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自己转做音响产品已有6年有余。我也该好好的回顾下自己的产品,并逐步补齐自己最后的一些短板。在回顾时,自己也会透露一些小小的机密,对一些自己碰到的疑问进行回答,希望大家喜欢!
![]()
首先是回复一个某些网友(我不知道是恶意还是好意)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俺一家小小的公司,可以做出来如此多种多样的产品?
为什么呢?因为俺是万精油,哈哈。简单总结大致原因有三个:
一是,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各种配套产品变得随处可得,因此,只要有水平足够高的配套厂家,就能获得取自己需要的技术和产品。
比如,大家都知道,自然声的音箱所用的扬声器单元均为自己独有,甚至,连振膜都是自然声所独有的,这是很多国外的大厂都做不到的事!看起来很神奇,但其实原因很简单,中国珠三角有音响完整的产业链,而且,他们的技术并不亚于世界任何地区,甚至更为领先。只要你能得到一个扬声器大厂的配合,你就能做到。自己很幸运,能有一家大厂全力的配合,从而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他家的老大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了)。不谦虚的说,支持自己的单元厂的水平极高,同时,自己配套的箱体厂可以排进珠三角前三的水平之内,这让自己的音箱无论是技术参数还是做工,都可以看齐国内外大厂的水平。说俺山寨的那些网友,如果看见自己的产品的参数(前提是他们看得懂的话),以及音箱的做工和细节,是要惊掉下巴的。哪有领先的产品是山寨的啊,哈哈;
![]()
第二,音箱和音响产品其实都很成熟。这意味着,从技术上讲,它并不难,自己大学时就自学过《音箱的设计和制作》及《高保真产品的设计和制作》等书籍。可以说,它们已经可以解决现在音箱和音设计的全部技术问题。实际上,高保真音箱和音响产品的核心是调音!是的,对hifi产品来说,调音是现在音箱和音响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方面(其实也是最值钱的),而非技术!
技术佬并不能做出一流的声音出来,或者说,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再一次很幸运的是,自己发烧已有二十余年了,并长期担任音响和音乐论坛版主等职务,这让自己对声音有更为深一点点的理解。如果这不够,自己还认识不少专业人士和非常资深的烧友,比如作曲家方岽清和作曲家刘晔(如果不知道他们,可以去百度查)等,这让自己在调音上更强一丢丢。如果你对自然声的产品了解比较多,你会发现自己的产品都有统一的声音美学。那就是:良好的自然度,既符合高保真还原的要求,同时还有相当的美感。这也是自己为自己品牌取名为自然声的原因,虽然,这样有些不谦虚。但这也是自己一直努力在做的,很庆幸,俺觉得自己基本上算是做到了;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毕业于一家底蕴非常深的大学的光电类专业(自己于1997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它的创办者是中科院和著名的中国光机第一人,两弹元勋王大珩。在衰弱了三十年后,长理的光电专业依然可以排入全国前六,可以硬刚一堆顶级985),这让自己在各方面有了不错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毕业近三十年,自己从事过从研发到工程、工艺等技术类工作,以及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类工作。并多数是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外资企业,比如自己曾在著名的PerkinElmer(珀金埃尔默)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独立承担了该公司深圳研发部所有的工作,这家公司在精密仪器、光电产品、生命科学等方面均在全球是领先的地位。自己最后一家公司是英资成都西格码,它主要产品是飞机发动机零部件,主要客户是GE、RR和法国赛峰等。自己还在几家军工类、通信类和电气类公司工作过,比如光通迅模块的Neophotonic和风电行业的成都阜特。这也是自己可以横垮多种产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不谦虚下)。
![]()
第二个,我在其中起的作用?
所有自然声的产品,最终的声音品质都是自己确定的,也就是调音是自己确定的。对音箱类产品,由于自己曾经做过(自己曾在大三时做了自己平生第一只三分频音箱,在军工公司也设计制作了一只二分频落地音箱),比较熟,介入就很深,从单元设计到音箱设计,每一步都亲自参与,最后的试听和修改更是自己亲自完成的。不过,最后的声音通常自己也会邀请一些更为资深和专业的朋友来完成,比如,NS17自己就力邀方岽清老师做最后的评判,这是他的评价:
![]()
不过,由于自己已经多年没有进行电路设计和制作(自己已经用不来现在的设计软件了),所以功放、解码这些,自己的参与度就要低得多。主要电路设计都不是自己搞的,大多数它们都是有现成样机的。不过,关键要求自己还是要亲自把关的。比如,用什么芯片、主要电路架构,运放用什么是自己亲自把关的(不管是A90还是A120,亦或DAC-1和DAC-2的芯片都是自己亲自挑选的)。实际上,这些对声音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的原创性不高,有些甚至你能找到它的原型机,或者是中间的过程机(也就是样机,那个时候自己还没有决定要出呢)。
音响和音箱的调试是个极其浪费精力、资金及时间的事,和音箱一样,它们的定型往往需要以年为单位计。自己的音箱基本设计调试时间都在1年半甚至更长,其中NS19最久,历时四年有余。
功放解码的话,A120历时一年有余,A90接近一年,A300和雨也差不多一年。DAC-2历时超过3年,这个确实有些长,中间有二年左右我都放弃了,准备用9038这类的算了(幸好没有放弃)。
![]()
真正的问题是外观,这方面自己是真没有做过。我以前做的产品全是非民用品,外观从来不是事。音箱我可以小抄,只要单元布局改下,颜色啥的变了,咋的你也不能说我是仿谁。但功放解码俺实在想不出来,而且如果用高颜值的材料做,那成本,俺是受不了(功放解码这类产品,真要做漂亮,外壳成本往往比里面加起来贵)。所以只好将就,这也是自己经常招黑的原因(之一)。群里每次都嘲笑,有群友甚至免费给我设计。比如A120原始设计图是这样:
![]()
挺漂亮是吧,做出来就变样了(见上图)。有点设计刘亦菲,成品贾玲的感觉。A300算是自己想了一整年才想出来的,结果还是给说成理工男的设计:
![]()
不扯远了。总之,自己只能尽力了。下面开始回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