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看这4点就知道

0
分享至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暑假刚开始时,同事李姐曾斗志昂然地给大家宣布——

这个暑假,定要亲自监督孩子学习,自己亲自管。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经常看到李姐自学初中数学、给孩子做学习计划,朋友圈还能刷到她深夜陪娃学习的视频。

然而,就在昨天,李姐顶着乱糟糟的头发,大大的黑眼圈闪现办公室:

钱花出去了,陪读也做了。我好像发现问题所在! 我儿子好像不是读书那块料,要不趁早让他换条出路?

这话一出,办公室的妈妈们都沉默下来。

当父母的,哪个没想过这个问题:

怎么孩子和孩子之前差距这么大。

有些好像天生学霸附体,一点就通,积极主动地学习;

有些似乎注定学渣转世,一问不知,父母压着还学不进去。

为何如此?

正如大家所想:学习好不好,确实需要看是不是那块料。

如果你家孩子是学霸,仔细观察会发现,ta们身上,往往离不开这4个特征。


今年高考,来自菏泽的学霸殷启源以690分的高分惊艳众人。

要知道,这个成绩在山东这个高考“大省”相当拿得出手。


很多人夸他是天才,然而他在采访中透露:

不管是学习还是考试中,能够保持专注,心无旁骛地做题,这样才能充分把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

很多学霸之所以成绩好,并不是他们智商更高,而是他们的专注力更强。

也就是传说中的“做一件事,像一件事”。

身边有个发小,就是这样的人。

他从小学开始,就特别反差,玩的时候很疯,看起来就像学渣,但只要开始学习,就忘乎所以。

有一次放学,他正在做一套试卷,就没有打扰他。

到了晚上九点,他妈妈突然打电话问有没有见过他,才知道发小还在教室学习,一时间忘了回家。

后来,他考上中国海洋大学,如今在南京大学读博士。

所以,学霸的第一个特质:能专注。

可以静得下来心,能够去伪存真,化繁为简,如此才容易做出成绩。

相反,观察身边的学渣孩子,他们无一例外都缺乏专注力。

在卧室写作业,一听到窗外的小鸟声音,就忍不住抬起头;

在温习课本,父母的交谈声,客厅的电视声,就能中断孩子的思绪。

很多孩子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无论他们原本在做什么,他们的注意力都能被眼前的学习用品、外面的狗叫声、车喇叭声。

甚至自己头脑中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分散掉,从而使学习进度大大降低。


听过一句话:

专注力,才是一个孩子的秘密武器。

孩子与孩子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专注力的多少。

当然,专注力也不是天生的,这里有三个提升专注力的办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自控前,先让孩子学会自理

日本保育园曾有一个惊人的发现:

经常做家务的孩子,其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计划决策)的活跃度是普通孩子的1.5倍。

这里的前额叶皮层,与大脑执行功能密切相关,而执行功能是专注力的重要基础。

当孩子做家务时,他需要将大任务拆解为小任务,并合理安排步骤和时间。

比如洗衣服,孩子需要先在脑海中进行分类,执行时需要按照浸泡、搓洗、晾晒等步骤。

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专注力。

第二,及时清除周围让孩子分心的事物

也就是固定孩子的学习环境,

书籍的摆放,书包的挂靠,书桌上的陈设,尽量不要有太大变动。

规律而稳定的空间,可以让孩子不被周围事物影响,自然而然的集中注意力。

第三,鼓励孩子,建立“专注力堡垒”

很认同一句话:0到1很难,1到2就很简单了。

第一次尝试某件事情,内心会出现未知和不确定性,会感到紧张、焦虑或害怕失败。

孩子亦是如此。

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要尽可能从小事件、小范围、小时间开始。

比如进行一次5-10分钟的冥想,背5~10分钟的单词,一点点增加时间,不知不觉中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孩子?

从清晨学到深夜,笔记做了一大堆;

又或者每时每刻都在写写画画,摇头晃脑地背单词,做题。

可每次一考试,成绩总上不去,总是中等偏差。

这样的孩子,小区楼下就有一个@乐乐。

乐乐是整个小区的“名人”,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7点,只要路过她家,就能看见她在埋头苦读。

哪怕寒暑假,天寒酷暑,她也没有一天缺席。

但今年中考结束,她却没有考上重点高中。


为什么呢?

有一次,我去乐乐家做客,发现了其中关键:

她在学习,却没学对地方,缺少学习方法,导致效率十分低下。

比如背单词,乐乐的做法是抄写单词,一小时下来,抄完100个。

当我问她记住了吗,她回答:“抄完再记,还没开始记呢。”

又比如做数学题,她只做新题,看似做了一大本,可原先的错题却一道也没有订正。

于是,外人看来,孩子在学习。

但学会了吗?

学到重点了吗?

