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日报|两代护路人的对话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韩 鑫 徐驭尧 曹继炜

原标题:漫漫奋斗足迹,镌刻“两路”精神——

两代护路人的对话(产经观察)


退休后,昂清在青海格尔木市一社区内进行义务服务。受访者供图


多吉才旺在墨脱公路指挥道路保通。受访者供图


昆仑山上,青藏公路运输繁忙。陈林培摄

路,见证发展,记录变迁。

时代在变,高原天路面貌在变。一条条隧道,一座座桥梁,让天堑变通途。

时代在变,“两路”精神历久弥新。在建设和养护青藏、川藏公路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鼓舞一代代“交通人”顽强拼搏、勇毅向前。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近日,记者奔赴雪域高原,采访两代护路人。他们的年龄相差近半世纪,距离相隔数千里,一个养护最早的进藏公路——青藏公路,一个守护地处祖国边陲的墨脱公路。

传承

高原护路难关处处,养路人坚持以路为家,坚守中华民族一家亲

从西藏波密县城出发,扎墨公路在山体间蜿蜒起伏——海拔从2700米遽然升到3700米,穿过一条近4公里的隧道后,又猝然降至千米。

如此的大起大落,在约百公里长度内完成。巨大的落差,让山路几乎贴着山体修建,甚为陡峭。这里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更是造成滑坡、洪水频发。

一场暴雨刚歇,西藏林芝公路发展中心波密养护段二工区长多吉才旺眉头紧蹙。这里断裂带交织,常遭遇水毁、塌方、泥石流,眼前这条117公里的墨脱公路修了整整52年。通车10多年来,灾害仍然高发,阴雨正是道路的“大敌”。

收拾好工具,多吉才旺和工友出门巡路。穿过嘎隆拉隧道,转过一个急弯,忽见一棵粗壮的巨木倒伏,横在窄路中间。纵身下车,多吉才旺赶忙带着工友忙碌起来。半小时许,挪开巨木、清理枝杈,往来车辆重新流动起来。

高原之上,难关处处。青海格尔木五道梁家属院,年过耄耋的昂清翻出照片,泛黄的相纸上,年轻时的他正在青藏公路上拉着独轮车运砂石。

“安多养护段冬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哈气便成冰。”老人声音沙哑地回忆,“当时,路面冻裂了,得先用火烤化冻土再铺砂石。手冻得握不住铁锹,就揣在怀里焐暖。脚冻麻了,就在雪地里跺脚,接着干。”

1965年一个冬夜,一场暴雪突降,十几辆货车受困。昂清和工友们顶风冒雪,拿着铁锨、镐头等简易工具清理了两天两夜。“风像刀子刮脸,吹着雪灌进脖子。但我们看到司机焦急的眼神,就一心想着赶紧通路。”

艰难之下见热血。“一切都是凉的,还好血和沥青是热的。”昂清打趣道。

这份热血,基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守。昂清是青藏公路首批藏族养护工,1963年入职时,道班以汉族、回族工人为主。“有的教我养护技术,有的教我汉语,大家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顶帐篷。”昂清回忆,好几次他发高烧时,工友们让棉被、煮姜汤;他则把家里的酥油茶、糌粑分给大家,“不分民族,有困难就互帮互助。”

这份热血,化作以路为家的传承。“我生在道班、长在道班,父母和祖辈都是养护工,是‘养护三代’。”多吉才旺从小看着前辈们早出晚归的生活、听着他们养路助人的故事,打心底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2013年底,扎墨公路通车,道路养护人员招募工作启动,多吉才旺毫不犹豫报名参加,成为一名高原养路人。10多年过去,凝成冰的雪一次次化去,路上的坑被一个个修复,父亲的一句话始终在他脑海中萦绕:“公路是高原生命线,守好路就是守住希望。”

