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日的天空,总是带着一种特殊的凝重。如同一声永不消散的警钟。1931年的这一天,沈阳北郊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一声爆炸,炸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伤口。十四年浴血,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九十年过去了,这个日子依然如一座沉默的纪念碑,矗立在民族记忆的原野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公司组织观看《南京照相馆》,我们走进的不仅是一个放映厅,更是一段需要直面的历史时空。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国家历史、企业责任与个人记忆的三重镜鉴。
![]()
《南京照相馆》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与历史真相的守护者。三十万同胞罹难的血泪事实,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无法磨灭的创伤。这部电影通过镜头语言,将那段惨痛历史具象化、人性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不满足于简单地展示暴行,而是通过照相馆这一特殊空间,探讨了记忆如何被记录、被保存、被传递的深刻命题。在历史虚无主义偶尔沉渣泛起的今天,这样的影像叙事具有无可替代的证史价值。它是对那些试图淡化、否认甚至美化侵略行径之声的最有力驳斥,是“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主题教育最生动的教材。观看它,是在履行一种历史责任,确保民族的集体记忆薪火相传,守护不容篡改的历史真相。凝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
![]()
这次观影活动超越了普通的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种具有深意的社会实践。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的角色早已超越纯粹的经济组织,而被赋予了社会文化与道德引领的期待。公司选择在九一八这个特殊时刻组织观看历史题材电影,体现了难得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这不仅是简单的团建活动,更是公司作为社会器官的价值表达。它向员工传递了一个明确信息:企业的使命不仅是创造经济价值,还应该承担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的功能。通过集体观影的形式,公司构建了一个记忆共同体,让员工在共享的历史体验中形成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和文化认同。这种活动提升了组织的人文温度,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展现了现代企业超越功利的社会担当。
![]()
观看《南京照相馆》是一次触及灵魂的震撼教育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长的我们,很难真正想象战争的残酷与恐怖。影片通过极具代入感的叙事,打破了时空隔阂,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苦难与挣扎。那些被定格的黑白影像,那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强烈冲击着我们的感官与心灵。促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当下,在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在社会交往中更加包容理解。历史不是与己无关的过去,而是塑造现在、指引未来的精神力量。
![]()
当片尾字幕升起,影院灯光亮起,一段历史在银幕上结束,却在每个观众心中重新开始。九一八的警钟年年敲响,不仅是为了不忘却的纪念,更是为了不再重来的承诺。在国家、企业与个人的三重维度上,这次观影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人与集体、记忆与未来的精神桥梁。透过这座桥梁,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深度,企业的温度,和个人生命的厚度——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我们面对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的精神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