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99年,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皇帝驾鹤西去,他到底还是没能见到十九世纪的太阳。
乾隆皇帝去世后,他身边的宠臣和珅也随即被抓进了大牢,因为嘉庆皇帝早就看他不爽了。
在抓捕和珅的同时,嘉庆皇帝还派人去抄了和珅的家,那是一笔让皇帝都目瞪口呆的财富……
![]()
公元1772年,和珅凭借父荫当上了皇宫的三等侍卫,获得了近距离与乾隆皇帝接触的机会。
四年前,和珅也曾参加科举考试,然而结果并不太理想。
和珅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广的人,他知道很多东西,但是了解得并不深,他在科举中落榜也在意料之中。
![]()
和珅本想通过科举当个官,但是科举路上太挤了,和珅觉得自己没机会,于是只好通过当侍卫的方式入仕。
清朝皇宫里的侍卫可不一般,有很多名臣都是从侍卫开始做起的,不过要想在侍卫岗上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光有学问是不行的,还得会哄皇帝开心。
![]()
而和珅完美符合这个条件,他既有学问,又很会说话,乾隆皇帝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因此,和珅被乾隆皇帝注意到后,升迁速度像坐上了火箭一般,一年内六次升迁,这种速度在整个清朝都极为少见。
过快的升迁并不是什么好事,和珅过早地见识了官场的黑暗。
![]()
最开始的时候,和珅真的是个连礼物都不收的“清官”,他作为乾隆面前的大红人,来巴结他的人肯定少不了。
和珅愿意与这些人交个朋友,但是他不收任何人的礼物。
如果不是乾隆皇帝“揠苗助长”的话,和珅也不会那么快就成为贪官……
![]()
不过让和珅成为贪官,也可能就是乾隆皇帝本来的目的。
公元1775年,和珅走进了乾隆皇帝的视野,在此后的五年间,和珅一路升迁,成为了朝中的顶级官员之一。
不过,和珅虽然在官职上能与那些老臣比肩,但是在资历上,他远远不如那些老油条。
![]()
要想让和珅有资历,就必须让他多做事。
因此当奉天府尹海宁向乾隆皇帝举报李侍尧贪污后,乾隆皇帝第一反应就是让和珅去查这件事,这件事对于和珅来说非常关键,决定着他人生的走向。
也正是这个案子,让和珅从一个老老实实的清官,堕落成了后来那个样子。
![]()
公元1780年正月的某天,顺天府尹海宁找乾隆皇帝举报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赃枉法。
这个海宁之前曾担任云南粮储道,所以他对于云南的事非常了解,他的举报基本上不会出错。
因此,谁去办这个案子,就相当于谁白捡了一个大功。
![]()
乾隆皇帝思考后,决定由和珅带队去一趟云南,调查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
和珅来到云南后,先是控制住了李侍尧的管家,从管家口中得知了很多重要信息。
随后和珅又按照这些信息顺藤摸瓜,找到了很多涉案人员。
![]()
等李侍尧反应过来的时候,和珅已经把案子办得差不多了。
因此当李侍尧被带上公堂时,就算他想抵赖也做不到,因为和珅早已经找到了足够的证据。
于是,李侍尧当堂认罪,承认自己收受共计3.5万两白银贿赂。随后和珅便将李侍尧押送到了京城,等候发落。
![]()
和珅来到了云南后,不但办好了李侍尧的案子,还在查案的同时处理了很多积弊。
乾隆皇帝看完和珅的工作报告后非常高兴,当即决定将和珅提拔为户部尚书,同时兼任议政王大臣。
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还打算将自己最喜爱的十公主许配给和珅的儿子,让两人成为亲家。
![]()
只不过是办了一个案子,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如此提拔和珅?这也太不正常了吧?
其实关键不在于这个案子,而在于李侍尧本身。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李侍尧当的可是云贵总督,管着两个省,他手里的钱还能少得了?
而在卷宗中,李侍尧只承认自己有3.5万两。
![]()
这个3.5万两白银是经过和珅核对的,但是却对不上真实数目,少了很多。
那么少了的这些又去了哪里呢?自然是进了和珅的口袋。
不过和珅也没有将这些钱全部拿下,他吃不下这么多,只有一个人能吃下这么多钱,这个人就是乾隆皇帝。
![]()
所以说,李侍尧手里的这些钱,全都被乾隆皇帝拿走了。
这件事虽然不会放在明面上说,但是李侍尧案的结局完全可以证明这件事。
乾隆皇帝首次得知李侍尧的作案细节后,他的反应是“震怒”,同时他还说:“侍尧身为大学士,历任总督,负恩婪索,朕梦想所不到!”
![]()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当时是非常生气的,但是和珅等人调查完案件之后,建议给李侍尧判一个“斩监候”。
而清朝的“斩监候”分为四种情况,分别是: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
如果乾隆皇帝说一句“情实”,那么李侍尧马上就会被推出午门斩首。
![]()
如果是其他的,那么这个人大概率就死不了了,而李侍尧就是“其他的”。
和珅他们给出量刑建议后,乾隆皇帝又让朝中大臣商议了一下,朝中大臣认为是“斩立决”。而乾隆皇帝最终的选择是“斩监候”。
![]()
乾隆皇帝一开始那么生气,后来却又不杀李侍尧。
那么也就说明,和珅他们拿出了足够分量的筹码让乾隆皇帝消气。
而且乾隆皇帝不仅消了气,还非常高兴,因为在公元1781年,也就是案发的第二年,乾隆特旨授予李侍尧三品顶戴、孔雀翎,并且命他前去甘肃管理军事。
![]()
这李侍尧又不是皇亲国戚,跟乾隆皇帝也没什么交情,怎么就从一个“死刑犯”一下子成为“钦差大臣”了?其中的猫腻多到不可想象。
而和珅也正是在此案之后,彻底堕落成了一个贪官,他那“不收礼”习惯也成为了过去式,现在的和珅非常喜欢收礼,来者不拒。
![]()
和珅拿了这些礼物之后,难道都收藏在家里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这些东西经过和珅的筛选之后,都是要送到乾隆皇帝那里去的。
乾隆皇帝是个非常喜欢古玩字画的皇帝,和珅给他送去的东西也无非就是这些。
要说新奇玩意儿,谁见的新东西能比皇帝还多?没有人。
![]()
所以要想让乾隆皇帝高兴,就得送老东西。
乾隆皇帝很少直接收钱,除非是真用得着的时候。而且有的时候,钱是和珅主动拿出来的,都不用乾隆皇帝说话。
乾隆皇帝“南巡”,要花费的银子是一个天文数字,而这笔钱和珅也是拿得出来的。
![]()
都知道和珅家里有钱,可他为什么不花呢?那当然是要给乾隆皇帝留着。
要是哪一天和珅手里没钱了,他的死期也就到了,因为他没钱了乾隆皇帝也就没理由护着他了。
为了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和珅只能想尽办法敛财,哪怕触犯国法也无所畏惧,因为有乾隆每保护着他。
![]()
因此,当嘉庆皇帝质问和珅能不能花完这些钱时,和珅一阵苦笑。
这个钱也就是看着多,万一哪天乾隆皇帝一高兴,要搞什么大动作,这些钱没准都不够使,和珅还得从别处再弄点来。
而且就算没有乾隆皇帝,这些钱也不够紫禁城的花销。
大清朝最大的蛀虫,并不是和珅,而是这些住在紫禁城里的皇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