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梁鸿:生病的人在替我们受苦

0
分享至

生病的人在替我们受苦

文 | 梁鸿

来源 | 《要有光》

张殊医生2012年来到滨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当时还是研究生,跟着导师接触病人,毕业之后就留在这家医院。那时她还是个年轻、充满朝气并对未来充满向往的女孩子。十几年过去,人到中年,她发现自己陷入到困惑之中。

只要上班,她就一直忙碌,从早晨进入医院到晚上下班,没有一丝丝空闲。她要查房、坐诊,要处理住院患者的事情,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的情况。忙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萦绕于心的某种无意义感。她看到太多患者反复住院,看到太多空洞的眼神,还有那些极端狂躁的病人,他们内心的躁动你永远无法触摸到。尤其是,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来到医院,他们表情疲惫,眼睛里毫无光亮,她很心疼这些孩子。她觉得一定是哪个地方出问题了。这个社会没有善待孩子,缺乏真正的保护机制,那些不好的东西最终都落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成为最显在的承受者。

经常会有初高中学校找到精神卫生中心,希望能有医生去给学生做心理科普。张殊总是第一个被分配到这项任务,她年轻,并且医院知道她一直在坚持学习国际心理咨询师课程,眼光比较超前。



张殊很乐意到学校去讲课,一是她想了解现在的孩子和学校环境,二是她想知道现在学校的相关配置是什么样子的。她发现,现在每个学校都配置有心理老师,有沙盘和其他辅助设备,但是,能够真正完成心理咨询的并不多。很多学校心理老师只是挂个名,接受几次培训,能力很难达到可以治疗的地步。张殊认为,培养一个成熟的精神科医生需要非常长时间,心理咨询师也是一样。

她自己做心理咨询师快十年了,但还是觉得不够。她正在学习国际心理咨询师课程,以精神分析学派为主,需要至少三百小时个人体验(把自己作为来访者接受分析),一百五十小时督导(有认证的分析师给予指导)。她还在学习认知行为疗法课程,也需要至少二百个小时有细节和干预方案的个案记录。她认为中国的咨询师就算做不到三百次个人体验,五十次必须得有。张殊现在每周六和周日晚上都在上课,分析、督导和课程全程下来,一年要花十来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太漫长,费用太高,但是,要想真正自我完善并达到一定水平,这是必需的过程。精神科医生学心理咨询的并不多,不是医生觉得没必要,而是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太高,无法真正实现。张殊也是因为她先生的收入比较高,有人托底,否则她也不会这么坚持去学。



张殊学习的是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疗法,对其他疗法她也有所涉猎。她认为,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整合性的咨询,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一个孩子走进来,心理咨询师话怎么说,怎么引导孩子,怎么去触碰创伤,都是有具体方法的,包括怎么去解决,是有职业规范的,非常专业,不是随便聊一聊,五十分钟、一个小时最多就是一个抱持和容信的过程,关键在于知道孩子的问题后,带领孩子去解决问题。

但是,很多家庭承担不起这个费用,一次三四百元是正常收费,知名的咨询师一次好几千,家长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并且,一次咨询肯定解决不了问题。一个心灵不可能一次就修复好,要抱持、理解、共情、分析,要从最基础层面帮助孩子。这是一个更加漫长的过程。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精神病是大家一听都要绕着走的,不祥之兆。

我在学习精神科之前是学临床的,我听精神科的时候也会绕着走,内心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精神病意味着疯癫、失控感,在成长过程中家长都会告诉我们遇到这种人要小心,要躲开,所以,你不自觉就会有这种心理。当年我们医院想扩地新盖一栋楼,周围很多市民反对,向上面告状,说不吉利。你想,如果这是个综合医院,你要盖新楼,那老百姓肯定很高兴啊,会觉得太便利了。这是我们的文化基因给我们的,不单是个人的问题。一般学医的人都不愿意选精神科,我也是因为比较好就业才选择了精神科,并且,我在初高中时也有过严重的情绪问题,对心理咨询这一块儿比较感兴趣,才最终选择了这一职业。

