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学科科普气象监测站使用背景
校园学科科普气象监测站的设立,源于传统气象知识教学的局限性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的双重推动。在常规课堂中,气象知识多以课本理论、图片或视频形式呈现,学生难以直观感知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实时变化,也缺乏将理论与实际环境结合的机会,导致知识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激发探索兴趣。同时,随着素质教育对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要求的提升,学校需要更具象化的科普载体,帮助学生从 “被动接收” 转向 “主动探究”,而传统依赖校外气象站点参观或模拟实验的方式,又存在频次有限、无法长期观察记录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校园学科科普气象监测站可直接落地校园内,通过直观的监测设备实时展示气象数据,让学生能近距离观察、亲手操作、长期记录气象变化,既能将课堂所学的气象理论与真实环境对应,培养数据收集、分析和归纳的科学思维,也能通过持续的观测实践激发对大气科学、地理等学科的兴趣,成为连接课本知识与现实世界、助力校园科普教育落地的重要平台。
![]()
校园科普气象站简介
标准校园气象站由多功能自动气象观测站、人工观测仪器及气象哨(气象工作室)共同组成。其中,自动气象观测站借助遥测技术,可对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雨量、辐射、日照这 8 项核心天气要素进行全天候自动记录,并将数据自动传入计算机,数据更新频率为每分钟 1 次,同时能通过专用软件接入校园网络。
人工观测则可直接获取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干湿球温度、气压、雨量、蒸发量等天气要素的精准数据。该气象站支持查询全年、全月及全天任意时段的气象资料,具备单站气象预报制作与天气图绘制功能,可容纳大规模学生群体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还能定期面向学生组织气象科普教育活动。
![]()
核心组成设备说明
气象传感器
基础配置包含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大气温度传感器、大气湿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雨量传感器、辐射传感器、日照时数传感器。用户可根据需求额外选配其他类型的气象传感器,建议优先考虑 PM2.5 传感器与噪声传感器。
百叶箱
百叶箱是一种白色箱体设备,主要用于放置温度、湿度测量仪器。其设计目的是隔绝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与地面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同时确保仪器感应部分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准确反映外界空气温度与湿度的真实变化。
设备参数
- 监测参数:涵盖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紫外辐射、蒸发量、噪声、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
- 功能配置:为满足学生动手实践需求,配套提供干湿球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玻璃钢材质百叶箱、电接风向风速仪、日照计等人工气象观测仪器。
- 数据传输:支持 4G/5G 全网通,同时兼容 RJ45 有线连接、RS485 总线及卫星通信等多种传输方式。
- 适用场景:可应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的校园,为科学探究与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数据采集记录仪
气象站数据采集仪是整合了气象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与管理功能的专用仪器。该设备具有技术领先、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功能完备等优势,能为校园气象观测与科普教学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