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025年,今年的手机市场,我发现2亿像素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宣传卖点。于是很多人都会疑惑:2亿像素的真实价值究竟是什么?在日常拍摄中,我们真的能感受到2亿像素带来的画质提升吗?
![]()
同时,我还注意到网上有“不是所有2亿都是灭霸2亿”的说法,这里的“灭霸2亿”具体指的是什么?以及不同型号的2亿像素传感器有什么关键差异?这些差异对最终成像质量的影响有多大?除了传感器本身,手机的镜头模组、ISP芯片以及厂商的后期算法调校,是否也是不同2亿像素手机拍照效果不一样的原因?说实话,这些问题值得好好唠唠。
所谓“2亿像素”可是一般的中画幅相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手机真的就可以?确实可以,而且已经有很多机型早就做到了,但是,代价太大了。这个堪称性能黑洞的功能,对于体积功耗处处受限的移动终端来说,就是块难啃许久的骨头。只是有的品牌在多轮营销未果后已放弃,而有的品牌至今还在想办法啃罢了。来,先上张图看看成色(阴天日光,完全没用补光灯/闪灯“喂”细节)。事情好像有点不简单...先不管画质。
![]()
前面其实总结起来有两个问题,我先解读第一个“手机拍照真的有必要用到2亿像素吗?”我先说结论: 我并不认为手机拍照真的有必要张张都要用到2亿像素。因为过去已经有太多用户被“1亿/2亿像素”这个纸面美丽的功能伤过心后,就转而认定这是一场“营销过度”的案例,而选择无视与抛弃了。除非有一天某个品牌能在画质、流畅度体验及体感上系统全面地解决短板,到那时才是“2亿像素”抬头的起点。
近几年宣传1亿/2亿像素的手机品牌真不少,搭载这个功能的机型更是多了去,但绝大多数用户在尝鲜过后,往往就把它封存吃灰。原因很简单: 这个看上去很美丽,参数唬人的功能实在不怎么实用,有很多道障碍影响用户真实体验。首当其冲的拦路虎就是画质,很多用户在印象中觉得把1250万像素或是2500万像素给调整到2亿像素,那么就会获得数倍的清晰度,观感震撼力与细节,但反直觉的是像素数和清晰度及画质并没有直接关系。典型的例子就是想象用车载摄像头拍出的画面插值到1亿像素,与中画幅相机配合高素质镜头拍出原生1亿像素画面的区别。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反直觉”被某些品牌利用,获得了宣发上的优势。
因为堆栈缺失,在日常场景下使用单帧2亿像素输出,通常会获得宽容度低很多且同时伴随着亮部/暗部有大量涂抹的出片,很多细节由于进光量不足都被算法涂抹成抹布状的无用信息。也就是说,用户获得了一张表面参数非常可观的出片(宽16000多像素,高12000多像素,尺寸体积均为原本数倍的“巨片”),但实际有用的信息并没有比默认输出模式多多少。加上算法与功耗限制,即使影像旗舰在2亿模式输出,也无法使用多帧堆栈来提升宽容度与色彩过渡的顺滑感。细节(因为进光量低)没有明显优势,涂抹感(因为单位像素面积低)又变得更强,同时宽容度与纯净度也不如合成输出+多帧堆栈方案,结果就导致了“从原本的用一只整鸡熬两碗汤(默认模式)变成用一只整鸡+一只鸡腿熬十碗汤(2亿像素模式),浓郁鲜美度不升反降”的虚浮与尴尬。
除了画质上的“虚浮”,2亿像素体验上的第二条拦路虎是流畅度与反馈上的“休克”。相比默认输出模式,2亿像素输出有海量信息需要处理,架构,算力还有管线优化做的不到位,用户在按下快门后就会发现,不说相册是否能及时出图预览,取景画面都会可能会产生卡顿,屏幕上所有交互按键也会短暂假死,机背也因为处理系统的“小牛拉大车”的持续峰值负载而产生明显温升,这些负面体验再结合刚才说的第一个拦路虎,结论就很明显了。
用户发现自己付出了忍受温度升高、卡顿(交互水准降低)以及强势储存占用这些代价后并没有得到如预期的画质,而是这这那那都涂抹明显,观感也难评的“一坨”后,这个“X上雕花”的功能势必被打入冷宫了。营销宣传上的“巨人”反而是实际体验上的“矮子”。那么当初大力宣传这个功能的手机厂商会不知道这些吗?怎么可能……工程师把激活按钮放在非常深入和偏僻的位置,最好你找不到,不就是因为心虚吗?有没有不那么心虚的?
