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事热点观察者
巴黎街头呼啸而过的摩托车中,每30辆就有一辆来自中国。曾经被嘲讽“山寨货”的中国品牌,如今正用技术和性价比征服欧洲市场。
![]()
“如果说,在这个低迷的摩托车市场中还有谁笑得出来,那就是来自中国的品牌。”法国汽车媒体“caradisiac”网站近日在报道中写道。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9个月,法国两轮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11%,但中国品牌CFMOTO(春风动力)的销量逆势增长,在法新增登记量达4741辆,市场份额升至3.4%,超越日本铃木、意大利比亚乔等老牌厂商。
一、市场突围:从“被嘲笑”到“被追捧”
曾几何时,中国摩托车在海外市场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法国消费者曾批评其“设计粗糙、质量不稳定,甚至直接模仿其他品牌”。
但如今,局面彻底扭转。法国《回声报》指出,中国摩托车不仅发动机可靠性显著提升,表面处理工艺也达到传统大厂水准。更重要的是,中国品牌深刻理解了欧洲市场的需求——设计更时尚、配置更智能、排放标准更严格。
一位法国车主在论坛上分享:“我买的CFMOTO 800MT比同级别本田便宜1500欧元,但多了TFT全彩仪表、双向快排和弯道ABS,这些配置在日本车上至少加价3000欧元。”
二、技术升维:用智能配置打破偏见
中国摩托车能站稳欧洲市场,靠的不仅是价格。
法国“汽车移动出行协会”两轮车负责人贝特朗·马谢分析:“中国品牌不一定更便宜,但同样价格下,他们提供更具技术含量的配置。”
以升仕(Zontes)最新推出的踏板摩托车为例,配备双车载摄像头,可在拥堵路段提供全景视野;钱江(QJmotor)的部分车型支持手机投屏导航和胎压监测;春风动力的车型则搭载了牵引力控制系统和多种骑行模式。
这些智能化功能,恰好击中了年轻一代欧洲用户的需求。
三、战略布局:从“卖产品”到“建生态”
中国摩托车的野心不止于销量。
贝特朗·马谢指出,摩托车是“充满激情的产品”,品牌需要通过赛事营销和售后服务建立情感连接。目前,CFMOTO已赞助Moto3车队,并计划在欧洲建立更密集的销售和维修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正覆盖更细分的市场——从都市通勤的踏板车,到长途旅行的探险车,再到大排量街车,产品矩阵比许多传统品牌更完善。在巴黎一家摩托车行,经销商表示:“现在每10个来问春风动力的顾客里,就有3个是看了赛车比赛后来的。”
四、辐射效应:撬动欧洲二手车市场
中国新车的高性价比,甚至开始影响欧洲二手车市场。
法国消费者发现,同样预算下,购买一辆二手日本车只能得到5年前的技术,而选择中国新车却能享受最新配置。这种认知转变,让部分二手车商不得不调低本田、雅马哈等品牌的二手定价。
在比利时,193名车主今年特意在车牌上加了“CF”标识,这个中国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已堪比杜卡迪。
从被嘲讽到被追捧,中国摩托车正在欧洲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不过,欧洲市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日本品牌依然占据超20%的市场份额,中国品牌若要真正站稳脚跟,还需在品牌故事、赛事文化和售后服务上持续投入。
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摩托车销售的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品牌能否让欧洲骑士真心认同这种生活方式,将决定它们能走多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