我觉得,青少年心理问题和我们的家庭、社会以及我们的文化更为密切,需要进行很好的深层梳理。来医院心理科咨询的青少年特别多,几乎占所有患者的一半。并且到医院来的,往往是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快要达到住院条件的情况。

从专业上讲,对青少年而言,医院只是一个容器,给孩子们一个过渡的空间,承托一下,主要还要依靠家庭和社会。

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疾病的暴发期,人在这个时候开始自我觉知、觉醒,有个人意识,要求独立、尊重,追求活着的意义,等等,从不成熟到成熟,容易有各种内心冲突。所以,你会发现,那些自我发展比较好、自我意识比较强的孩子,发病率往往比较高,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他们一旦发现自己天天上学是在学习那些没用的东西,就会感觉非常痛苦。

在学校里面,老师就是希望孩子考个好成绩,家长也有这个要求,并且这个要求最重要。“只要你好好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这是中国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像超级中学这样的模式,难道家长不知道孩子可能出现问题吗?但是,他们还是把孩子送进去了,并且会认为:别人都没出现问题,都熬过去了,怎么就你出现了问题,就你熬不过去,那肯定是你的问题;人家早上五点起来晚上十一点睡觉都没事,怎么就你有事。你想想这里面的逻辑是多么残酷和冷漠啊。

父母这一代才是“空心病人”,能挣来钱,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就非常满足。但是,青少年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父母要求的是功成名就,孩子想的是“我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更有意义”。并且,当孩子这样想的时候,家长往往会嗤之以鼻,会批评孩子幼稚,完全否定孩子的思想。



在我的咨询室里,我接触过很多孩子,他们的悟性要比他们的父母好得多,他们把父母看得非常清楚。有时候父母会说,你看他就是个小孩,我说,他比你好。他们觉得父母就是个工具,天天上班挣钱,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特别明白。

父母的外在要求和孩子的内在要求是断裂的,彼此连接不上,这导致孩子非常不稳定,要爆发,父母觉得他在闹腾,无理取闹,甚至很多父母根本没有任何感知。尤其在我们临床上,我们会遇到一些父母,住院时要求父母签字,母亲还好,父亲会不停地问,他有什么病,赶紧回家,我看就是闲的,就是对他太好了。实际上,他的孩子已经把全身割得不像样子了,他仍然觉得无所谓。你说他不爱孩子吗?应该不是。但你说他爱吗?真不知道。

很多青少年都会给我说“活着没有意义”,他找不到意义。他没有真正的自我,不知道自己干什么,父母给太多外化的东西。

现在很多孩子,他们靠自己画画、写个小文章,一个月也能挣两三千块钱,但是,家长打死也不会承认他们的价值,他们还是觉得去找个正经工作更好,更有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价值感的不一样。因为现在的家长都是学历红利时代出来的,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出校即失业。

就像昨天来咨询的那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多可爱,可是眼神里全是迷茫和害怕,很显然,她的母亲和姐姐根本想不到上学以外的出路。让我来说的话,现在这个姑娘对学校已经极为应激了,她提到学校、教室这些字眼都会浑身发抖,即使经过治疗,她有所好转,回到学校成功考上大学的概率也会很低。那么,我们换个思路,她出门打工,在超市或在蛋糕店上班,每天忙忙碌碌,说不定会好一些。但是,这又很难。因为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她的父母,她周围的亲戚邻居都不认同她去超市工作,他们会评价她,这个小姑娘不可能完全没有负担地去上这个班,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问题。假设她的父母有见识、有能力,果断地换思路,多给这个小姑娘爱和鼓励,说不定有转机。但是,从昨天她姐姐和她母亲的表现看,她们很难觉醒,即使是给予家庭指导也很难。有太多太多这样的家长。



