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闯关东”到“回山东”,东北人的“猫冬”路线为何变了

0
分享至



你可能听说过,早年因为大量东北人选择去海南过冬,海南也被戏称为“东四省”。

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东北人不再远赴海南,而是转向山东的沿海城市过冬。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户口登记地在东北三省且常住山东的人口已超过115万人,而同期在海南的仅为约10万人。

从昔日的“闯关东”到越来越火热的“回山东”,这条东北人迁徙新路线的背后,其实藏着气候、情感与生活现实的多重答案。



东北的冬季,是刻在当地人记忆里的凛冽。

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1月平均气温低至-30℃以下,即便稍微偏南些的辽宁沈阳,冬季极端低温也时常跌破-20℃。

漫长的东北冰雪期里,户外行走不到十分钟就能冻透棉鞋,裸露的皮肤会被寒风刺得生疼。

东北冰雪期,食物放在冰箱是冷藏,室外才是冷冻



更严峻的是,低温天气中,心脑血管以及关节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而对老年人而言,这样的严寒更可谓“生死考验”。

除了健康威胁,冬季还转化为了沉重的生活成本。

东北的取暖季是从每年10月底到次年4月,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供暖费始终是东北家庭开支的“大头”。

以沈阳为例,一个100平方米的住宅,仅集中供暖费一个冬天支出大约是2300至2600元。

东北电地暖,完全隐藏于地板之下,既美观又避免了传统散热器积尘、占用墙面空间等问题



而一些没有集中供暖的家庭,选择自行烧煤取暖,在当前煤炭价格下,一个冬季的总支出可能就超过4000元,负担更为沉重。

更关键是,寒冷的成本压力也影响到东北的产业和就业格局。

由于严寒导致的额外能源和维护成本,使得东北企业在轻工制造等领域的生产成本普遍高于南方,市场竞争力受到制约。

这些成本最终转嫁到产品价格上,即便生产一件纯棉T恤,东北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往往比南方企业也要贵得多。

由于工业生产成本高企,还导致相关依附的服务业(如物流、维修、餐饮)变得萧条,不仅压缩了就业空间,也带来生活服务的诸多不便。

正是一系列严寒带来的不利因素,以及计划经济优势褪去后,东北人多年秉持的“向低成本、多机会地区流动”迁徙逻辑,才直接或间接推动着东北人口外流。

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了约1099万人。

七普数据 图片来源:21数据新闻实验室



这些离开东北的人,有的远渡重洋“洋插队”,有的留在国内寻找机遇。

但不管去哪,东北人离开的表层原因始终是对温暖的向往、对“寒冷成本”的规避,而更深层的诉求,终究是对“更低成本、更好生活”的追求。

于是,无须长途奔波的山东,就成了东北人的最佳选择。

从地域来看,山东与东北隔渤海相望,每日有多个航班与轮渡班次往返,不仅行程短,费用也远低于前往海南。

地理上的便利,或许为这场“暖冬迁徙”打下了基础,但最吸引东北人的,还是那份跨越百年的情感联结。



清末至民国年间,为躲避饥荒与战乱,超过2000万山东人推着独轮车、乘着木船,渡渤海北上“闯关东”。

来到异乡谋生的山东人在陌生黑土地开垦荒地、搭建房屋,也将家乡的饮食习俗、方言腔调、民俗仪式一并带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闯关东人在路上搭起来的窝棚,供他们临时居住



比如东北人钟爱的酸菜汆白肉,就源自山东的腌菜技艺;而东北话里的“波螺”(海螺)、“棒槌”(玉米),也与山东胶东地区的叫法如出一辙。

就连东北各地过年贴春联的讲究、正月十五扭秧歌的热闹,其实也都是从山东带过去的文化印记。

这种深度的文化植入,不仅让东北与山东在百年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也为如今的反向迁徙埋下了伏笔。

时至今日,语言与饮食的相通,让东北人在山东几乎没有异乡感。

山东餐馆常见的地三鲜、锅包肉、烤实蛋,都是东北人从小吃到大的家常味,就连烧烤摊师傅撒料手法,也和东北一模一样。

这种亲切感在东北人聚居的社区更显浓厚。

截至目前,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户籍人口常住山东的总量已超百万,是外省人口在山东人数最多的群体之一。



