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单元
大课程观
音乐教学内容结构化的
新探索
随着2017年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和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正在持续推进。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等体现新一轮深化课程改革导向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也正方兴未艾。从课程改革内在的理念导向看,大单元、跨学科、项目化等教与学的改革,究其本质都是“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这一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诉求。
本书主编率其教研团队在2018年出版了《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揭示了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系统化、结构化发展方向,为一线中小学提供了音乐学科单元教学的理论指导、工具辅助和案例指引。然而,从理念到落地、从文本到课堂,其间仍存在诸多挑战:一线教师应如何将单元整合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课堂实践?又该如何有效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单课思维方式”及其带来的课时之间知识内容的割裂、碎片化的现实困境?
从2022年至今,本书主编及其编委团队,积累了50个跨越义务教育各年段小型、微结构的单元教学实践案例,涉及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教法分析计100个视频资源。在相应理论框架的统摄下,凝聚成了这本编著成果。
《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这本书以“小微单元”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的音乐教学实践新路径,引导一线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进而让“素养落地”成为现实的可能。同时,这本书中“教学内容结构化组织”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及其内含的经验,体现了对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知识与经验的“广泛联系和迁移应用”的价值追求,对本轮课改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等课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以实践积淀破学科困境。
面对新一轮深化课改的导向,音乐学科面临三重现实困境:其一,课程内容碎片化,缺乏内在清晰的逻辑关联;其二,教材选编受人文主题牵引,作品选取具有一定随机性;其三,课堂教学存在“就作品教作品”的惯性,导致学生认知经验散点。这种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素养导向的课改要求”间的矛盾,亟需自下而上的实践破局。本书以《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指南》提出的“音乐表现力”“音乐的文化语境”和“音乐与其外部联结”三项核心内容为锚点,通过50个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单元实践案例,展现如何以“小微单元”重构教材内容,将孤立的知识点转化为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化教学内容的思路。这种重构既破解了教材内容的随机性,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建构学习意义的思维支架。
其次,是成果的理论融合与路径创新。
本书的理论框架融合了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双重视角。从结构主义视角看,音乐学科需提炼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大观念”——如“音乐的表现力是音乐的表现要素、形式手段的张力与人类情感、意象的异质同构”,以此为统摄,有利于将散落在作品中的学科知识整合为体现学科本质的结构化教学内容。从建构主义视角看,认知结构化需依赖“问题链”实现知识的意义生成——本书收录的典型案例均基于“单元基本问题--课时关键问题--环节关键设问”三级问题链设计,有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获取转化为思维发展的过程,建构起音乐学习的深层理解。
第三,是研究的持续迭代与方法突破。
本书成果的研究历经持续的迭代优化,分为三阶段推进。第一阶段,问题诊断阶段——针对日常教学的碎片化问题,教研团队对各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做好自然单元作品内容的逻辑链建构,并提出“以小微单元重组教材”的解决方案。第二阶段,课例研磨阶段——采用“案例研讨--专家互动--区域攻关”的循环模式,重点打磨问题链设计与认知支架搭建。第三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将优秀课例转化为可视化资源,形成“单元教材分析”和“单元教法分析”两套教学内容结构化的课程资源。
这一过程中,“小微单元”作为方法论创新展现出三重价值——第一,是以2 -3课时聚焦一个核心概念,避免传统自然单元“知识碎片”的弊端;第二,是通过“理解线索”串联作品关键特征,建立知识间的逻辑关联;第三,是遵循“审美体验--实践理解--认知建构”的规律,旨在实现音乐学习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跃迁。
第四,是团队协作与专业共生。
本书是上海基础音乐教育领域教师、教研团队协同创新的缩影。市级教研团队构建了“三项核心内容”理论基础与“单元内容结构化组织”的思维框架,区级教研团队起到了协同攻坚的指导作用,一线教师则在微观教学层面充分发挥了扎实、有效的实践攻关作用。这种“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彰显了教研团队内部均衡发展、专业共生的生态。
课程改革未有穷期,我们仍需在“大观念统摄的螺旋课程”和“跨学科学习的内容统整”等方向持续深化音乐课程改革的探索。希望书中展现的结构化思维方式及真实案例,能激发更多针对单元教学的创新尝试,希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设计”能为教师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等领域的实践提供行动支架。
——本书主编 席恒
《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
席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6378-3
2025年10月
88.00元
左右滑动查看图书内页
独家视频资源
书中案例均提供配套的名师示范课视频,可沉浸式体验精彩课堂,更直观地理解教学设计。
《诗乐融合的“四季”音乐描绘》教法分析
本书主编 席恒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上海市市政府颁发的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曾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生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专著2本,编著10余本,在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任上海市教研员期间,指导教师连续获得第五、六、七、八届全国音乐学科教学评比一等奖。担任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教授期间,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展示全能奖和各类单项奖,所带研究生、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级奖学金和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
本书编委会成员
(以姓氏笔画排序)
马蓓蓓
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奉贤区教育学院中学音乐教研员,上海市中小学音乐、中学艺术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时代强国“时代人物称号”,上海市奉贤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名教师”等荣誉。