好像没有。

其实,这就是缺乏学霸的第二个特质:学习力。

即如何学习更有效率。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

是说,做好一件事,要把多余的步骤去掉,把复杂的事情尽量简单化。

就拿学习这件事,学习时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

真正的学霸,从不消耗无意义的时间,而是找到最佳方法,提升学习力,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其实只有三个部分:

一是课堂听课,这是学的部分,是老师教知识;

二是完成作业,这是习的部分,通过练习巩固,掌握知识;

三是孩子的用心、用脑,是上面两个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当学霸开始学习时,他们的脑海中有这三个步骤。

所以,他们知道去抓老师讲课的重点,作业的难点和错误点,考试的考点。

所以,他们会用高效率乘以时间,并在正反馈的激励下,越学越爱学。


心理学专家Jordan Peterson教授曾总结“伪勤奋”的4个表现,其中有两点:

1.花大量时间做无意义的事,不管结果好坏,只顾着低头做。

2.读了很多书,从不总结反思规律;即使总结了,也从不用到实践中。

这种问题,普遍出现在学渣身上。

花大量时间做题,却从不思考题目背后的本质,比如为什么这么考,题背后的知识点是什么。

读了很多书,却本本都是生拉硬拽,看了即忘了,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以至于,很多父母和孩子都忍不住疑问:

明明我(孩子)付出的努力不比人少,为什么结果总比人差。

殊不知,是缺乏学霸的第三个特质:思考力。

聪明的孩子学习,从不是读死书、只会做题这么简单。

而是会思考,会观察,会复盘,还爱探索。


之前在知乎看过一位学霸母亲@丸子妈妈的经验分享。

从孩子5岁开始,丸子妈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探索欲望,每天和孩子玩“你问我猜”和问孩子“为什么”。

假期里,她每周带丸子去博物馆、海洋馆、植物园。

回来后,问孩子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为什么大象的鼻子这么长?”

“为什么夏天的树叶是绿色,秋天是黄色,冬天就掉光光了?”

问得多了,孩子回答不上来,开始给孩子买各种书籍,告诉孩子哪里可以查到资料。

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再总结出来。

虽然身边朋友都劝她,“别瞎折腾了,不如多报个暑假班。”

但丸子妈不为所动,扬言等初中再看看。

果不其然,初中后,丸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完全不需要父母催着学习,自驱力满满。

丸子妈还在经验贴下面补充:

拥有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孩子,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做什么,学习不用人催,自然会去学。

所以,想让孩子持续学习,就需要提升孩子的思考力。


第一,6岁前,接住孩子的“为什么”

心理学上说,孩子在6岁前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探索的欲望,经常会提出各种各样的“为什么”问题。

父母这时候的反应,就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思考力。

低层次的父母会说:“问问问!就知道问,我不知道。”

而聪明的父母会停下手中事,用眼神和孩子交流,重复孩子的问题,再用简单的语言给孩子解释。

第二,6岁后,支持孩子去“打破砂锅问到底”

6岁以后的孩子,他们的问题并不简单。

这时候,可以从“替孩子回答问题”,到“引导孩子找到答案”。

购买适合孩子年龄的科普书籍、百科全书、小说等,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

利用网络资源,教孩子正确使用安全的网络资源,例如儿童科普网站、在线图书馆等。


发现一个现象:

身边的学霸孩子,身上都有泰山压顶而不崩的气势。

那些学渣孩子,无论是情绪和状态,都像天气,时而晴朗,时而阴雨。

上周末,和同事一起带儿子去学跆拳道。

刚报名时,两个孩子都很兴奋,嚷嚷着暑假一定要过黄带。

可好景不长,才学两周,我家孩子不去了。

我一头雾水,才开始就要结束了吗?

连忙给教练打电话,教练的话颇让我无奈:

轩轩妈,你安慰一下孩子吧,轩轩学得已经很不错了。 但是这两天练习马步和前冲步,和同学比赛输了,估计有些不开心。

我一听,老毛病——“这孩子心态又崩了!”

每当他题目做错、考试考差、名次倒退,甚至作业太多,轩轩都会“破大防”。

也因为此,儿子做什么事都没办法做到尽善尽美。

反观同事儿子,同样是跆拳道比赛输了,我问同事:“你家孩子有啥反应吗?”

同事回答:“好像是越挫越勇,面不改色。”

难怪两个孩子的成绩,也是一个学霸,一个学渣。

所以,判断孩子是不是读书那块料的第四点;

就看孩子情绪稳不稳。


记得耶鲁大学做过一项研究。

他们给数百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家、科学家、演员发送问卷调查。

让他们总结决定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

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把“情绪稳定”列为第一位。

越是厉害的人,越能控制情绪,在任何事情面前稳住心态。

放在孩子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越是学霸,情绪管理的能力就越强。

尤其是在大考面前,考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态。

那么,如何刻意修炼心态呢?

给大家总结一个公式——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与艾伦·贝克的“ABC理论”。

• 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情,可以是任何负面事件。

• B(beliefs)代表想法,即对不幸事件的看法与解释。

• C(consequence)代表后果,即不愉快事件发生之后的感受与行为。

生活中,引导孩子用ABC理论改变看问题的想法,用乐观的视角解读每一件事情。

那么面对学习上的逆境,孩子自然也就能给出更积极的应对方法,而非逃避困难。

最后点个吧,与朋友们共勉。

读完文章后,你发现你家孩子有学霸潜力吗?

