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0月13日下午,星洋学校举办了数字化优质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教研员蒋波老师、园区科学骨干教师赵范珏老师和胡晓东老师莅临指导。课程由庄志杰老师执教,学校领导及科学骨干教师全程参与。
![]()
![]()
数字课堂:
技术赋能,身临其境探地貌
庄志杰老师执教的《地球的表面》一课,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将雄伟的高山、起伏的丘陵、广阔的平原等多样地貌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们在庄老师的引导下,化身为“小小地质学家”,通过平板电脑自主操作、协作探究,在观察、比较、推理中建构对地球表面形态的认知。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数字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营造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
精研细磨:
专家引领,把脉定向促提升
课堂展示后,进入了深度评课与磨课环节。三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准深入的地指导。
园区科学教研员蒋波老师对本节课的数字化应用效果给予了肯定。他指出,科学课的核心在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与进阶,在利用数字工具呈现壮观地貌的同时,应更加注重设计具有思维梯度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从简单的观察描述,逐步走向基于证据的推理和解释,实现科学思维的真正发生与发展。
![]()
赵范珏老师聚焦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肯定了课堂中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数字化环境的核心价值在于支持学习方式的变革。她建议,可进一步利用技术优势,设计更多元的自主探究任务、小组协作项目和互动分享环节,让数字化学习环境真正成为支撑学生开展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
胡晓东老师从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角度进行了点评,他强调数字化教学不应是资源的简单堆砌,而应是基于教学目标的精准整合与创造性使用。胡老师建议,可进一步筛选、整合AR、VR等资源,使其更系统、更高效地服务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透过优质资源看见更深刻的科学本质。
![]()
活动总结:
砥砺前行,携手促进共成长
此次研讨活动,既有课堂实践的生动展示,更有专家团队的高位引领与精准诊断,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吸取专家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深化对数字化教学的理解与实践。在专家的专业引领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星洋学校学生科学素养将全面提升,科学教学与研究水平将迈上新台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