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逛超市时是不是都觉得自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但实际上,超市里藏着不少套路,稍不注意,就会被坑,不仅花了钱,而且东西还可能没买好。
![]()
本期,小编给大家说说超市里常见的几个“新猫腻”,10个人中可能有9个都会上当。
这些猫腻真的让人意想不到、防不胜防,建议大家一定要看看,避免以后再次被坑。
01、肉馅可能是卖不掉的“边角料”
以前我包饺子买肉馅,总觉得方便又省事。
![]()
直到有次和卖肉的师傅聊天,才知道这里面可能有“猫腻”。
有些超市的肉馅,很可能是卖不掉的“边角料”搅碎做成的。
那些碎肉的品质参差不齐,有的筋膜、脂肪比较多,口感和营养都大打折扣。
![]()
我在网上吐槽了这事儿,网友“美食侦探Lisa”回复说:
“我之前买的肉馅,回家包饺子总觉得味道不对,肉也不紧实,后来再也不敢在超市随便买肉馅了。”
![]()
从那以后,我要是想吃肉馅,宁愿自己买块好肉回家剁碎,也不买现成的了,虽然麻烦点,但吃得放心。
02、烂水果切开做果盘
有一回我在超市看到果盘打折,价格挺实惠,就顺手买了一份。
![]()
结果吃的时候发现,里面有些水果的味道不太对,仔细一看,有几块水果上还有隐隐约约的黑斑。
后来我才知道,有些商家会把烂水果没坏的部分切下来,做成果盘卖。
虽说把烂的部分去掉了,但谁知道剩下的水果有没有被细菌污染呢?
![]()
网友“水果爱好者Tom”吐槽说:
“我也遇到过,买的果盘里苹果有股怪味,估计就是用烂苹果做的。以后还是自己买新鲜水果切着吃吧。”
03、各种打折促销的套路
超市里的促销活动总是让人眼花缭乱,什么“买一送一”“满减优惠”,看着就心动。
![]()
但你真的算过账吗?
有次我看到酸奶“买一送一”,想着挺划算就买了。
回家仔细一看,赠品的保质期只剩下几天了,根本来不及喝,最后只能扔掉,反而浪费了钱。
![]()
网友“精打细算的Amy”也吐槽:
“我遇到过洗发水促销,买一大瓶送一小瓶,结果发现大瓶的价格比平时单买还贵,赠品就是幌子!”
![]()
还有那种满减活动,为了凑够金额,往往会买一堆不需要的东西,最后钱没少花。
04、大包装比小包装更贵
一般来说,我们都觉得买大包装的商品更划算,量大还便宜。
![]()
可有些时候,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我之前买薯片,对比了大包装和小包装的价格,发现大包装每克的单价竟然比小包装还高。
还有调料品,大瓶的虽然容量多,但算下来每毫升的价格却比小瓶的贵。
![]()
网友“购物小能手Leo”说:
“我买洗衣液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大桶装的价格看着便宜,但仔细算下每升的价格,小瓶装的反而性价比更高,以后可得多留意。”
![]()
所以,我们在买东西时不能只看包装大小,还是得算算单价。
05、货架外层放快过期的商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超市货架外层摆放的商品,很多都是快过期的。
我有一次买面包,拿了货架最外面的一袋,回家才发现离保质期只剩两天了。
![]()
后来我逛超市就多留了个心眼,发现不少食品区都是这样。
网友“细心的Grace”说:
“我妈妈逛超市就特别小心,她每次都会仔细看生产日期,还会翻到货架里面拿商品,就怕买到快过期的。”
![]()
奉劝大家以后逛超市,可别偷懒只拿外层的商品,多翻翻里面,说不定能挑到更新鲜的。
06、冻货的“猫腻”
超市的冻货区看着满满当当,可里面也有不少“猫腻”。
![]()
有一次我买冻虾仁,看着个头挺大,价格也便宜。
结果回家解冻后发现,虾仁缩水严重,而且口感也不好,还有股怪味。
后来才知道,有些冻货为了增加重量,会裹上厚厚的冰衣,实际里面的食材并不多。
![]()
网友“厨房小白Jack”吐槽:
“我买的冻鸡翅也是,冰衣厚得离谱,化冻后鸡翅没多少,感觉自己被骗了。”
另外,有些冻货的生产日期也比较久,在冷冻环境下虽然能保存,但品质可能已经下降了不少。
![]()
文末总结
大家在逛超市的时候,上述这些套路可得记好了,别再稀里糊涂地踩坑了。
我们买东西就得多长个心眼,多对比、多观察。
要是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或者还有其他超市猫腻没被我提到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大家一起避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