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保定徐水区:引进来、推出去,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保定甘蔗梦”
来源:凤凰网河北
近日,衡水市故城县考察团赴保定市徐水区静静农场,就甘蔗种植技术及农业职业经理人运营模式进行交流学习。农场主王静、徐水区组织部代表及驻场农业职业经理人陪同接待。此次衡水市故城县考察团到访,正是希望引进静静农场的种苗与间作模式,让“保定甘蔗” 在衡水落地生根。
![]()
图:衡水考察团与徐水组织部及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交流探讨
敢闯敢干,保定萌生“甘蔗梦”
徐水区静静农场虽规模不大,却始终带着“敢闯敢干”的创新基因。农场主王静是出了名的“实干派”,早年曾尝试种植粮食、花卉、蔬菜、盆景及水果,还附带开展养殖业务,但他始终觉得“跟在别人后面做,难成气候”,一心想打造具有差异化的农业项目,“干一件有突破性的大事”。
转机出现在几年前的广东湛江考察之旅。当地甘蔗种植业的兴旺景象让王静眼前一亮。甘蔗种植技术相对简便,且产量高、经济价值突出,是当地农户的“致富法宝”。“若能把南方的甘蔗引进保定,既能填补北方市场空白,又能为家乡农业开辟新赛道。” 这个想法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
图:静静农场甘蔗育苗
此后数年,王静持续投入时间与精力,往返于南北方考察学习,反复试验甘蔗在北方气候下的种植技术。终于,2023年,静静农场的甘蔗试种取得成功。2025年,农场内甘蔗种植面积已扩大至30亩,更成功培育出适配北方气候与市场需求的甘蔗新品种——“保定1号”,昔日的“梦想”正式落地为规模化产业。
政策赋能:徐水迎来了“农业职业经理人”
静静农场的甘蔗产业能从“试验田”走向“规模园”,离不开当地农业部门的鼎力支持,更关键的是“农业职业经理人”这一创新举措的深度介入。
据介绍,“农业职业经理人”由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亲自主抓主推,是保定市立足“农业大市+高等教育大市”双重优势,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完善农村产业人才体系推出的核心抓手。
党晓龙多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征求专家意见,亲自谋划思路,亲自审定方案,在招聘规模、招聘方式、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自2023年6月起,保定市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68 所农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踊跃报名。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三期招聘,所有职业经理人均已上岗履职,且三期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党晓龙书记均亲自出席并寄语,对这支 “青年农业队伍” 寄予厚望。
这一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大学生成长”与“农业发展”的双向共赢。一方面,为农业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让他们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实际力量,同时获得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视野,为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注入“新鲜血液”,从生产、经营到营销全链条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
迎来蜕变:“三维发力”推动“多元赋能”
派驻静静农场的王玉玮、李嘉晴等农业职业经理人,是农场转型的“关键推手”。她们从技术、经营、产业辐射三个维度发力,让农场实现了从“单一种植”到“多元赋能”的蜕变。
![]()
图:职业经理人与王静商讨甘蔗经营模式
推动技术革新。职业经理人团队首先从技术突破入手。通过引进南方先进的甘蔗种植技术,结合保定气候特点优化管理流程,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甘蔗的品质与产量。他们探索出“甘蔗+粘玉米”“甘蔗+草莓”等间作模式并成功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通过“短周期作物+长周期作物”的搭配,保障农场全年有稳定收益,经济效益较单一种植提升30%以上。
推动经营转型。过去,静静农场仅专注于“种植端”;职业经理人入驻后,彻底革新了经营理念,推动农场向“观光农业+体验农业” 转型。通过打造甘蔗采摘园、设置农事体验区,吸引周边市民前来休闲打卡,通过直播、抖音等新锐营销模式扩大影响力,既拓宽了收入来源,又提升了农场的社会知名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
图:职业经理人参与甘蔗生产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职业经理人的建议下,静静农场不再局限于“自身发展”,而是主动承担起“致富带头人”的角色:以农场为核心,向周边农业主体输出甘蔗种苗、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帮助更多农户掌握“南蔗北引”的关键技术,开拓销售渠道。
![]()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5年3月,保定市定兴县小朱庄镇东沟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卫引进15亩甘蔗种苗,采用“甘蔗+粘玉米”间作模式种植。当年8月中旬,间作的粘玉米便销售一空,10月甘蔗进入收获季,亩产收益预计超过万元。2025年春季,保定市高新区贤台乡河南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占被职业经理人的专业能力打动,试种4亩甘蔗,全程获得技术团队的实时指导,甘蔗长势远超预期。
此次衡水市故城县考察团到访,正是希望引进静静农场的种苗与间作模式,让“保定甘蔗”在衡水落地生根。
从试种成功到 30 亩规模化种植,从单一农场到“技术输出+产业辐射”的共富平台,静静农场的转型,是保定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成效的生动缩影。这支青年人才队伍,不仅帮助一个农场实现了 “从0到1”的突破,更以点带面激活了区域农业发展的新动能。让大学生的专业价值在田野间发光,让传统农业在创新中焕发活力,同时自身也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成长为“既有高学历,也能下地头”的农业领域急需的综合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书写了“人才赋能、产业带动、共同富裕”的鲜活样本。(编辑:二清、韩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