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
我是宝宝的小牙齿,
想陪宝宝健康长大
我是一颗乳牙,从宝宝6个月大时就开始努力往外钻。当我第一次碰到妈妈的手指时,她惊喜地叫出了声,“宝宝长牙啦!”那是我和这个世界的第一次见面。别看我小小的,我能帮宝宝咬断或咬碎食物,还能帮助宝宝发音。可最近我有点害怕,因为好多小伙伴都被龋齿欺负了,我想给宝宝的爸爸妈妈提个醒。
其实我刚出生时可结实了,外面裹着一层亮晶晶的“铠甲”——牙釉质。但宝宝的嘴巴里总有些东西裹在我身上:睡前刚吃完的母乳、米糊里放的白糖,还有那些抿在嘴里舍不得咽的、酸酸甜甜的果汁。细菌被它们喂饱了,在我身上安营扎寨,分泌出的酸水会一点点啃噬我的铠甲。一开始只是让我长了一些斑块,虽然宝宝不疼,但我已经受到了伤害;后来就变成小黑洞,疼得宝宝夜里哭,这都是龋齿在搞鬼。
想要保护我,其实从宝宝没长牙时就要开始行动了。每次喂完奶,爸爸妈妈可以用湿纱布擦擦我的“老家”——牙龈,别让奶水在那里过夜。等我冒出来后,每天早晚都要给我“洗澡”:用指套牙刷、纱布或者儿童牙刷轻轻转圈刷,特别要注意我和牙龈交界的地方,那里最容易藏细菌。记得用含氟牙膏哦,哪怕每次只挤米粒大小,氟元素都会像小工兵一样帮我修补铠甲上的小裂缝。随着我的“兄弟姐妹”越来越多,我们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用牙刷就无法清洁到我们的侧面了,所以要再用牙线清洁宝宝的牙缝。
有些爸爸妈妈觉得“乳牙反正要换,坏了也没关系”。这可错啦!我的“铠甲”要是被细菌破坏了,宝宝嚼东西会疼,影响吃饭长身体,还会影响恒牙胚的发育,之后宝宝的恒牙就长不好或长不出来;我要是早早掉了,旁边的小伙伴会挤过来,等恒牙想长出来时就没地方了,到时候牙齿歪歪扭扭多难看。而且疼起来宝宝哭,爸爸妈妈也心疼,多不值呀。
还有些细节要注意:
别让宝宝含着奶瓶睡觉,奶水会顺着嘴角流进嘴里,给细菌提供大量繁殖的机会。
1岁半左右要改用杯子喝水喝奶,一直用奶瓶可能影响宝宝牙槽骨的生长,也会影响宝宝的颜值。
给宝宝喂辅食时不要额外添加糖(白糖、蔗糖、红糖等)。
“喝”水果不如吃水果。宝宝长牙后就要用牙咬/嚼东西,这样可以训练咀嚼功能、锻炼肌肉协调性,还有助于颌骨的发育。而且果汁里的糖更浓,但膳食纤维更少,营养有所流失。家长可以根据宝宝长牙的情况将水果做成果泥或果块。
宝宝开始自己拿东西吃后,吃完东西要喝水漱口,就像吃完零食要擦手一样。
最关键的是,带我去见牙医叔叔阿姨们。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到一岁期间,就要带宝宝去做口腔检查啦。牙医有小镜子,能发现我身上前后左右藏着的小毛病。要是发现铠甲上有小坑,早点补上,我就能继续好好工作。牙医还会根据情况给我涂一层含氟涂料,强化给我的“铠甲”,帮助我们抵抗细菌的侵袭。好多宝宝怕看牙医,其实定期检查和涂氟一点都不疼,反而是牙齿长出大洞后才疼呢,千万不要等到宝宝出现大洞再来看牙医哦。
我想陪宝宝长大,陪宝宝啃第一口苹果、喊出“我要吃”、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只要爸爸妈妈每天多花两分钟照顾我,我就能健健康康地工作到换牙那天。我是宝宝的小牙齿,我们拉钩约定,一起守护他甜甜的笑容好不好?
![]()
口腔健康是婴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但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3-5岁儿童患有乳牙龋病。从牙齿萌出开始,婴幼儿应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和口腔卫生指导。卫生服务提供者在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时,应进行口腔保健指导和口腔疾病筛查,并指导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转诊。
参考资料:《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儿童口腔保健指导技术规范》。
本文来源:国家妇幼健康中心
编辑 | 康晓杰
校审 | 孙茜
策划 | 王菲菲 崔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