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FOFWEEKLY)
![]()
导读:
一级市场分化回暖,“聪明钱”扑向确定性
作者丨FOFWEEKLY
![]()
港投公司又出手了,左手高校,右手GP,双翼并举开启创投新航程。
港科大又一支基金落地
据大公网消息:近日,香港科技大学联同港投公司与戈壁创投,宣布成立“Gobi-Redbird Innovation Fund”。
据介绍,作为RIF框架下的第二支风险投资基金,重点培育由科大孵化的早期初创企业。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唐启波表示,今次新基金已经锁定3间具潜力的初创企业,目标在整体投资组合中拥有15到20间企业,目标回报率20%,跟踪的周期约7至8年,将加快四大重点领域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进程,包括生物科技、工业4.0、人工智能(AI)与机械人及金融科技。
戈壁创投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曹嘉泰透露,戈壁已投资30家来自本地大学衍生企业,并已投入超6000万美元,期望延续这一势头。
是次合作获港投公司支持,是港投公司于今年5月在其主办的“国际耐心资本论坛”上公布的“耐心资本专项基金”项目之一。港投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相信,该基金可推动人才、资本和机遇的飞轮效应。她表示,港投作为耐心资本,专注发掘下一代人才及公司。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仅是又一支高校背景基金的设立,更是香港在创投领域“再出发”的一个缩影,信号意义强烈。
当一批批由教授、博士们领衔的初创企业,手握顶尖学府的专利技术与风投机构的“弹药”,一场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未来的深刻变革,正在悄然加速。
今年以来,香港市场吸引力正不断提升。随着港股IPO市场热度攀升,大型IPO项目频频涌现,为投资机构提供了宝贵的退出渠道。机构的态度也有显著变化,从过去“恨不得打断去港股上市的腿”,到如今欢庆“锣不够敲”的盛况。内地一级市场VC/PE机构对香港的战略关注度显著提升,多家机构已将香港纳入重要布局清单。
随着监管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立法的不断完善,香港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指出,香港创科局正推进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开展两条中试线的组装,并于明年内完成生命健康研发院及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的筹建工作。此外,香港将提速建设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聚焦可持续发展、能源、先进制造及材料,旗下的研发中心将于2026年上半年成立。备受关注的“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也将于2026—2027年度启动,由政府积极引导市场投资策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
此前,港投公司首任行政总裁陈家齐女士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港投公司的使命:一方面争取合理回报;更重要的是通过汇聚资源,支持创科和策略产业发展,增强香港的长远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此次,港投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戈壁创投的联手,是其构建香港创科生态的关键战略落子。
而实际上,Gobi-RIF的设立,也并非个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高校深度参与创投、尤其在中国创投市场“硬科技”转向大背景下的一股强劲浪潮。
国内VC圈的高校阵容更是屡次刷新。
“聪明钱”扑向确定性
这两年,高校在创投领域的布局案例越来越越多,从清北复交等顶尖学府,到职业技术学院等特色院校,纷纷通过设立基金或母基金”的方式躬身入局,逐渐形成了创投领域的新力量。
与此同时,香港方面也全力出击。
6月16日,由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产投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的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2024 INNOTECH 创科嘉年华上隆重举行签约仪式。广州产投资本董事长魏大华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知识转移)熊辉教授代表签约。据悉,本次环港科大(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的目标规模为10亿元,将重点投向港科大(广州)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校友创新创业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领域的子基金,并由广州产投与港科大(广州)双方共同遴选子基金GP。
除了港科大的连续布局外,年初时,香港大学也以LP身份出资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背后LP不仅包含腾讯、东莞市宇连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产业资本,还有“大疆教父”李泽湘教授等个人LP,阵容堪称十分豪华。该基金专注于机器人及智能硬件相关领域投资,重点布局工业4.0、交通/物流、智能家居、消费类硬件等方向。
与高校LP活跃度提升相呼应的,是一级市场投资逻辑的深刻变迁。经过几年的资本寒冬与估值回调,市场正在显现出结构性的“回暖”迹象,但这种回暖带着鲜明的“未来产业”标签。
投资节奏提速:市场上,“短短半年完成两轮融资,拿下数亿元”的故事又开始上演,不过不同于过往互联网时代的疯狂,如今几乎只发生在机器人、半导体、AI、等硬科技赛道。
正如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近期在演讲中所言:十年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每个人。上一波的模式创新让很多人都能参与,但这一波AI创新不同,只有具备技术、数据和算力优势的人才可能成功。
这一变化,折射出底层投资逻辑的根本性转向——估值体系重构,市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故事愈发审慎。
在如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耐心资本”成为了稳定市场信心的压舱石。
日前,在FOFWEEKLY举办的「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暨第六届鹭江创投论坛」,多位嘉宾坦言,当前中国股权投资正在进入一个回归本质、强调专业、拒绝浮躁的新时代。
在他们看来:“市场上仍有很多资金,但只会流向那些策略清晰、业绩优秀的管理人。”
在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的当下,唯一确定的,是那些真正具备科技洞察、生态资源与长期信念的机构,将更快穿越周期,锁定优质资产。
结语
香港科技大学与戈壁、港投的这次联手,不仅仅是设立一支基金,更是在构建一个富有韧性的创新生态系统,也是整个中国创投行业转向深度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的坚定信心。
对于GP和投资人而言,意味着必须深耕产业,提升对前沿技术的判断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先机。对于创业者,尤其是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这将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创新的深水区,虽然航行不易,但却是确定性最强的机遇。
对接需求请扫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