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3月,许昌的周国松师傅发现自己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多,一天要跑五六次厕所。去医院一查,医生的话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可能是肠癌。在那个谈癌色变的年代,这个消息让他非常紧张。
他不敢耽搁,赶紧联系了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同学,随后在禹州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结肠癌”。同年6月17日,在同学的帮助下,他顺利接受了肠癌手术。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情况并不轻松。按照医生的建议,周师傅咬牙完成了7个疗程的化疗。
![]()
化疗结束后,他感觉身体很虚,萌生了用中药调理的想法。但学医的同学劝他:“你非喝这苦水不行?不如买点人参这类好药材补补。”周师傅一想,同学毕竟是专业的,便听从了建议,去药店买了些滋补药材打粉服用。
波折:四年后,复查发现肺转移
日子在平静中过了四年。直到2018年6月,一次定期复查打破了这份平静——检查结果提示“肺转移”。这个结果让周师傅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他随即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开始了化疗联合靶向治疗。
但上一次化疗后依然复发的经历,像一片阴影笼罩在心头,他忍不住怀疑:“这次能行吗?”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就在第一次化疗结束出院时,他偶然遇见了老同学赵国芳。两位同病相怜的老友,平时不愿多提病情,那天周师傅却忍不住倾诉起来。这一聊才知道,这位患肺癌的老友,手术后没做化疗,通过中药调理稳定了好几年。正是通过这位同学的介绍,周师傅第一次听说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和袁希福院长。
![]()
转机:双重选择,身体渐稳
2018年6月29日,带着一丝希望,周师傅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
![]()
在喝完两个疗程的中药后,他心里迫切想知道效果,便去做了个CT检查。“我知道频繁做CT不好,但我太想知道了,这个药到底有没有用,病灶是大了、小了还是没变?心里非常纠结。”检查报告出来后,他悬着的心放下了一些,“报告一出来,我心情很高兴。”
8月15日回医院复诊时,难掩感激之情的周师傅,特意向袁希福院长鞠了一躬。
他本想停下化疗,专心用中药,但家庭会议上,孩子们坚决不同意。最终,他选择了两者结合,一边服用中药,一边完成了剩余两次化疗。令他欣慰的是,这次化疗期间的身体反应比之前轻了不少。
到2019年年底,看到他各方面情况稳定,袁希福院长建议他可以转为春秋两季用药巩固。但周师傅自己却不想停,他算了一笔账:“不行,我要坚持吃!万一复发了,又要手术、化疗,一做下来十多万就没了,这账我可算得清!”于是,他开始了间断性巩固用药,身体状况一直保持得不错,复查显示病灶平稳。
![]()
现状:生活如常,爱好不减
2024年4月26日,周师傅一早从许昌家中出发,亲自开车赶往开封,只为参加“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开封站”公益活动。
在现场,他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地分享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当谈到现在的日子,他满意地说:“……爱好,好出去旅游,自驾车出去旅游。身体很好,实话实说,方方面面。”
![]()
从四年前面对肺转移的担忧与压力,到如今能轻松自驾出游,周师傅这五年的路程,展现了一位普通患者在困境中的务实选择与坚持。他的故事,为更多在康复路上求索的人,提供了一份真实的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