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好好说话”,成为亲密关系里最奢侈的事
心理科普
![]()
“你就不能多关心我一点?”“跟你说多少遍了,你从来记不住!”——这些带着指责的话语,是不是常出现在你和伴侣、家人的对话里?
我们总以为“爱”能抵消沟通的粗糙,却忽略了:沟通方式,才是决定亲密关系温度的关键密码。一场糟糕的沟通,能让爱意瞬间降温;而一次恰到好处的表达,却能让关系在矛盾中愈发牢固。
10月15日,兖州区心理健康中心王振华主任在“畅达心声,赋能心灵”职工沟通技巧团体活动(第一期第3课),以团体辅导的形式,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
![]()
![]()
为什么“沟通方式”
能改写亲密关系的走向?
活动中,王振华主任用“冰山理论”为大家揭开了沟通矛盾的本质:我们脱口而出的指责、抱怨,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行为一角”,水面下藏着的是“我需要被重视”“我害怕被忽略”的深层渴望。她举了一个很常见的例子:伴侣晚归,有人会说“你怎么总这么没分寸”(指责),其实内心真正想表达的是“我等你的时候很担心”(需求);孩子没收拾玩具,家长吼“你怎么这么懒”(批评),背后是“我希望你能学会负责”(期待)。当沟通停留在“指责冰山”的表面,对方接收到的只有攻击,自然会启动“防御模式”——要么反驳“我工作这么忙,你怎么不理解”,要么沉默冷战,矛盾就此升级。
换一种沟通方式,让亲密关系“回温”
![]()
针对沟通问题,王振华主任在活动中给出了3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现场还通过“场景剧场”让大家实战演练,不少人表示“学完就能用”:
1. 用“我信息”代替“你指责”
王主任说,“我信息”的核心是“说自己的感受,而非评判对方的行为”,能减少对方的防御心理,让沟通更顺畅。现场练习中,有职工把“你眼里就只有手机”改成“我看到你一回家就看手机(观察),我有点孤单(感受),因为我想和你聊聊今天的事(需求)”,瞬间觉得“语气软了,对方也愿意听了”。
![]()
2. 给情绪“90秒缓冲期”
“情绪高峰只有90秒,熬过去就能理性下来。”王主任教大家,当愤怒想指责时,试试这三步:食指中指并拢放胸口(手势暗示)→深呼吸3次→默念“愤怒=我很在乎”。她举例,孩子打翻牛奶时,家长若能停顿90秒,就不会脱口吼“怎么这么笨”,而是先帮孩子擦手,再一起收拾,“这不仅能避免伤害孩子,还能教会TA如何处理失误”。
3. 用“具体请求”代替“模糊期待”
别再说“你能不能多关心我一点”,而是具体说“我希望你每天睡前能和我聊10分钟今天发生的事”;别让孩子“你要懂事一点”,而是告诉TA“你可以把玩具放回玩具箱”。王主任解释,模糊的期待让人无所适从,具体的请求能让对方明确“该怎么做”,也更容易达成共识。
反馈:技巧落地,家庭氛围真的变了
课程结束后,不少学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感受。其中一位学员说:“我之前脾气特别暴躁,一点小事就容易发火,家里总是鸡飞狗跳的,家庭氛围差到极点。听完课回去,我试着用学到的技巧,现在家里很少吵架了,氛围轻松多了,孩子也慢慢有了改变!”
![]()
这样的反馈还有很多,有学员说用“我信息”和伴侣沟通后,对方第一次主动说“原来你是这么想的”;也有学员表示,回避沟通多年的夫妻,终于能坐下来好好聊一次天。这些真实的改变,也印证了“沟通方式能改写亲密关系”的道理。
最后想说的话:
亲密关系从来不是“天生契合”,而是“后天磨合”。那些能长久走下去的伴侣、家人,不是没有矛盾,而是他们懂得用“好的沟通”把矛盾变成了解彼此的机会。
从今天起,试着把“你怎么又错了”换成“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我早就说过”换成“没关系,下次我们注意”。你会发现,原来一句简单的话,真的能让亲密关系变得更温暖、更牢固。
▌本文来源:兖州心理
▌编辑:柴 壮
▌运营: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宣传科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无任何商业用途。图片部分来源于版权图库和AI生产,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电话:18854706090),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