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车评人陈震的名字,在汽车圈里一直响当当。
从“二环十三郎”的江湖传说,到《萝卜报告》创始人,再到 “充值震” ;
大众对陈震的印象,随其职业转型与争议事件不断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而且正面与负面评价始终交织。
近期,他又因一场逆行车祸上了热搜。
就在受害者家属微博内容消失、外界以为将以全责赔偿收场、事件热度逐渐下去之际;
陈震一句“对闪灵的辅助驾驶能力边界认知不够清晰”,瞬间让事故发展有了新的走向。
![]()
反转再反转:
家属退网后,辅助驾驶成新焦点
10月3日下午,在北京海淀区朱各庄路与万寿路交叉口,陈震驾驶着今年5月刚入手的二手劳斯莱斯闪灵,由北向南逆行,直接撞飞了对向正常行驶的比亚迪宋PLUS。
![]()
●图源:小红书@北山小六
现场照片触目惊心:劳斯莱斯车头塌陷,安全气囊全弹;比亚迪被撞进绿化带,车身损毁严重;
![]()
![]()
●图源:微博
对方司机鼻梁骨折,后排乘客头部受伤,陈震自己倒是没什么大碍。
10月4日,北京交警给出明确通报,陈震负全责,排除酒驾毒驾,但有目击者称其车速超80公里/小时。
本以为责任清晰,事情会朝着赔偿、善后的方向推进,可第一次反转很快就来了。
10月5日,比亚迪司机家属用账号“温婉柳树学地理”发声,称家庭经济困难,需抚养两孩、赡养四老,丈夫多处骨折,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不曾想,这篇博文却引来了网友的围攻,“卖惨讹钱”之类的言论甚嚣尘上。
10月6日,该家属账号突然异常,所有内容消失。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有人怀疑赔偿已经谈妥,也有人说是被网暴逼退,一时间真相成谜。
紧接着,第二次反转更让人大跌眼镜。
10月14日,陈震在回答网友问题时表示:
恰恰就是因为我平时劳斯莱斯开的太少,所以对闪灵的辅助驾驶能力边界认知不够清晰......
注意,这是他第一次提到该事故与辅助驾驶有关。
随后又有网友对辅助驾驶责任划分问题进行了追问,对此陈震回答道:
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虽然都叫辅助驾驶,但不同品牌辅助驾驶之间,区别可大了去了,另外在现行法规下,驾驶人不论什么情况下都是第一责任人!比如我这次......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这番说法耐人寻味。
一方面,他表明了自己是第一责任人来稳住舆论底线,另一方面,这话很容易被理解为,他在甩锅劳斯莱斯的智能驾驶系统。
随后,他还特地发文回应了此类问题: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仍需等待。
![]()
陈震,人设崩塌
陈震的身份很特殊:他是车评圈顶流,萝卜报告创始人,曾以13分钟跑完二环的“神话”封神;
这场车祸暴露的不只是一次交通违规,更是他作为知名车评人和公众人物的多重问题。
首先是人设崩塌问题,过去他靠真实、专业、有态度赢得粉丝。
测评各种车型、吐槽车企广告、教大家避坑买车......一句“我只买交强险,因为我开车规矩”,曾被粉丝奉为“理性车主模板”。
可这次事故算下来,总费用超200万,而交强险的财产赔偿上限只有2000元,剩下的钱全要他自己掏。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这不仅打了自己的脸、击碎了他精心构建的安全驾驶人设,更让人们质疑他所谓的“规矩”到底是什么?
逆行、超速,哪一点符合安全驾驶倡导?
2024年,他因开车看手机被罚款的旧闻被重提,这次又出全责事故,之前教别人安全避坑的内容,现在看来,似乎都有了讽刺意味。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其次是事故后的态度问题。10月3日下午3点左右出的事故,陈震在3小时内还在更新微博回复家庭问题,对事故只字不提;
到了4日上午,他又发了早餐和手机开箱内容,被网友怒骂态度轻慢。
直到交警通报后,他的道歉才姗姗来迟。
但是,一句“在此向对方车辆道歉”,直接让不少人的大脑瞬间宕了机。
![]()
●图源:微博@陈震同学
虽然陈震表示一切负面照单全收,可字里行间丝毫没有对伤者的关切,反而一直强调以EDR数据为准;
因此不少网友觉得,他更在意的是自证清白,而非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这种“技术流道歉”回避了核心:作为驾驶人,为何在复杂路口选择依赖辅助系统?
车评人的公信力,本质是消费者对其专业性与诚信的信任。
陈震的粉丝不仅看他的内容选车,还可能受他的驾驶观念影响。
他的知行不合一,不仅伤害了粉丝信任,消耗了自己的公信力,更折射出流量时代网红责任的缺失面——
当影响力成为变现工具,底线却成了可选项。
![]()
辅助驾驶强制国标
技术狂奔下的安全缰绳
陈震的“甩锅”言论,恰逢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的关键节点。
9月17日,工信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为野蛮生长的辅助驾驶划下安全红线。
![]()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达62.58%,较去年增长了6.5个百分点。
然而,技术普及伴生乱象:部分车企用“高阶智驾”“零接管”等话术模糊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导致消费者误用。
在2024年的多起事故中,驾驶员因过度依赖系统而酿成悲剧的不在少数。
好在新国标直击痛点:要求系统具备手部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一旦发现驾驶员分心,将分级报警并强制退出,警告无效后禁用至少30分钟;
同时强制车企通过官方渠道明确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
![]()
●图源:豆包AI
此外,车辆需配备数据记录系统,存储不少于2500次事件数据,为事故追溯提供“黑匣子”依据。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指出,新标将统一行业安全基线,遏制虚假营销。
而岚图汽车CEO卢放等行业人士则强调:“车企要守住宣传底线,讲清智驾能力边界。”
这场由国家主导、行业响应的规范行动,正是对类似于陈震逆行事件最好的回应——
技术再智能,责任仍在人。
![]()
技术的尽头,是人的自律
辅助驾驶的本质,是让车更懂人,而不是替人思考。只有人机配合,才能真正安全。
这句话,道破了智能驾驶的边界。
劳斯莱斯,天塌了。这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一种警醒。
当豪车、科技、流量、责任......被揉在一起时,最脆弱的,往往是人心。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600万豪车引发的灾难;从深层看,也是一场关于科技与人性的共振。
辅助驾驶没有错,错的是人对技术的盲信;智能汽车的未来没有错,错的是人对风险的轻视。
陈震的车祸不只是一次意外,更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公众人物的傲慢,也照出了这个时代的浮躁。
科技向前,责任不该滞后。
不管是开豪车还是普通车,守规矩、负责任,才是最基本的驾驶素养,且方向盘也都该握在自己手里。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