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地带的枪炮声,让整个国际社会都皱起了眉头。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心位置,一旦再度生乱,将会极大地冲击地区稳定性。
这场发生在10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的激烈交火,不仅造成了双方大量人员伤亡,更导致两国间所有边境口岸关闭,地区局势骤然紧张。
![]()
不出意料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老远地嗅到了火药味,公开介入这场冲突。而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也迅速作出了表态。
两国各执一词
10 月 11 日晚,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宁静被密集的枪声打破。冲突从当天夜间持续到 12 日凌晨,波及库纳尔省、楠格哈尔省以及帕克蒂亚省等多个边境省份。
![]()
据两国官方后续披露的信息,此次交火造成了双方人员伤亡,为保障安全,两国边境线上的所有口岸被迫临时关闭,原本依靠边境贸易维持生计的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不少阿富汗难民只能坐在装载着随身物品的车辆旁,焦急地等待口岸重新开放的消息。
对于冲突爆发的原因,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双方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阿富汗方面表示,此次交火是对巴基斯坦空军 “侵犯领空” 行为的反击,阿富汗国防部在冲突后迅速发布声明,明确警告 “若巴基斯坦再次出现侵犯阿富汗领空的行为,阿富汗武装力量将坚决履行保卫边境的职责,予以强硬回击”。
![]()
巴基斯坦方面则否认了阿富汗的指控,称是阿富汗率先发动无端攻击,且攻击的目的是迫使疑似 “哈瓦利吉派”(即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叛乱分子)的武装组织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巴基斯坦政府军为维护国家安全,才不得不采取反击措施。
看似偶然的冲突,实则是两国长期历史矛盾的又一次爆发。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横亘着一条长达 2600 公里的边界线,这条边界线被称为 “杜兰德线”,其历史可追溯至 19 世纪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
当时,英国与俄国在中亚地区展开激烈争夺,而印度彼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为防止俄国势力向印度渗透,英国计划在阿富汗东部建立一个缓冲区,于是派遣外交大臣莫蒂默・杜兰前往阿富汗,在地图上划定了这条边界线。
从那以后,关于 “杜兰德线” 的争议便从未停止。巴基斯坦一直将其视为法定国界,在国内的官方地图及对外文件中,均明确标注该线为两国边界。
![]()
但阿富汗历届政权,无论是过去的王室政权,还是后来的塔利班政权,都始终拒绝承认 “杜兰德线” 的合法性,认为这条由殖民当局划定的边界线,是对阿富汗领土的强行分割,阿富汗民众也对此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多年来,围绕这条边界线的摩擦不断,此次大规模交火,只是两国边界争议的一个缩影。
中方冷静劝和
边境冲突爆发后,中国作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友好邻邦,迅速作出反应。10 月 13 日北京时间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代表中方发表声明,就此次冲突表达立场。
![]()
林剑在声明中指出,中方对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冲突升级的情况高度关切,对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感到痛心,同时呼吁两国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升级的行动,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分歧。
林剑强调,巴基斯坦与阿富汗都是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国始终重视与两国的友好关系,在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
对于此次边境冲突,中方坚持 “只劝和不插手” 的原则,不干涉两国的内部事务,但如果巴基斯坦或阿富汗有需要,中方愿意在必要时发挥建设性作用,为推动两国对话沟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中方的表态既体现了对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视,也符合中国一贯倡导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念。长期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保持着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
同时,中国也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保持着沟通,在人道主义援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阿富汗提供支持。此次中方主动发声劝和,既是出于维护地区稳定的责任,也是对两国友好关系的珍视。
特朗普紧急表态
中国外交部发出劝和呼吁后不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便在其专机 “空军一号” 上对媒体作出回应,抢在众多国家之前表达了对巴阿边境冲突的 “关注”。10 月 13 日晚,特朗普正乘坐 “空军一号” 前往以色列,准备参加加沙局势峰会。
![]()
飞行途中,他见到随行记者时,主动提及巴阿边境冲突,称 “我听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正在打仗,等我回去我再处理这些。我擅长结束战争”。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提到了过去印巴之间的冲突,宣称自己 “几乎一天之内就解决了” 印巴冲突,试图以此证明自己在调解地区争端方面的 “能力”。然而,特朗普口中的这段 “印巴调停史”,却遭到了印度方面的明确否认。
![]()
印度官方此前披露的信息,在印巴冲突发生时,印度总理莫迪曾与特朗普有过通话。莫迪在通话中明确表示,印巴双方之所以能在冲突发生四天后实现停火,是通过两国军方直接谈判达成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美国的调停参与,更不存在特朗普所说的 “一天之内解决冲突” 的情况。
莫迪还强调,印度在处理与邻国的争端问题上,始终坚持自主协商的原则,过去从未接受过第三方的调停,今后也不会接受任何外部势力插手印巴之间的事务。
![]()
事实上,在以往的地区冲突调解中,特朗普政府的表现也并未如其所言那般 “高效”。此次巴阿边境冲突发生后,真正推动局势缓和的,并非美国,而是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中东国家。
冲突爆发后,沙特阿拉伯第一时间通过外交渠道呼吁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保持克制,强调对话协商是解决分歧的唯一正确途径;卡塔尔则更为积极,通过其位于多哈的外交渠道,向阿富汗塔利班高层提出了 “边境联合巡逻” 的建议,希望通过建立机制化的合作,减少边境摩擦。
![]()
阿富汗外交部在随后发布的暂停反击行动的声明中,明确写道 “此次暂停反击是应沙特和卡塔尔的正式请求”,这一表述也从侧面印证了中东国家在推动冲突缓和过程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阿富汗态度强硬
特朗普此次急于就巴阿边境冲突表态,除了想要彰显自己的 “调停能力” 外,或许还暗藏着其他目的。此前,特朗普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希望美国能够重新占领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并向阿富汗政府发出威胁,要求阿方将该基地的控制权 “交还” 美国,否则 “祸事将至”。
![]()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对美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11” 事件后,美军以 “反恐” 之名进驻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成为美军在阿富汗的核心军事基地,在近 20 年的时间里,该基地一直是美军开展军事行动、运送物资和人员的重要枢纽。
2021 年,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后,夺取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控制权,同年 8 月底,美国完成从阿富汗的撤军,彻底结束了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
对于特朗普提出的 “重返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的要求,阿富汗政府的态度十分强硬。10 月 12 日,阿富汗政府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在首都喀布尔举行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关于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我们不会将这片土地的哪怕一寸交给任何人,也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的军事存在。这是阿富汗国家和人民的意愿,任何人都无法改变”。
据阿富汗国防部介绍,目前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已经进行了改造,一部分区域被改建为训练中心,用于组建和训练塔利班正规军,另一部分区域则被转为民用机场,为阿富汗的民用航空发展提供支持。这一改造计划的实施,意味着阿富汗政府已经对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有了明确的规划和使用安排,彻底堵死了特朗普口中所谓 “重回阿富汗” 的设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