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实在没想到,刚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大军撤出加沙地带,不料哈马斯就进行了反扑。
英国BBC报道称,在双方停火后,哈马斯就控制了以军撤离后的空白地带,还设立了检查站,同时,第一时间追查内奸。不仅如此,还与当地的武装组织爆发了冲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也表态,战争还未结束。
![]()
10月10日,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根据协议,以色列国防军应撤至指定线路。协议墨迹未干,哈马斯就以“闪电战”的速度开始填补以军撤离后的权力真空。
据BBC报道,哈马斯在停火数小时内就通过电话、短信下达动员令,紧急动员了7000名武装人员。这些武装人员部分穿着警服或便装,迅速在加沙地带全境设立检查站,重新控制了关键道路、居民区及基础设施。哈马斯还任命了五名军事长官,将加沙划分为多个军区,显示出其对加沙进行长期军事化管理的意图。
![]()
在控制加沙地带的过程中,哈马斯将“清除内奸”作为首要任务,长期以来,加沙民众和哈马斯武装对亲以色列的“伪军”恨之入骨,指控部分民兵组织在以军占领期间为以色列提供情报。
10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哈马斯官员的消息称,当天在加沙地带,当地居民在哈马斯主导下处决了10余名涉嫌依附“亚西尔·阿布·沙巴布”组织的“巴奸”。
哈马斯勒令所有敌对势力在48小时内上缴武器,但当地最大的民兵组织“人民军”由于背后受以色列支持,予以果断拒绝。哈马斯此举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公开警示,杜绝以色列通过内部情报网络渗透的可能性,巩固自己在加沙地带的控制权。
![]()
而这边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称撤军为“临时调整”,并表示以军仍控制着加沙约53%的关键地区,还在持续空袭加沙的残余基础设施。以色列对昔日扶持的“伪军”态度模糊,未在停火协议中为其提供安全保障,这使得亲以民兵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也给了哈马斯可乘之机。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明确表态,战争还未结束。对于以色列来说,其坚持要求哈马斯“去军事化”,而哈马斯则视武装为生存根本,拒绝在“解除武装”问题上让步,明确表示武器“仅移交未来巴勒斯坦国”。这种核心矛盾的存在,使得停火协议的潜在破裂风险极大。若后续谈判僵持,以军可能以“摧毁隧道”为由重启攻势。
回顾过去两年,以色列军队对哈马斯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虽重创了哈马斯的基础设施,但却未能瓦解其组织架构。停火后哈马斯的快速回潮,充分表明以军“以打促变”的策略未能根除其社会基础。
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组织动员能力也不容小觑。此次能够在停火后迅速行动,重新控制加沙部分地区,就足以证明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应对能力。而以色列对“伪军”的抛弃,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在加沙地区情报搜集的难度,使得以军未来的军事行动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巴以冲突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哈马斯在停火后迅速行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作为以色列的盟友,其对以色列的偏袒众所周知。特朗普虽然提出了停火计划,但对于哈马斯的态度并不友好,甚至暗示如果哈马斯不配合,以色列可以“自行其是”。而埃及作为斡旋方,紧急召集了“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试图推动各方就加沙管辖权达成共识,但以色列直接缺席峰会,摆明了不给埃及面子。
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支持巴勒斯坦权力机构接管加沙,但担心哈马斯狗急跳墙,引发地区动荡。土耳其和卡塔尔则公开谴责以色列的“占领行为”,并承诺向哈马斯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国际社会的态度分歧,使得巴以和平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加沙地带的未来局势充满了变数。
此次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后,哈马斯迅速出兵重夺加沙部分控制权,并对亲以色列的“伪军”展开清算,处决了多名“巴奸”,这一系列行动让巴以局势再次陷入紧张。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核心矛盾依然存在,停火协议的破裂风险巨大,未来巴以冲突是否会再次升级,值得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