿中连我的身体伤残都没有算上,进了医院之后花费就像是无底洞,已经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医院方必须让手术负责人为之前的言语谩骂和刺激向我道歉。”白女士说。
7月2日上午,天水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正在走司法程序依法审理中。
随着舆论的热度攀升,按照既往类似的引起舆情的医疗事件一贯作风看,涉事医生们很有可能会被停职、换岗可能,也许那位进修生和带教马医生没想到,2年后可能再次会被追责,具体也等法院判定。
最理想的处置是,患者获得一个可以接受的赔偿和后续的康复治疗方案,同时也希望不要再继续追责这2位医生,毕竟当事医生也不想发生这种情况,医疗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职业,患者个体也存在差异增加了不确定性。
如果出事了就追责、顶格处罚,而不去分析事件本身,不去在制度上做改进和完善,那以后医生这个行业如何吸引年轻人来,这寒的不仅是当事医生的心,更是整个医疗行业年轻从业者炽热的追求;
不要一出现不良后果就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生,这吓跑的不仅是渴望成长的年轻医生,更是无数心怀医者仁心的未来希望;不要一遭遇医患纠纷就简单粗暴处置医生,这阻碍的不仅是个体医生的职业发展,更是医学传承创新、不断向前迈进的坚实步伐 。
争议焦点与深层思考
在这起事件中,患方认为医院在手术人员安排、风险告知等环节存在过错;而医院方可能主张手术操作符合规范,部分不良后果属于难以完全预见的并发症。这一争议背后,暴露出一个关键问题:医生的成长之路,究竟该由谁来保驾护航?又如何避免年轻医生在成长过程中犯下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错误?
在医疗领域,“患者容不得医生犯错” 与 “医生需时间积累经验” 的矛盾,始终是行业发展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对患者、医生及整个医疗体系都会造成巨大冲击。
其实对于医生个体而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减少失误的核心。
一方面,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关注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与培训,更新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必须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临床工作中要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和操作流程,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医生或同事请教,切勿盲目自信。
同时,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也是避免纠纷的重要因素。医生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耐心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及潜在风险,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从而建立起信任关系。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治疗方案及潜在风险,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知情同意。
在带教层面,带教老师和医院需承担起更大责任。
带教老师应在旁密切观察年轻医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不当行为,传授经验与技巧;医院则需完善带教制度,明确带教老师职责,加强对进修医生、年轻医生的培训与考核,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为医生成长创造科学合理的环境。
从医院层面来看,完善的制度建设是预防医疗事故纠纷的关键。首先,要建立严格且科学的岗前培训与考核机制,确保医生在进入临床实践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针对不同年资、不同专业的医生,制定分层递进的培训计划,让医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逐步积累经验。其次,医院需强化医疗质量监管体系,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病例讨论等方式,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加以纠正。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在纠纷发生时,能快速、公正地进行调查与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建立健全医疗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也能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降低对患者的伤害。
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也十分必要。可以通过推行医疗责任保险,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减轻医生和医院的经济压力;同时,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对因医疗事故受到伤害的患者进行及时救助,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行业关乎生命健康,医生的成长固然需要实践磨砺,但绝不能以患者的健康为代价。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构建起完善的培养、监督与保障体系,才能在助力医生成长的同时,守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权益 。
只有医院、医生、患者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构建起完善的制度体系、营造包容的成长环境、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让医生能够安心成长,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你对这起事件有什么看法?对于医生成长与患者权益保障,你又有哪些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丨掌上医讯综合自规培医生、红星新闻、潇湘晨报、离床医学

继续教育、公共课,关注护言医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