庞大的东北籍群体,也让山东很多地区形成了多个“东北村”,生活习惯也越来越趋同。

如今,山东各地小区的广场上,东北大秧歌与山东胶州秧歌能同台表演;棋牌室里,东北麻将的规则也被延续到了牌桌。

就连社区组织的中秋晚会,节目单里既有东北的二人转,也有山东的吕剧,这种文化交融的热闹,更让移居至此的东北人少了几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各地还主动唤醒这份历史记忆,让情感联结更有温度。

比如烟台蓬莱区每年都会举办“闯关东后代寻根节”,通过设置族谱展示、民俗体验等环节,2024年就有超过3000名东北人专程来此寻根。

龙口市博物馆还通过老物件、影像资料,还原当年祖辈“闯关东”迁徙的历程,吸引了不少东北老人携家带口前来参观。

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让东北人在山东不仅找到了温暖的居所,更找到了文化的根脉。

山东威海,被称为东北人的“第二故乡”



就像一位来自东北的文化学者说:“在海南过冬,总觉得是‘暂住’。可在山东过冬,听着熟悉的话、吃着顺口的菜,觉得是回家了”。

正是这份跨越百年的血脉与乡愁,让山东超越了单纯的“过冬目的地”,成为东北人情感寄托的“第二故乡”。

可在情感之外,真正吸引东北人留下来的,还是气候与生活环境的高度适配。



虽然相比海南,山东的冬季还算不上温暖,但由于自身暖温带季风气候,全省平均气温最冷也只有-1℃至-4℃,相比东北动辄-20℃以下的极寒,已是天壤之别。

还有山东全域普及集中供暖,室内温度基本稳定在20℃左右,既保留了东北人熟悉的“暖屋体验”,又避免了南方湿冷的“魔法攻击”。

而且,山东取暖季要比东北短2-3个月,取暖成本也相对较低。

比如东北人居住最多的龙口,2024年供暖费为23元/平方米,比沈阳低3元/平方米,租住当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一个冬天就能省下数百元取暖费。

图片来源:《漫长的季节》



还有令东北人最为羡慕的空气环境。

因为靠海,山东威海、烟台空气质量全年优良率超90%,对东北人常见的呼吸道敏感问题格外友好。

特别是龙口还具有“靠海不潮”的独特气候,冬季湿度约50%,衣物一晚即干。

这种“温暖不潮、干爽宜居”的环境,让东北人既能避寒,又能享受更高品质的冬日生活,自然结伴而来。

龙口金滩碧海,风和浪柔 图片来源:好客山东



如果说情感与气候的契合,可能只是东北人来山东过冬的“备选答案”,那么亲民的生活成本与完善的服务体系,则让这份选择从“备选”变成“必选”。

对东北退休老人而言,山东凭借房价、物价与配套服务的均衡优势,真正实现了“留得住、过得好”的良好旅居体验。

在最重要的住房成本上,相比海南三亚动辄每平米数万元的高价,山东一些地区的房价就便宜得多。

还是以龙口为例,2024年当地新房均价不足7000元/平方米,一套80平方米的两居室,总价大约59万元;二手房中,某些房龄5年以内的次新房,均价甚至低至3000-4000元/平方米。

这意味着,如果东北老人卖掉老家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凭借变现所得资金,完全有能力在龙口购置一套甚至两套住宅,剩余资金还能让自己舒舒服服地生活下去。

不仅房价“接地气”,山东各地的物价也很实惠。

龙口的早市,3元就能买到一碗撒满香菜、榨菜的豆腐脑,搭配1.5元一个的肉包子,5元钱就能搞定一顿丰盛早餐;威海的菜市场里,新鲜海蛎子10元钱能买一盆,鲅鱼、带鱼等海鲜价格也比东北内陆城市要低得多。

即便青岛、烟台这样的地级市,餐饮消费也同样亲民。

路边饭馆的套餐,一荤两素搭配主食不到20元;街边烧烤摊50元就能点上一把烤串、一份拌菜,三五好友围坐聊天,与东北老家的生活场景别无二致。

热闹的山东大集 图片来源:小红书@吨吨爱自由



除了生活成本优势,山东相对完善的医疗配套,也打消了东北人异地过冬的顾虑。

山东目前正加速完善医养结合体系,让来此过冬的东北老人多了一份医疗保障;而随着医保异地结算“一卡通行”政策落地,东北人到时看病也只需带社保卡就能直接报销。

更贴心的是,山东各地拥有资源丰富的A级景区和景点,能爬山也能下海,让东北人在此过冬不再是单纯地“避寒”,而是一场充满烟火气与诗意的旅居体验。

或许对于移居至此的东北人来说,山东还有很多不便之处,但是从气候的高度适配到文化的深度共鸣,从安心的生活成本到完善的配套保障,这场跨越渤海的迁徙,也让其悄悄实现了“归家”般的圆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恕我直言,幸亏梅西离开巴萨了,要不然亚马尔非得给梅西上一课!