作者 | CC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哈马斯创始人马尔祖克对记者说:去死吧!哈马斯可能提前释放人质

哈马斯创始人马尔祖克对记者说:去死吧!哈马斯可能提前释放人质

老王说正义
2025-10-13 00:07:20
美国要彻底玩死中国,是绝不会只用一种手段的。

美国要彻底玩死中国,是绝不会只用一种手段的。

百态人间
2025-10-13 15:24:12
1976年,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书,打开后众人泪目

1976年,整理毛主席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本书,打开后众人泪目

南书房
2025-10-14 10:53:58
有人骂巴基斯坦是"白眼狼",但巴基斯坦也觉得我们在算计着他们

有人骂巴基斯坦是"白眼狼",但巴基斯坦也觉得我们在算计着他们

霹雳炮
2025-10-14 22:35:22
中年女人在外面找男人,说白了,无非就是为了这几个目的

中年女人在外面找男人,说白了,无非就是为了这几个目的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10-15 03:48:39
全球公认:最简单有效的5个抗衰老动作!

全球公认:最简单有效的5个抗衰老动作!

瑜伽解剖学
2025-10-11 20:21:04
陶喆演唱会天降彩带“量大到窒息”,现场画面:观众席秒变“盘丝洞”,现场人均“织毛衣”

陶喆演唱会天降彩带“量大到窒息”,现场画面:观众席秒变“盘丝洞”,现场人均“织毛衣”

极目新闻
2025-10-13 22:07:53
6换1!恭喜湖人迎来顶级三当家!为库明加放弃交易,勇士后悔去吧

6换1!恭喜湖人迎来顶级三当家!为库明加放弃交易,勇士后悔去吧

张家大院趣说天下事
2025-10-14 08:35:03
前央视主持人郎永淳,沦为阶下囚,刑满释放后,如今过得怎样?

前央视主持人郎永淳,沦为阶下囚,刑满释放后,如今过得怎样?

小杨侃事
2025-10-13 18:12:41
红旗-9将迎来反导首战,巴铁阵亡40人,枭龙下狠手,炸美械弹药库

红旗-9将迎来反导首战,巴铁阵亡40人,枭龙下狠手,炸美械弹药库

李健政观察
2025-10-14 17:35:42
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业

不要让孩子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作业

瑞秋三思
2025-10-10 12:33:03
心爱的硅胶娃娃被室友锁上门猛干,男子“抓奸在床”气哭报警获赔7766元

心爱的硅胶娃娃被室友锁上门猛干,男子“抓奸在床”气哭报警获赔7766元

可达鸭面面观
2025-10-11 15:09:06
一夜情用力过猛,女子当场去世,男子被判两年

一夜情用力过猛,女子当场去世,男子被判两年

书画艺术收藏
2025-07-11 19:25:03
全部战至决胜局,亚锦赛男团中国队鏖战五盘3-2逆转日本队

全部战至决胜局,亚锦赛男团中国队鏖战五盘3-2逆转日本队

懂球帝
2025-10-15 01:35:19
55岁莫文蔚和她德国老公在甘肃旅游,莫文蔚打扮年轻,她老公显老

55岁莫文蔚和她德国老公在甘肃旅游,莫文蔚打扮年轻,她老公显老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14 13:52:08
火箭不被看好!TA预测新赛季仅45胜37负:排名西部第8要打附加赛

火箭不被看好!TA预测新赛季仅45胜37负:排名西部第8要打附加赛

罗说NBA
2025-10-14 21:34:40
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

美国大豆终于找到了盼望已久的买家,把大豆转向印尼和越南

百态人间
2025-10-14 15:09:43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跌至80,为自9月1日以来首次

美元兑俄罗斯卢布跌至80,为自9月1日以来首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5:10:27
反贪局长:谁说出真相,我杀他全家。80小时残酷逼供致副局长死亡

反贪局长:谁说出真相,我杀他全家。80小时残酷逼供致副局长死亡

毓麟讲故事
2024-01-02 23:01:45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美驻日大使: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就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1:58:22
2025-10-15 05:40:49
十点读书 incentive-icons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
22231文章数 9665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这两节课必看!成年人看懂人生,孩子爱上英语

头条要闻

巴获释人员:饥饿压迫殴打 以色列监狱是"屠宰场"

头条要闻

巴获释人员:饥饿压迫殴打 以色列监狱是"屠宰场"

体育要闻

45岁姚明可以领养老金了 但福利还不止这些

娱乐要闻

李亚鹏宣布离婚,评论区句句都是梗

财经要闻

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创新、毁灭与增长

科技要闻

郭彦东:2025年具身智能要走向真实应用

汽车要闻

标配宁王电池不变 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入列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房产
健康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约 感受生活真谛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房产要闻

书包房霸屏!海口二手楼市,太疯狂了!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军事要闻

加沙停火协议文件在埃及签署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