王美华
青浦区音乐教研员,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上海市第二期、第四期“双名工程”基地成员。参与《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修订、义务教育五四学制音乐教材编写及多个市级重大项目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叶霞敏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中学音乐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杨浦区音乐学科带头人。多次指导教师在国家级、市级教学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主持参与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参与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音乐》及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
刘庆江
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任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合唱专业委员会主任,闵行区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闵行区刘庆江合唱工作室主持人。先后获中国合唱节指挥奖,上海市园丁、闵行区道德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刘婧
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副校长,正高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领军教师培养对象、市中小学音乐教学专委会理事等。曾获全国音乐教师基本功中学全能一等奖、市青年岗位能手、市音乐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数字化资源等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孙轶桦
杨浦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杨浦区学科带头人。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担任上海市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和教材、教参评审专家。
朱峰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学院艺术(音乐)研训员。曾获上海市巾帼标兵、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参与编写《德润课堂》——上海市艺术学科德育优秀课例丛书,担任《载乐载道》《艺德探真》分册主编。
左右滑动查看
宋丹
中学高级教师,崇明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音乐教学专委会理事,曾参加上海市普教系统第二期名师培养工程,发表多篇论文在《现代教学》《崇明教育》,曾获崇明区教育系统“十大青年才俊”称号。
宋洁
中学艺术(音乐)教研员,从教近三十年,深耕教育教研一线多年,积累了扎实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经验。两次获评虹口区教育系统教师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
杨洁
上海市普陀区中学音乐、艺术学科教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理事,普陀区中学音乐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衔人,曾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比赛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李珍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浦东新区音乐学科带头人。兼任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委会理事、浦东新区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官。
沈菡
黄浦区中学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多次指导教师在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参与编写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部编课标上海版高中《音乐》教材、《上海市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大学音乐鉴赏》等。
李朝阳
教龄35年,中学高级教师,任金山区教育学院中学音乐教研员、市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理事、市合唱协会成员、区艺术教育专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获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多次指导青年教师获市教学评比一等奖。
沈瑜萍
中学高级教师,任静安区教育学院中学音乐教研员(退休),曾获上海市园丁奖等称号;参与部编课标上海版全国高中《音乐》、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等编写工作;指导多名教师在市级及全国的课堂教学、科研论文等评选中屡获佳绩。
左右滑动查看
杨震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曾主持市教研室重大合作项目《中小学音乐学科德育教学实践研究》,参与《上海市义务教育非统编音乐教材》等编写工作。
张懿
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金山区小学音乐教研员。任上海市义务教育教学用书审核专家。获金山区先进生产工作者、区“首席教师”等荣誉称号。曾在上海市器乐教学评比、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一、二等奖。
周冰洁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高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委会理事。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多次主持市级课题的研究、多次指导教师参加市级教育教学评比获一、二等奖。
周依青
青浦区初中音乐学科带头人,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美育实践“魅力教师”。曾荣获全国“部级优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案例、音乐微课制作一等奖,上海市教科研项目金奖、精品课、论文、案例、说课一等奖等。
周佳春
正高级教师,任职于上海市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曾获上海市教学能手、徐汇区荣昶人才、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新教材编写组成员,参与编写《中小学音乐学科单元设计指南》《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等书籍。
娄思蓓
高级教师,上海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专家,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优秀考官。现任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音乐学科教研员,普陀区教育系统“763”人才攀升计划音乐学科带头人。
唐茂莉
中学高级职称,静安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深耕音乐教研一线24年,致力于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曾荣获上海市教研员专业能力评优一等奖,指导本区教师参加全国、市教学评优中均荣获一等奖。
左右滑动查看
编写团队介绍
编辑:余少鹏
关注并设为星标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