比学历更重要的是内在自我的建立。支撑你走完漫长一生的不只是你的知识,还有你的内在自我是不是足够稳定。但是,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推着拽着一刻都不得闲的中国孩子,很难有自我意识和内驱力。家长总是会拿社会上的成功案例来确定自己所做的事情,并由此要求孩子,他们首先考虑的从来不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内驱力为什么没有了,就是因为父母的内驱力太多了,父母劲儿使得太大了,孩子会认为我都是为了你学,因为你让我学,让我考第几,你都已经安排好了。从早晨睁开眼到晚上睡觉,都被安排得满满的,甚至在打车去另一个培训班或者放学路上,都要放英语听力之类的,那“我”在哪儿?他感受不到“我”的存在。这在心理学层面叫“物化”,没有体验到生命应该有的放松、自然。要接触大自然,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保持最初的东西,比如动物性。孩子应该接触自然,植物啊、动物啊、山水啊。现在即使出去玩,也都把大自然变成旅游景点,赶得不得了。

一个十岁的小姑娘来我这里咨询,她告诉我她们学校提倡“无声学校”,学校规定,要悄悄地,说话、走路都要悄悄地。我听了之后心里特别难过和哀伤。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天真烂漫、跑跑跳跳的时候,竟然要求他们无声、静默,这是完全违背人性的啊。包括一些高中,男生和女生不能坐在一起,不能一起走路、吃饭,不能有任何接触,更不能谈恋爱。你想想,有多少反人性的东西啊。所有家长都在赌,我孩子这三年,会有个好成绩。这个成绩能改变未来,对孩子是好的。为什么孩子在高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为所有的节奏、压力、期待都是加倍的,有些孩子就折在这里了。破茧而出,但是,他破不了了,他走不动了。

孩子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不让出去玩,写作业到一两点,天天考试,这些都是在违背人类的秩序,就像世界运行有一个“道”一样,违背了,人肯定会生病。这可能是上个世纪工业化改革带给世界的最大问题。美国就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种心理疾病开始出现的,那时候也是它发展最快速的时候,现在它已经过了那个阶段,而中国才刚刚开始。

“物化”会让我们有一种非生命体的感觉,就是人不再像人。其中,孩子是最敏感的,承受力也比较差,很难像成人那样忍耐,就像灵敏剂,像这个社会的神经末梢,所有问题都在他们身上呈现出来。

生病的人在替我们受苦。他们呈现的是人类病态的一面,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在他们身上呈现出来。你看到的苦都是人类的苦,我们都把它叠加在孩子身上,让他们在受苦。

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是有问题的,这是最大的问题。



从诊疗上来看,当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当然首选心理咨询,尤其是14岁以下的孩子,不太建议药物治疗。但是,那些严重得已经要自杀的孩子,或者已经有幻觉、妄想、有杀人冲动、完全动弹不了的孩子,必须吃药,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大脑是受损的,用药是一种保护。在发病期,只和他说话是无用的,必须让他恢复到正常状态。

我有时候很奇怪,家长为什么对“吃药”那么排斥?这中间很多有父母的问题和社会认知的问题,当然,也有医生本身的问题,譬如医生问诊过程过于简单粗暴。父母会认为,我的孩子精神上出现问题,严重到需要吃精神类的药,是非常羞耻的。我可以说,大部分精神类的药物绝对比抗生素更安全。

有些人担心药物成瘾,我们现在用的安定类药物,三个月以内不会有成瘾性,这是经过大量临床试验后的结果。当然,药物肯定都有副作用,但是对一个病人而言,他已经焦虑得要命了,坐立不安,整夜不睡觉,再不用药,他的大脑就要崩溃,他马上就要疯了,那对他损伤更大。就像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期,一些严重的发病期必须吃药,否则,对病人大脑的损伤非常大,对他以后的认知和处理事情的能力都有很大影响。像德巴金、盐酸舍曲林等,在冲动期对孩子是有很大保护作用的,对自杀的防御、冲动的控制非常非常重要。精神类药物还在不断研发,应该会越来越好。