![]()
有啊!蓝厂这次的做法就很刚啊!这就涉及到了提出问的第二个问题“不是所有的2亿像素都是灭霸两亿像素”。在X300系列的宣发上vivo把2亿像素模式冠名为“灭霸两亿”,而且在相机界面上就能看到,用户可以随时在多数模式的顶部,直接激活这个能力,而不需要到更深的犄角旮旯地方去找。这显然是出于“不怕你用,就怕你不知道”的自信。我拿到的vivo X 300 Pro就搭载了这个进相机后一眼就能看到的“2亿”,与标准版不同的是它是在长焦镜头(蔡司认证APO级镜头,f/2.67,CIPA防抖5.5级)上,使用了vivo联合研发与调优的三星HPB大底两亿像素传感器(X300标准版则是将HPB用于主摄)。在国庆期间,我带着这款X300 Pro在旅游时深入体验了2亿像素模式的出片品质,现在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画质层面,像素品质相较以往传统印象中的2亿模式有了根本性的质变:这是我在景区手持拍摄的瀑布2亿像素图片,大家可以查看放大后的局部细节:远处植被的细节较为饱满扎实,而且植被边缘也没有可见的虚化现象。要知道这并不是向阳区域,而是较为背阴的面向。在传统认知中,所谓的2亿超清输出,面对这种光照相对不足的植被树叶区域,通常会出现晕开、涂抹、柔化的现象。但X300 Pro则良好表达出了细节,我想不仅仅是因为蔡司认证的APO级超低色散镜头为传感器提供了干净通透的原始光学信息,业界领先的5.5级OIS光学防抖,也有效抑制了因手部抖动而产生的细节模糊。配合与三星联合研发的HPB高效大底传感器,三者联手一起为用户提供了完全有别于传统印象的“更2亿”出片。
![]()
还不够……我觉得拍摄远景难度还不够,让我们用对防抖机能要求更高、更敏感的手持近距离拍摄来考验一下X300 Pro在2亿像素模式下的防抖效果吧!如果能跨过这一关,2亿像素拍摄品质的稳定度与泛用性才算迈进了有日常实用性的范畴。这是我在苗寨一户人家门口随手拍摄的苞谷照片,让我们来看一下细节究竟扎不扎实:细节表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近距离超清拍摄依然能在长焦镜头强大防抖能力的支持下稳定发挥!连苞谷的丝须都没有模糊。这种画质超清,防抖近摄又实用的综合能力已经甩开市面主流所谓超清模式好几条街了。
![]()
因为结果超乎预期,所以我决定再次增加难度,用这种对光线要求特别严苛的模式在更昏暗的室内进行近距离手持拍摄,这种工况对于传统所谓超清1亿/2亿像素模式来说无异于扯底裤,只会获得因涂抹海量噪音而产生的无意义“粉笔画”。那么X300 Pro“灭霸2亿”的底裤难不难扒?我在苗寨找了一家旅拍工作室,室内展出了各种各样的苗寨服饰,我凑近拍了一张。老实说,画质比光线相对充足的情况确实要略微降低了一些,反射相对高的银饰细节十分扎实,暗光部位的植物表面虽然有些许涂抹感,但是颗粒度与细节表现也在线,涂抹力度很小,可以看到某些细小的线头并没有消失。暗部也几乎没有“粉笔画”涂抹感。这种结果更让我对蓝厂的“灭霸两亿”产生了使用信心,因为借此,我已经通过不同光线环境的拍摄开始了解这种模式的上限与下限。
![]()
在确认好了“灭霸2亿”的画质水平之后,我有了完全新的玩法思路: 既然在大多数光线环境下X300 Pro的“灭霸2亿”都能保证均匀扎实的出图品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裁切来玩“一图多出”的拼接风格?你看,因为有足够的像素数且品质很高,因此就可以做自由的裁切,“中焦变长焦”这种事简直信手拈来!从原图分出若干张超清组图实现手法也非常简单,只要在联网的环境下使用AI拼图,算法会自动分析画面内容并完成图片分割。
![]()
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体验短板在使用X300 Pro的2亿像素模式时,我也担心是否会造成卡顿延迟的现象,实际结果要比我想象好得多。当按下快门后会有2秒不到的运算时间(快门按钮无法释放),然后就可以继续进行下一张拍摄。而在相册对2亿像素照片进行预览时,放大也比较流畅,只在100%放大预览时会有1秒左右的全精度加载时间,这已经比绝大多数旗舰手机的体验要好得多了。我想一方面是vivo OriginOS 5与联发科全新的天玑9500旗舰芯片深度联调所带来的优势,另一方面,蓝厂也使用了双固态硬盘组RAID 0这种让读写性能猛增的方式让用户的流畅度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肯定会有用户担心作为旗舰级定位,RAID 0如何保证数据安全与稳定性,在足量的冗余容量与数据校验技术支持下,数据保障完全不用担心。
以往的2亿超清像素通常是体验上的偏科生,在我眼里分两类,要么就是徒有像素数,没有画质,更没有流畅体验的“纸老虎”。要么画质可接受但放大看会觉得AI算法味道很浓的“清鸡汤”。而现在vivo在其之上给出了另一种全面进化的答案: 在光学端坚持已有的扎实基础,让蔡司认证的APO级超低色散镜头与业界领先的CIPA 5.5级防抖为超清小面积单位像素输出模式提供基础画质保障,同时用高算力双芯架构以及RAID 0双固态硬盘阵列的高吞吐能力为低AI感、高响应与低延迟提供助力。
所以所谓的“灭霸2亿”并不单纯指清晰度比传统两亿更高,而是一种结合画质、泛用、响应于一体的综合体验跃升的浓缩。以X300系列为起点,2亿像素模式已经开始从“但用不回”向“好用实用”迁移了。这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突变,从与联发科共同深度联调,追求高品质光学镜头、打造业界最强防抖、自研高效影像芯片、认真倾听影像从业者反馈,不断打磨系统调度能力与影像能力等一系列动作正在让这种坚持与时间一同产生一系列效果。随着经验累计,由量变到质变途中的一个个节点会不断冒出来,而“灭霸2亿”只是其中之一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