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棕榈油市场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期价出现显著回调。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报告显示棕榈油库存超预期累积,叠加中美贸易争端再度升级推升国际贸易风险,宏观情绪与产业基本面共振下,国内棕榈油期货价格(连棕)从高点9608元/吨回落至9300元/吨附近,跌幅达3.21%。当前市场正处于多空因素博弈阶段,宏观环境变化、印尼与马来西亚(以下简称“印马”)的供需格局,以及潜在的天气风险,共同奠定了四季度乃至下半年棕榈油价格的运行基调。
![]()
一、宏观环境:地缘缓和与贸易风险拖累油脂板块
宏观层面的双重压力对棕榈油价格形成明显压制。一方面,地缘冲突缓和直接影响原油价格,进而传导至植物油市场。中东地区、俄乌冲突烈度逐步降低,全球能源市场紧张情绪缓解,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作为与能源市场关联紧密的品种,植物油(尤其是棕榈油,其部分需求来自生物柴油领域)价格随原油走弱而承压,板块整体表现低迷。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成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关键,国际贸易风险抬升不仅影响全球贸易流向,也削弱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预期,宏观情绪走弱带动整个大宗商品市场下行,棕榈油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农产品,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价格进一步受到拖累。
二、产业基本面:短期供强需弱,库存压力显现
从产业端来看,棕榈油近月基本面呈现“供增需减”特征,短期内缺乏利好刺激,市场承压运行。
(一)供应端:印马产量回升,库存压力犹存
马来西亚作为棕榈油主产国之一,10月产量与出口数据呈现“短期回升但库存压力未减”的特点。据机构数据,马棕10月1-15日出口量环比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9月马来西亚节假日集中导致工作日减少,10月工作日恢复正常,出口节奏相应加快。但产量端的增长更为显著:SPPOMA数据显示,10月1-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上月同期增加6.59%,10月仍处于棕榈油增产季,工作日增加进一步推动产量释放。
库存方面,前期数据已预示压力。9月份马来西亚外商报价积极性显著提升,部分时段棕榈油期货未开盘即出现踊跃报价,且价差较前期明显放宽,国内进口利润达到年内高点,这一现象与后续MPOB报告中9月棕榈油大幅累库相互印证。进入10月后,尽管进口利润倒挂有所加深,但降幅有限,反映出产地销售进度并未明显加快,库存压力仍在持续。此外,马来西亚下调11月毛棕榈油参考价至4262.23马币/吨(10月为4268.68马币/吨),参考价小幅下降且整体波动不大,对棕榈油价格形成中性偏空影响。
![]()
印尼方面,虽未公布近期具体产量数据,但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其供应端相对稳定。不过,印尼政府此前提及的生物柴油B50计划(2026年下半年实施)已释放政策信号:为确保国内生物柴油生产的原料供应,不排除通过调控毛棕榈油出口(如削减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需。但该计划实施时间尚远,短期内对棕榈油供应格局影响有限,暂未对当前市场形成实质性支撑。
(二)需求端:主销区库存高企,采购需求降温
棕榈油主销区需求疲软是短期基本面的另一大痛点。以印度为例,其国内植物油及棕榈油库存已攀升至年内高点,且10月恰逢印度重要节日排灯节,节日前的集中采购需求已基本释放,节后采购量预计明显减少,进一步削弱棕榈油的需求支撑。
![]()
三、生物柴油政策:长期有预期,短期难发力
生物柴油领域的政策变动虽为棕榈油需求提供长期想象空间,但短期内难以对市场产生实际影响。美国方面,生物柴油政策因SRE(小型炼油厂豁免)重新分配问题遭遇阻碍,生物质柴油掺混义务量(RVO)的最终决定时间被迫延期,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美国生物柴油对棕榈油的需求增长放缓。
印尼的B50计划虽明确将提升棕榈油在生物柴油中的掺混比例,长期来看将显著增加棕榈油需求,但该计划需等到2026年下半年才实施,且当前印尼尚未出台具体的短期配套措施(如出口调控细则),对四季度棕榈油供需格局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四、潜在风险:下半年拉尼娜预期升温,异常天气扰动供应
除宏观与产业因素外,下半年潜在的拉尼娜现象成为棕榈油市场不可忽视的变量,可能通过影响主产国产量形成“利多风险”。根据气候监测机构预测,随着厄尔尼诺现象逐步消退,下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可能向拉尼娜状态转变,若拉尼娜形成,将对印马棕榈油主产区气候产生显著影响。
![]()
当前拉尼娜仍处于“预期阶段”,尚未完全确认,但市场已开始提前关注这一潜在风险。若后续气候模型进一步确认拉尼娜形成,或印马主产区出现早期异常天气(如持续暴雨、干旱),将强化市场对棕榈油供应收缩的预期,为价格提供额外利多支撑;反之,若拉尼娜预期落空,或天气整体平稳,则这一利多因素将消退,市场重心仍回归至现有供需格局。
五、四季度展望:底部有支撑,上涨力度趋缓
综合宏观环境、产业基本面与天气风险分析,当前棕榈油市场已进入“利多出尽”阶段,短期内价格仍面临调整压力,但底部支撑依然存在,四季度“减产涨价”的逻辑虽有所弱化,但并未完全失效。
从支撑因素来看,一是印马四季度将逐步进入棕榈油减产周期(棕榈油产量具有季节性,四季度因天气转凉,产量通常逐步下降),产量端的收缩预期为价格提供底部支撑;二是印尼作为全球最大棕榈油出口国,往年四季度常通过出台出口调控政策(如收紧出口配额、提高出口税等)支撑棕榈油价格,以实现出口利润最大化并配合生物柴油政策执行,今年需持续关注印尼四季度出口动态及政策变化,若出现政策收紧,将为市场注入利好;三是拉尼娜预期带来的潜在供应扰动,若天气风险兑现,将成为价格上涨的重要催化剂。
从压制因素来看,宏观层面的贸易风险与原油价格弱势短期难以逆转,产业端的库存压力与需求疲软也将持续制约价格上涨空间;同时,拉尼娜仍存在不确定性,若天气未出现异常,利多预期将逐步淡化。因此,尽管四季度棕榈油价格仍有上涨可能,但受多重利空因素牵制,上涨行情大概率不会如往年般猛烈,价格或呈现“震荡筑底后温和回升”的走势。
后续需重点关注四大变量:一是印马10-11月产量与库存数据,若库存增速放缓或产量超预期下降,将强化价格支撑;二是印尼四季度出口政策动向,政策收紧信号将直接提振市场信心;三是全球宏观环境变化(如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原油价格走势),若宏观情绪改善或原油价格反弹,将为棕榈油价格提供额外上行动力;四是气候监测数据,需跟踪拉尼娜形成概率及印马主产区天气实况,及时评估天气对供应的实际影响。
免责声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其是否需要进行必要变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Mysteel无关。本报告版权归Mysteel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