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台专家: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就算失败,并且专家还一针见血地点出美国的困境——美国本土的稀土库存只够用半年,甚至在8年以内,老美军工复合体是没有新的武器!
其实别说半年,弗吉尼亚州的导弹工厂眼下库存都快见底了,三个月都悬,发动机用的稀土两周就能清空。
中国稀土管制不是一句“卡供应”就能说清楚的事,管控的不是一把原材料那么简单,连技术、设备甚至转口贸易的漏洞都一并堵死了。
美国想自己炼稀土,听着挺带劲,落地就全是麻烦,建厂审批两年起步,还得处理一堆放射性材料。
美国国内缺少这个产业积累,技术上更是差了不少,哪有那么容易说上马就上马。
分析师算过账,想补齐全产业链,投个万亿美元都不一定够用,十年二十年内想追上中国,那是天方夜谭。
美国人现在能想出来的办法,也就剩下拆旧飞机零件凑合,这就像拿二手轮胎拼新车,能用是能用,能不能用得住,没人敢打包票。
军工厂的小算盘其实大家都懂,拆一架少一架,之前存的再多也有用光那天,稀土这种东西,没了就真没得替代,美国要靠拆旧件撑军工线,怎么看都像饮鸩止渴。
这场稀土博弈,其实就是一场看谁能熬到最后的耐力赛,中国有耐心,美国有压力。
中国几十年深耕稀土产业,从采矿、冶炼到深加工,步步扎稳根基,美国这些年光顾着“去中国化”,可到头来一遇到卡脖子,才发现自己手上啥都没有。
美国国内虽然也有稀土矿,但不管是储量还是技术亦或是环保都跟不上,稀土不是想挖就能挖,想炼就能炼。
美国人也不是没想过,要自立门户,结果一算账直接劝退,光是环保审批就能让他们喝一壶。
再说了,别看稀土元素名字里带个“土”,实际上精炼这一步技术门槛高得吓人,中国能做到产业链上下游一条龙,靠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焦虑,其实已经写在脸上,F-35、F-22、各类导弹的高端部件都离不开稀土,一旦短缺,就不是多花钱能解决的事。
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怎么喊“美国制造优先”,稀土短板还是补不上,没了中国的稀土供应,美国军火工厂只能慢慢拆旧件,拆到最后连零件都没得拆。
更难的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哪一行都离不开,美国想自给自足,根本就是水中捞月。
中国这波操作,等于把美国的老底都揭开了,表面上看是中美贸易谈判的一张牌,实际上是全世界供应链的博弈。
美国人当然不甘心被卡脖子,前几年还嚷嚷着要重启本土稀土产业,可等真要落地,才发现难度比登天还高。
技术、环保、资金、人才,哪一样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补齐的,稀土精炼涉及的放射性元素处理,环保标准在西方国家本来就极高,谁敢顶着民意压力建厂?
台海专家说得直白——稀土一旦放开,美国的谈判筹码就没了,贸易谈判等于失败。
很多人都会问,稀土到底有多重要?其实不用太高深的解释,简单来说,只要用到高性能磁体的地方,基本都得靠稀土。
美国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拖时间、找替代,可惜这种技术积累不是买点设备就能成,中国用几十年把产业链打通,美国临时抱佛脚,根本折腾不出结果。
这场稀土之争,其实是一场大国之间的“硬碰硬”,中国的底气来自产业深厚,美国的焦虑源自现实无解。
有意思的是,美国人至今还在幻想,靠盟友能解围,可日本、澳大利亚的稀土产业规模和技术都比不上中国,东拼西凑也凑不齐高端军工的需求。
市场规律说到底,谁掌握核心资源,谁就有话语权,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的现实,已经成了无法回避的痛点。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