变迁

路况优化、技术升级,公路养护逐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

秉承“两路”精神,几代人接力养路、携手护路。新老交替中,中国交通向上跃升的轨迹清晰可见。

代际接力中,路况在优化。

“以前,青藏公路是简易土路,下雨泥泞、晴天扬尘。”昂清记得,他刚工作时,养护公路全靠人力,“拉着独轮车运砂石,一天下来肩膀被粗绳勒出血痕”。

20世纪80年代后,道班陆续配备手扶拖拉机、翻斗车,“条件改善,效率翻倍。”如今的青藏公路,柏油路面宽阔平坦,路边有防护栏、警示标志,开车从安多县至拉萨市,时间从两天缩至一天。

墨脱公路的变化更加显著。2014年多吉才旺入职时,公路还是土路,“波密到墨脱全程近120公里,要走12小时,雨天车辆常陷进泥坑,有的坑大到可以躺一个人进去!”2017年,路面硬化改造升级,柏油路通到墨脱县城,“行程缩短到3个多小时,雨天也能顺畅通行”。

如今,西藏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内连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等省区,外接尼泊尔的公路大通道,还建成了林芝至拉萨、那曲至拉萨、拉萨至日喀则等高等级(高速)公路,“五城三小时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形成。截至目前,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2.49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

新老交替中,养护技术在升级。

“以前,10人清理一处塌方要3天,现在挖机配合装载机,1天就能恢复通行。”多吉才旺告诉记者,设备迭代让养护效率大幅提升。如今,他的团队配备了挖机、装载机、18吨级翻斗车,八成以上工作靠机械完成。

技术进步,让安全保障水平有效提升。2008年,昂清守护的青藏公路实现世界首例在高寒冻土区铺设“黑色化”等级路面,“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路”,逐步由原来的砂石路面,改造为现在的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养护工作从肩挑背扛进化到机械设备,从要素投入转变为创新驱动,织就了一张内联外畅、通乡达村的路网。“近年来,全区已建立公路交通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平台,应对突发灾害和抢险保通能力大幅提升。”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西藏公路的列养率达100%,公路养护逐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国省公路沿线设置了142处服务设施,长期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服务和救助。

跃升

一代代人接力守护,让四通八达的道路成为幸福之路、团结之路

一代代人接力守护,高原天路接续“焕新”。从昂清到多吉才旺,从青藏公路到墨脱公路,“两路”精神的传承赓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路的意义。

这是一条幸福之路。

“路通了,好日子就来了。”昂清告诉记者,青藏公路通车后,便成为进藏“生命线”。“以前,物资靠人背马驮,现在,大货车运进粮食、建材、药品,运出青稞、牛羊肉。”这些年,他亲眼见证了那曲从一个小村落成为一座高楼林立的城镇,“过去,牧民外出看病难、上学难。现在,医院、学校建在家门口,铁路也通了,去拉萨很方便!”

道路畅通,让“高原孤岛”墨脱焕发生机。“10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墨脱,全县只有寥寥几家商铺。现在,超市、酒店、农家乐在县城遍地开花,人来车往,热闹得很。”最让多吉才旺感慨的是物价,“过去,许多商品都要背夫扛进县城,买一罐饮料要花十几元甚至几十元。随着道路通畅,物资补给更容易,墨脱的物价跟外界几乎没有差别。”

道路通,百业兴。看公路,青藏公路四季通车,成为进藏公路中最繁忙的公路之一;看铁路,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拉林铁路构成“Y”字形主骨架;看航空,形成1干7支机场布局,从拉萨出发1日之内畅达全国……公路、铁路、航空齐头并进,让“世界屋脊”人员物资进出更加便捷。

这也是一条团结之路。

采访中,昂清告诉记者,他曾帮一个回族商人推出深陷泥坑的货车,后来每次路过道班,那个商人都会带来茶叶、糖果,“像走亲戚一样”。多吉才旺提起,路通了,更多人走进高原秘境,如今,墨脱学校里,各民族孩子“一起学习、不分你我”。

