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的人,更懂选择|老周的车队故事
老周是河北人,干货运快二十年了。起初一个人、一台旧车,天南地北,吃尽了跑车的苦。后来慢慢攒下点本钱,换了车,也开始组车队,主要跑西南到华东、华南一带的长途干线运输。
这几年,他的车队统一换成了柳汽乘龙H7和H5。一来价格实在,二来发动机底子硬、承载能力也够,尤其在复杂山路和高负载运输中,表现稳定。他常说:“我们这种车队,不图花里胡哨,就看谁跑得多、拉得多、省得多。”
可话虽这么说,车多了,事也多了。最让他头疼的,不是修车,而是保养时间。
“十几台车,进一次店要折腾两三天。”
在以前,保养一台车得进服务站排队,司机休息、车辆停驶,耽误一单生意不说,油费、住宿、吃饭一叠加,账一算就是亏。更别说进站还要看机油品牌,有些机油用着总感觉动力发闷、油耗不稳,司机们开起来总是抱怨“没劲儿”。
有一回,车队的老李跑贵州,路上突然发动机报警,回服务站一查,才知道机油出了问题。那次损失不小,从那以后,老周就开始琢磨,是不是该给车队保养方式动动脑筋了。
“他们上门来保养,比我亲自盯都细。”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试用了安途生的上门保养服务。一开始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但真正体验过一次后,他就放心了。
“车不用动,人也不用跑,工具、设备、油品全带齐,在停车场就能干活,干净利落,保养完就能出发。”
更让他满意的是,师傅不光是干活的手巧,更懂车。他们会根据每台车的工况、行驶路线、发动机型号推荐合适的油,不再是以前那种“一种油管所有车”。
比如他那几台主力跑重载长途、频繁翻山越岭的H7,就用了一款抗压又提劲儿的油,司机们回来说发动机声音小了,爬坡不喘了,油门踩下去更轻快,起步“像射出去一样”。老周一笑:“这油名字也霸气,叫穿云箭,果然名不虚传。”
“跑长线的车,最怕油耗高。”
在老周眼里,能不能赚钱,有时候差的就是一升油。长线运输,一年动辄十几万公里,省一毛钱油就是一大笔账。
他车队里有几台跑江苏和山东方向的天然气车,以前用的油跑不到500小时,车回来不是加油就是换油。自从换了那款专门给气车设计的油后,一下就突破了换油周期,还提升了不少燃气利用率。老李还开玩笑说:“这油用了不爱补,车都变懒得喝气了。”
而那些跑国六柴油车长途的,安途生推荐了另一款机油。虽然价格比普通机油略高,但耐高温、清洁能力强,不容易出积碳,尾气系统干净了、DPF也不容易堵,车轻松、司机也安心。
司机们最有发言权,他们都说这几次保养下来,车比以前好开多了,油耗稳定了,有劲还省钱。
“跑运输的人,只信用过的东西。”
老周不是广告人,他的车队也没花里胡哨的口号。他说他选油、选服务的标准就一条:别在路上掉链子。
服务不只是一瓶机油,更多的是一种稳定感。像这种上门保养、省时省事、省心省钱,服务好、油品稳、动力足,司机满意,他这个队长就放心了。
车在路上,人在路上,但决定成败的,有时候就是一瓶好机油、一场及时的保养。
老周还打算再添几台H7。他知道,无论换什么车,他都不会再回到以前那种“排队保养、盲目用油”的老路上了。
他笑着说:“跑运输讲的是效率,靠的是细节。车选对了,还得油跟上、服务跟上。现在不是车追着油跑,而是服务追着车跑。”
这,就是他这几年最大的感受。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