恕我直言,幸亏梅西离开巴萨了,要不然亚马尔非得给梅西上一课!

田先生篮球
2025-10-27 18:20:45
陈芋汐失利!中国跳水新星遭冷遇!全红婵与陈芋汐命运何去何从

陈芋汐失利!中国跳水新星遭冷遇!全红婵与陈芋汐命运何去何从

小毅说事
2025-08-07 20:32:59
“死对头”终于倒了!特朗普高兴坏了,“矛头”对准下一个目标

“死对头”终于倒了!特朗普高兴坏了,“矛头”对准下一个目标

花花娱界
2025-11-02 17:55: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金之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坚决拥护党中央对金之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环球网资讯
2025-11-02 13:34:52
这才是瓦格纳兵变失败的原因?普京早留了一手,俄军最大赢家浮现

这才是瓦格纳兵变失败的原因?普京早留了一手,俄军最大赢家浮现

青途历史
2025-10-16 20:09:37
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人终于醒悟了:最大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人终于醒悟了:最大敌人并不是俄罗斯?

花花娱界
2025-11-02 17:45:52
中国航母震撼全球!第五艘开始实现真正超越,美国优势不再?

中国航母震撼全球!第五艘开始实现真正超越,美国优势不再?

科学知识点秀
2025-10-23 08:00:03
据说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

据说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

福建平子
2025-11-02 16:53:33
16年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私自下车,被老虎撕咬的赵菁,后来咋样了?

16年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私自下车,被老虎撕咬的赵菁,后来咋样了?

青途历史
2025-10-06 17:01:45
黄仁勋在韩国的两天,都留给了一家炸鸡店

黄仁勋在韩国的两天,都留给了一家炸鸡店

小鬼头体育
2025-11-01 12:16:23
海牛1-0,赢球不可怕,可怕的是李霄鹏赛后一席话,尽显高情商

海牛1-0,赢球不可怕,可怕的是李霄鹏赛后一席话,尽显高情商

范櫳舍长
2025-11-02 20:20:16
64岁费翔英国被偶遇!戴着墨镜特时髦,颠覆了对中年男人的印象

64岁费翔英国被偶遇!戴着墨镜特时髦,颠覆了对中年男人的印象

娱圈小愚
2025-10-29 09:59:20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2-0 神锋头槌破门 连续6场零封 13.1亿豪门9连胜强势领跑一骑绝尘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1:02:12
酒红色长袖配黑色瑜伽裤,显瘦显高级还炸街,日常出街美到犯规

酒红色长袖配黑色瑜伽裤,显瘦显高级还炸街,日常出街美到犯规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1 22:12:23
马卡:维尼修斯抢走姆巴佩点球又造丑陋一幕,阿隆索本应干预

马卡:维尼修斯抢走姆巴佩点球又造丑陋一幕,阿隆索本应干预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16
彻底傻眼了,不仅广西,全国都束手无策!

彻底傻眼了,不仅广西,全国都束手无策!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9 11:44:19
又4个大瓜!王晶爆料舒淇、大导演暴雷、向太谈统一,风波不断

又4个大瓜!王晶爆料舒淇、大导演暴雷、向太谈统一,风波不断

温读史
2025-11-01 19:22:17
场均3分4助,效率联盟垫底!哈登和快船要失算,你确实该退役了

场均3分4助,效率联盟垫底!哈登和快船要失算,你确实该退役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3 00:50:02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意甲神剧情:乌龙球绝杀,第93分钟破门,国米缔造奇迹

足球狗说
2025-11-02 21:32:15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2025-11-03 02:48:49
城市研究室 incentive-icons
城市研究室
探索城市的力量
172文章数 1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亲子要闻

Two Teen Geniuses Solve Rubik's Cube in Perfect Sy...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