“交通畅达,让藏族同胞更好融入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家庭中。”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路为依托,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曾经,从长安到逻些,唐蕃和亲队伍要走两年三个月。如今,12万多公里公路总里程、1359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83条国际国内航线,将雪域高原和世界紧密相连。

新时代,关于路的篇章,仍在延续书写。

退休后,昂清每天都去青藏公路边散步,捡拾路边垃圾,“守了一辈子路,我放不下。”

多吉才旺语气坚定:“爷爷修的是生路,父亲护的是出路,而我守的是致富路,只要路还在,我就接着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惨!郑州一男孩打2940针生长激素,不仅没长高,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惨!郑州一男孩打2940针生长激素,不仅没长高,一辈子都搭进去了

火山诗话
2025-11-14 21:46:34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今年各行各业惨到什么程度?网友: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5 00:15:03
董事长、总经理、董秘集体辞职!前两大股东清仓套现超10亿元公司被国资接盘!收购方背后“藏着”一位 “90后”原央视编辑

董事长、总经理、董秘集体辞职!前两大股东清仓套现超10亿元公司被国资接盘!收购方背后“藏着”一位 “90后”原央视编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4 20:11:21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从曾医生 17 分钟视频里,发现两个问题,两人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从曾医生 17 分钟视频里,发现两个问题,两人现在也该反应过来了

诗意世界
2025-11-14 20:54:19
一声叹息!杨兰兰案第四次开庭否认所有指控,可能不了了之

一声叹息!杨兰兰案第四次开庭否认所有指控,可能不了了之

热点菌本君
2025-11-14 14:06:36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赵薇49岁突传逝世消息,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已证实

领悟看世界
2025-11-15 01:44:47
中方向全球昭告,日本越线必遭痛击,话音刚落,朝鲜:日本要血债血偿

中方向全球昭告,日本越线必遭痛击,话音刚落,朝鲜:日本要血债血偿

荣亭小吏
2025-11-14 12:17:12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中方突然改口,刚发出最后通牒,日敢插手就打

时时有聊
2025-11-14 09:31:40
美国《外交家》:中国开始提出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的麻烦来了

美国《外交家》:中国开始提出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的麻烦来了

包明说
2025-11-13 15:06:04
神舟二十号被“剐蹭”后,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换船返航

神舟二十号被“剐蹭”后,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换船返航

上观新闻
2025-11-14 21:38:10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安德玛为何宁愿多花9500万,也要终止与库里12年的合作?

体育产业独立评论
2025-11-14 22:24:08
大反转!狗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续:重要证据出现,谁杀了谁不好说

大反转!狗主人上门打砸遭反杀续:重要证据出现,谁杀了谁不好说

吭哧有力
2025-11-14 10:22:35
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主战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一旦开战中国必败?我国著名院士批主战派,要懂得甲午战争的惨败

文史旺旺旺
2025-11-14 20:30:09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贵州盘州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运行不到百天,停运5年成闲置项目:希望有注资盘活项目

贵州盘州亿元建“世界最大人造月亮”运行不到百天,停运5年成闲置项目:希望有注资盘活项目

红星新闻
2025-11-14 22:16:21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才知道,原来微信还可以“监控”对方聊天记录,不知道可惜了!

CG说科技
2025-10-24 18:36:15
2-0,38岁梅西1球1助,劳塔罗1球1助,阿根廷豪取3连胜,太丝滑了

2-0,38岁梅西1球1助,劳塔罗1球1助,阿根廷豪取3连胜,太丝滑了

侧身凌空斩
2025-11-15 02:02:02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日本在准备打仗:一旦动武,日本数万部队将沉入东海?这不是预言

大国观察眼
2025-11-14 12:05:08
神舟二十二号即将无人发射!发射时间已确定,备受瞩目

神舟二十二号即将无人发射!发射时间已确定,备受瞩目

林子说事
2025-11-14 20:46:42
2025-11-15 05:08:49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189文章数 200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 Pro Max突然曝光:定制20GB大内存,双长焦也来了!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