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昌宁县纪委监委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创新构建“廉洁文化+传统节日”模式,打造“一节日一主题一特色”廉洁文化品牌,让清风正气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浸润党员干部群众心田。目前,全县已开展各类“廉节”实践活动506场次,覆盖群众3.9万人次,有效构建起“节中有廉、廉中传情”的廉洁文化建设新格局。
为将廉洁元素有机嵌入传统节庆习俗,昌宁县摒弃说教方式,让廉洁教育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春节前夕,“新春守廉”活动在各乡镇铺开:党员干部与群众在拉家常中交流廉洁理念,翰墨飘香的廉洁春联和“福”字让年味增添“廉味”。元宵节聚焦“一老一小”,通过廉洁灯谜竞猜、移风易俗套圈游戏、共品“廉心汤圆”等趣味互动,推动清廉之风代际传递。
依托红色资源,清明节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家属赴姚家坡烈士陵园、新城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祭英烈、学廉德”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通过聆听英烈事迹讲解,干部群众在缅怀追思中砥砺初心、淬炼廉德。
端午节“端午系廉”活动则将纪律规矩、公私分明等廉洁要求融入佩彩绦、包粽子、制香囊等民俗:彩绦喻指规矩、粽叶包裹清白、香囊象征激浊扬清,赋予传统习俗鲜明的廉洁新意,使廉洁理念随文化传承扎根心底。
为放大廉洁文化效应,昌宁县构建“家庭+社区+社会”三级联动机制:开展“亲属助廉”活动,通过廉洁家书、亲情寄语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组织老党员、老干部用乡音讲述本土廉洁故事,让干部群众在乡情乡韵中见贤思齐。同时,将廉洁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推广“平价套餐”,倡导“喜事简办、丧事俭办”等新风尚,推动廉洁理念从倡导转化为具体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现在过节猜廉谜、吃‘廉心’汤圆、听家乡廉洁故事,不知不觉就记在心里了。”昌宁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探索廉洁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基层治理融合的新路径,让廉洁文化更可感可触,夯实不想腐的思想根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首席记者 汪波 通讯员 张斌 周珊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