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美国交通部提议禁止中国航空公司在执飞往返美国航班时飞越俄罗斯领空,并要求中国航司在短短两天内就要作出回应。要在这么短的讨论时间内,处理国际航空事务这么复杂的事情很少见。这个禁令最早可能在今年11月开始执行,这让中美两国的航空公司都非常关注这件事。特朗普政府这次出手又快又突然,美国交通部在拟议命令中声称,“这种不平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竞争因素”,并表示禁令是为了 “缩小中美航司之间的竞争差距”。
“美方对中国航空公司运营施加限制,不利于两国人员往来。”10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如此回应。虽然简短,但中方立场明确:“我们建议美方应当反思自身政策对本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而不是无理打压别国,让全球消费者买单。” 回应的意思很明确:美国自己制定的政策,导致现在的问题,不应该让中国的航空公司来承担。
![]()
这事得从 2022 年 3 月俄乌冲突说起,当时美国带头对俄罗斯搞全面制裁,首先就禁止了俄罗斯航班飞越美国领空,俄罗斯哪能吃这亏,马上采取反制措施,把美国及其盟友的航司全拒在了俄领空之外。中国从头到尾没参与对俄制裁,和俄罗斯保持着正常的航空合作,按《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规定,只要获得主权国家同意就能飞越领空,中国航司这是合法合规的 “抄近路”,怎么就成了美方口中的 “竞争优势”?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己绑着沙袋跑步,跑不过了反倒要求别人也绑上,这逻辑简直荒唐。
![]()
就拿具体航线来说,东方航空执飞上海至纽约的 MU587 航班,飞越俄罗斯上空也就 13 个多小时到 15 小时;要是真得绕飞,时间得凭空多出来 3 个小时左右。航空数据分析机构早就算过,避开俄领空的话,航程得多耗 1.5 到 2 小时,燃油成本直接涨 10% 到 20%。一架波音 777 飞一次北极航线,绕飞就得多烧 8 吨油,按现在的油价算就是 6400 美元,中国航司每年这类航班得有 3200 班次,省下的成本占净利润三成,这可不是小数目。但这些优势不是偷来的,是美国自己放弃的,现在反过来抢别人的 “合理便利”,实在说不过去。
![]()
更讽刺的是,美方这禁令专挑中国下手,对同样能飞越俄领空的卡塔尔、阿联酋航司却视而不见,显然不是真为了 “公平竞争”,就是想把航空业当成地缘政治的筹码。一边逼着中国航司绕飞,一边还指望波音公司向中国卖 500 架飞机,这种双标操作,连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在交通部的公共评议页面上全是担忧:飞行时间变长、机票涨价、出行选择变少,还有人直接点破 “这根本不是关心公众利益,就是地缘政治作祟”。
![]()
面对美方这波无理操作,中国的回应既理性又强硬。10 月 10 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就直接点破关键:“美方对中国航空公司运营施加限制,不利于两国人员往来”,还特意强调,“建议美方应当反思自身政策对本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而不是无理打压别国,让全球消费者买单”。这话戳中了要害 —— 明明是美国自己的制裁政策把路走死了,现在却要中国航司和全球乘客来埋单。要知道,中美之间每周航班有 826 班次,中国航司承运占比超五成,真改航线的话,不管是赴美留学的学生,还是做跨境生意的老板,都得为这多出的时间和成本掏 “冤枉钱”。
中国航司的行动也很迅速,10 月 12 日,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厦门航空等七家航司干脆联名给美国交通部递了信函。信里说得很实在,美方给的两天评议期 “异常短暂”,根本不够完成全面评估。航线一改,燃油成本、机组排班、乘客行程调整、安全风险评估,每一项都得精打细算,两天时间连数据都理不完,所以请求把评议期延长到七个工作日。这可不是服软,而是用专业态度告诉美方:想搞 “突然袭击” 没用,凡事得讲规矩。
![]()
其实特朗普政府这时候跳出来搞禁令,背后的算盘打得挺响。眼看 2026 年中期选举要到了,他急需向保守派选民展示 “对外强硬” 的姿态,拿中国开刀最容易博眼球;再加上美国航空业游说团体天天施压,把自己竞争不过的锅甩给 “中国航司的便利条件”,政府自然得出来 “撑腰”。更深层的是,这阵子中美经贸摩擦本来就紧张,美方想在航空领域再添筹码,形成多线施压的局面,逼中国在其他问题上让步。
可美方没算明白的是,这招根本是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要是真采取对等反制,把阿拉斯加大弧线空域给封了,美国航司飞东京、首尔的航线就得绕路,每年三万架次的航班都得多耗一小时燃油,那成本数字能让华尔街心惊肉跳。而且美国自己还依赖俄罗斯的钛合金,波音 787 至少 20% 的结构件都来自俄企,一边想掐断俄罗斯的导航费收入,一边还得用人家的原材料,这政策本身就自相矛盾。
![]()
更别说全球航空业经不起这么折腾,疫情后航空成本已经涨了 40%,航司利润率普遍不到 3%,再添绕飞成本,只会把更多航司逼到亏损边缘。欧洲航空安全局都在担心,要是北极航路因为中美博弈出问题,冬季备降机场压力骤增,保险费率也得跟着涨,最后还是全球产业链买单。
![]()
说到底,美国这波操作和之前搞关税、限制资源出口的套路一样,表面上态度强硬,实则心里虚得很。他们清楚中国航司的航线优势不是轻易能替代的,更怕中方的反制让美国航司和民众吃大亏,可又放不下霸权心态,只能搞这种 “极限施压”。但中国早就不吃这一套了,之前稀土限制让美国军工头疼,现在航空领域也一样 —— 合法合规的权益绝不会让,美方要是真敢落地禁令,中方必然反制,到时候受损的可不只是中美航司,全球贸易和人员往来都得受影响。
![]()
毕竟中国在全球航空网络里的角色不可或缺,中美航线承载的不只是乘客,还有跨境贸易和民间交流。特朗普政府想把航班当政治工具,逼着中国妥协,根本是打错了算盘。就像中国外交部说的,美方该反思的是自己的政策,而不是拿别人撒气。要是真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只能是美国企业和民众买单,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恐怕连美国自己的选民都不会答应。这场博弈说白了就是看谁先扛不住,中国这边有理有据有准备,显然不会先低头,要是美国不妥协,这航空领域的 “拉锯战” 还得持续一阵子,最后影响的只会是全球好不容易恢复的交流通道。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