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达酒店又被摆上货架了,不过这次卖身的主角不是万达,而是当年那个“接盘侠”——富力。
京东拍卖平台最近挂出消息: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整栋打包,11月3日开拍。评估价4.72亿,起拍价只要3.31亿。
对比2018年抵押给招商银行时估的6.55亿,七年时间,价格直接打了对折。
富力这波操作,显然就是在“割肉回血”,但能不能一刀下去就见红,还真不好说。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有80家起拍价过亿的酒店,最后只成交了6家。
富力自己9月份卖长沙那家店,1.5万人围观,首日流拍,第二天才被神秘人用5.14亿底价捡走——相当于原价八折大甩卖。
说到长沙这家店,曾经有个名场面。
2016年7月,王思聪半夜发微博开喷:“长沙万达文华酒店是我住过最SB的酒店了,还TM是自己家开的,绝了。”
虽然两小时后删了,但“最SB酒店”这个名号算是彻底焊死了。
就在王思聪发帖一年后,这家被他亲自认证的“自家最差酒店”,连同全国其他76家万达酒店,一起被打包卖给了一个“接盘侠”——富力。
而这,就不得不提那场充满戏剧性的“世纪交易”了。
2017年7月,北京万达文华酒店,一场轰动地产圈,乃至商业圈的发布会正在上演。
原本是万达和融创的二人转,临开场前却突然变成三人行——富力硬生生挤了进来,现场背景板换来换去,富力的名字最后时刻才被加上去。
江湖传闻,当时会议室里传来摔杯子的声音。
有两个版本:一说富力老板李思廉临时压价,王健林气得摔杯;另一说是万达内部高管不满,摔杯向富力施压。
不管真相如何,那一声脆响,还是从会议上传了出来,并且成了中国商界一个经典记忆。
最终,富力掏出199.06亿,接盘了万达77家酒店,融创掏出438亿,拿下了13个文旅项目。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急着用钱的王健林是“断臂求生”,而现金充裕的李思廉简直是“抄底天才”,而融创孙宏斌再一次坐实了“白衣骑士”的称号。
发布会上,王健林、孙宏斌、李思廉三人推杯换盏,留下了文章开头配图的名场面。
可惜,市场这出戏,从来不按剧本演。
富力接手后,这批“优质资产”很快现了原形。2018年酒店业务就亏了4.59亿,之后每年都以十亿级别的规模持续失血。
粗略算下来,富力在这些酒店上砸了差不多250亿,结果连个响儿都没听着。
而伴随着富力集团出现流动性危机,缺钱的富力集团便把这些酒店全都抵押给银行换贷款,拿来填房地产业务的窟窿。
这套“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最终在地产行业寒冬里玩不转了,富力暴雷了。
历史就是这么爱开玩笑:王健林等来了李思廉这个“救世主”,但深陷泥潭的李思廉,却再也等不到他的“下一个自己”了。
现在,法院开始对这些酒店一个个“肢解”拍卖。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仅招商银行对富力的执行金额就高达77.58亿,被执行的酒店有132家,其中63家都是当年从万达接手的。
回头看那场“世纪交易”,到底谁赢了?
王健林虽然靠这笔交易回血渡劫,但他的商业帝国依旧在风雨中飘摇,自己还一度因为债务问题被“限高”。
而“不差钱”的孙宏斌在投资贾会计、许老板,接盘万达文旅城后,融创也被拉下了水。
几年后,孙宏斌在一次债权人会议上说,“我们以为买来的是艘航母,结果却是艘漏水的破船。”
而富力就更惨了。到2023年中,总流动负债高达2481亿,其中短期借款976亿,而能动用的现金只有可怜的6.9亿。
为了活下去,富力提出了“打骨折”式的债务重组方案:现金只还20%、用房子抵债只算30%、剩下的延期十年,利息低到1%……
李思廉不得已,走上了王健林“卖资产求生”的老路,只不过,当年还处于地产盛世,而如今这条路上已经人满为患,卖不动了。
泉州、长沙的万达文华酒店被拍卖,只是个开始,那77家酒店的命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昔日大佬们在时代转折中的集体尴尬。
不知道当年那个摔杯子的会议室里,有没有人预见到今天的结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