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中国空军歼-16战斗机成功逼退美军隐身战斗机的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部分西方军事自媒体试图将其归为中国宣传,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军官方至今未对此事作出正式回应,这种沉默本身便传递出某种信息。
![]()
综合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判定中国空军飞行员对抗的是美国空军F-22隐身战斗机。从空中作战的专业视角看,这一事件具有一定的战术意义,也折射出现代空战体系发展的若干特征。此次拦截事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F-22如何被探测被发现打。
作为全球首款第五代战斗机,F-22的隐身性能曾被视为革命性突破,其雷达反射截面积理论上仅相当于一只小鸟。但现代反隐身技术发展迅速,我国近年来在米波雷达、量子雷达及多基址雷达网络领域的突破,可能已形成对隐身目标的精准探测能力。
另一种可能是F-22主动携带龙伯透镜飞行,这种用于增大雷达反射面的装置常被美军用于训练,一是避免暴露真实隐身性能,二是防止与地面失联。隐形飞机在非战斗转场飞行时,一般都会临时加装龙勃透镜,便于民航空管雷达发现,避免空中相撞事故。
无论哪种情况,都反映出隐身技术已非绝对优势,战场单向透明的时代正在终结。从战机性能对比分析,F-22理论上仍保持多项优势。其配备的F119-PW-100矢量推力发动机可实现超机动飞行,包括著名的“赫伯斯特机动”等过失速机动动作,这在近距格斗中本应形成压倒性优势。然而实战效能不仅取决于纸面参数,更关乎人机结合的实际表现。
![]()
近年来美军飞行员训练时数持续缩减,2024年部分部队年均飞行时间甚至不足120小时,而中国空军精锐部队飞行员训练强度保持高位,这种差距直接影响了战术素养的保持与提升。
歼-16作为中国自主改进的重型多用途战机,虽无矢量推力设计,但其气动布局继承自苏-27家族的优异基因,配合国产涡扇-10B发动机和数字化飞控系统,已实现远超原型的机动性能。特别是火控系统与机载武器系统的全国产化,与美军的F-22并无代际差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