总体而言,青少年用药当然要非常谨慎。他到底是心理性抑郁,还是病理性抑郁,用药的方法也不一样。但是,说实话,只做心理治疗,会非常慢非常慢,他都抑郁得要命,天天想死,你给他说那些话,基本上不起效。

轻度抑郁一般不需要用药,中度抑郁和重度抑郁,如果做系统的心理治疗,会慢慢减轻,也有可能痊愈,但是,会非常慢,费用也很高,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又不多,反而药物可靠性更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遇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的概率到底有多高,你的家庭能否支撑你的心理咨询费用,这都是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价格暴跌,商家:预计还要降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31:04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他当过两大军区司令,晚年“漂泊”13年,生活靠儿女、战友、组织

他当过两大军区司令,晚年“漂泊”13年,生活靠儿女、战友、组织

大运河时空
2025-11-01 18:20:03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28:03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多只能坚持两周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多只能坚持两周

知鉴明史
2025-11-01 18:44:23
李霄鹏命真硬!海牛1-0三镇 亚泰降级,邓卓翔早早撤下两大外援

李霄鹏命真硬!海牛1-0三镇 亚泰降级,邓卓翔早早撤下两大外援

刀锋体育
2025-11-02 17:58:28
大动作:英伟达将在韩国部署26万枚GPU!为什么黄仁勋押注韩国?

大动作:英伟达将在韩国部署26万枚GPU!为什么黄仁勋押注韩国?

王爷说图表
2025-10-31 17:02:15
歌手黄安透露音乐人屠颖离世细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音乐人屠颖离世细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2 16:03:30
最低12℃!冷空气马上杀到,宁波天气大转折!下周雨水上线,有望迎来短暂回暖

最低12℃!冷空气马上杀到,宁波天气大转折!下周雨水上线,有望迎来短暂回暖

鲁中晨报
2025-11-02 17:19:03
57岁海港功勋下课!执教英超中资队10轮0胜垫底,2月前刚续约3年

57岁海港功勋下课!执教英超中资队10轮0胜垫底,2月前刚续约3年

我爱英超
2025-11-02 20:05:27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美专家一致认为:想战胜中国只有一个法子,但这条红线美不敢跨越

美专家一致认为:想战胜中国只有一个法子,但这条红线美不敢跨越

阿七说史
2025-10-31 17:17:14
保级大战踢成了友谊赛,乔老板的赢球奖不能只发给青岛海牛

保级大战踢成了友谊赛,乔老板的赢球奖不能只发给青岛海牛

姜大叔侃球
2025-11-02 17:55:47
费哈主帅:如果这联赛只是为了取悦C罗,那踢34轮有何用?

费哈主帅:如果这联赛只是为了取悦C罗,那踢34轮有何用?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9
又一家电巨头官宣造车!夏普联合富士康推出首款纯电MPV,计划于2027年上市

又一家电巨头官宣造车!夏普联合富士康推出首款纯电MPV,计划于2027年上市

红星资本局
2025-11-01 20:51:08
随着泰州4-3南通夺冠军,苏超联赛结束,奖金分配曝光:南京15万

随着泰州4-3南通夺冠军,苏超联赛结束,奖金分配曝光:南京15万

侃球熊弟
2025-11-01 21:40:44
长达两年的波克罗夫斯克战斗进入最后阶段?

长达两年的波克罗夫斯克战斗进入最后阶段?

山河路口
2025-11-02 16:52:27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金风说
2025-11-01 15:41:57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古二再爆王家卫录音,被蛐蛐明星达8人,最惨的是唐嫣和金靖

小海娱计
2025-11-01 11:20:41
正面硬刚婆婆是啥体验?网友:我直接说不想住一起,让老公二选一

正面硬刚婆婆是啥体验?网友:我直接说不想住一起,让老公二选一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0:03
2025-11-02 20:27: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61文章数 121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旅游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推荐山药蒸肉丸,适合孩子吃的长高菜!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旅游要闻

可爱的乡村——房前村后尽青山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