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赖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路径已经充满不确定性。
![]()
2025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商风暴,将中资企业闻泰科技(600745.SH)与其控股的荷兰半导体企业安世集团推至漩涡中心。
距离闻泰科技完成并购仅过五年,这家在欧洲多国拥有数千员工、年营收达23.6亿欧元、近五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的优质企业,竟在荷兰遭遇“掀桌子”式的强硬接管。
![]()
突袭:荷兰政府与法院的“组合拳”
根据闻泰科技10月12日发布公告,安世集团(包括“安世半导体有限公司”、“安世半导体控股有限公司”)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Order)和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简称“企业法庭”)的裁决,核心内容如下:
(1)部长封杀全球运营
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Order)要求安世集团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一年。
(2)紧急措施未审先裁
2025年10月1日,3名外籍高管代表安世集团向企业法庭提交了启动对公司调查与采取临时措施的紧急请求。同日,企业法庭在未庭审的情况下直接即时生效了紧急措施,包括暂停张学政在安世集团的董事职务、暂停安世集团CEO职务和职权、将闻泰科技旗下裕成控股(安世集团唯一股东)持有股份以管理权形式托管给独立第三方管理。紧急措施持续至2025年10月6日作出裁决为止。
(3)最终裁决全面接管
2025年10月6日开庭,10月7日裁决:①暂停张学政董事职务;②企业法庭指派外籍人士担任安世集团董事,拥有决定性投票权并且有权独立代表安世集团;③将安世集团所有股份(减去一股)托管给指定人员。
![]()
图:安世集团部分高管团队(安世集团官网)
这一系列“命令”与“裁决”在商业史上实属罕见。
荷兰政府以行政权力干预私营企业全球运营,法院未经充分庭审即剥夺股东权利、强制托管股权,并将企业最高决策权移交法庭指派人员。
在自称奉行“自由、民主、平等、法制”的荷兰,如此对待一家健康经营的跨国企业,令人震惊。
![]()
缘起:手机ODM到半导体IDM的跨界布局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并非简单的资本扩张,而是一场基于产业协同与战略转型的深度布局。理解这场历时三年、投资数百亿元的跨国并购,还须从闻泰科技自身的发展瓶颈与安世集团的稀缺价值说起。
(1)闻泰科技:产业链中游的突围者
闻泰科技原本是中国领先的手机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公司,为全球主流电子品牌客户提供智能硬件的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服务,主要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联想、MOTOROLA、魅族、中国移动、华硕等知名厂商。闻泰科技是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ODM龙头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10%,同时也是全行业唯一拥有自建模具厂和完善的智能化生产线的公司,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交付速度优势突出。
然而,闻泰科技处于产业链中游,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利润较薄,2016-2017年毛利率不足10%,受到消费电子行业波动影响较大。为了寻求业务转型,向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升技术实力和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闻泰科技瞄准了2017年刚被中资财团完成收购的安世集团。
(2)安世集团:欧洲半导体老将
安世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MOSFET器件的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与能源、移动及可穿戴设备、消费及计算机等领域,总部位于荷兰奈梅亨。安世集团前身为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拥有60多年的半导体行业专业经验,2017年初开始独立运营。
![]()
图源:安世集团官网
安世集团为整合器件制造企业(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即IDM),相比于专注于单一环节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晶圆加工公司、封装测试公司,覆盖了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部环节。
安世集团在英国和德国分别拥有一座前端晶圆加工工厂,在中国广东、马来西亚、菲律宾分别拥有一座后端封测工厂,并在荷兰拥有一座工业设备研发中心ITEC。
安世集团分立器件、逻辑器件、MOSFET器件的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均位于全球前三名,已形成全球化的销售网络,下游合作伙伴覆盖汽车、工业与动力、移动及可穿戴设备、消费及计算机等领域内全球顶尖的制造商和服务商。
汽车领域客户包括博世、比亚迪、大陆、德尔福、电装等;工业与动力领域客户包括艾默生、思科、台达、施耐德等;移动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客户包括苹果、谷歌、乐活、华为、三星、小米等;消费领域客户包括亚马逊、大疆、戴森、LG等;计算机领域客户包括华硕、戴尔、惠普等。
(3)协同效应: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集团,是一次具有战略前瞻意义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双方在供应采购、技术研发和市场资源方面高度互补,为构建全产业链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应采购层面直接导入:闻泰科技的ODM业务每年需要采购大量半导体元器件,而安世集团正是全球领先的标准器件供应商。通过这次收购,闻泰科技实现了关键元器件供应的自主可控,不仅能够保障供应链安全,还能通过内部协同降低采购成本。
技术研发层面发挥协同:闻泰科技在智能终端的系统集成和方案设计方面积累深厚,而安世集团在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等半导体核心器件领域拥有60多年的技术沉淀。双方的技术融合,有助于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结合安世集团的功率半导体技术和闻泰科技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为车企提供从核心器件到整机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
市场渠道层面优势互补:安世集团拥有包括博世、大陆、德尔福等在内的全球顶级汽车电子客户群,而闻泰科技在消费电子领域客户资源丰富。通过交叉销售和客户资源共享,双方可以共同开拓新的市场增长点。特别是在中国半导体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下,这一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次并购不仅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贯通,更打造了一个从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到整机系统设计的完整生态平台。这种深度协同的业务模式,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闻泰科技在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通过这一布局,闻泰科技成功实现了从“系统集成商”向“核心技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历程:三年376亿元的跨国并购
让我们一起回顾这起中国半导体历史上里程碑意义的跨国并购:
(1)安世剥离(2016-2017年)
2016年6月14日,建广资产、智路资本与NXP B.V.(恩智浦)签署了收购协议,双方同意将恩智浦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业务(即标准产品业务),转让给建广资产以及智路资本。为了完成本次收购,恩智浦进行了业务重组,将其标准产品业务分拆后置入一家由恩智浦新成立并全资拥有的企业安世半导体(Nexperia B.V.)。
2016年12月6日,裕成控股在荷兰埃因霍温(2017年迁至奈梅亨)成立了安世集团(Nexperia Holding B.V.)。2017年2月7日,安世集团以现金27.6亿美元收购了恩智浦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100%的权益。2016年及2017年安世集团经模拟的净利润分别为10.7亿元及12.7亿元。
(2)联合参股(2018-2019年)
2018年4月12日,合肥中闻金泰牵头云南城投、上海矽胤签署了《联合体协议》,约定组成联合体参与收购合肥芯屏持有安世半导体部分份额。
合肥芯屏持有的合肥广芯493,664.630649万元人民币财产份额,合肥广芯持有合肥裕芯42.94%的股权,合肥裕芯间接持有裕成控股78.39%的股份,裕成控股持有安世集团100%的股份,安世集团持有安世半导体100%的股份。
![]()
图源:闻泰科技相关公告
其中,合肥裕芯为持有安世集团股权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境内SPV);裕成控股为持有安世集团股权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香港SPV)。
2018年5月2日,联合体与合肥芯屏签署《产权转让合同》,约定联合体受让合肥芯屏持有的合肥广芯493,664.630659万元财产份额,转让价款为114.35亿元。
上海中闻金泰(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云南省城投、鹏欣智澎、西藏风格及西藏富恒共同向合肥中闻金泰出资288,250万元并提供借款288,250万元,合肥中闻金泰以其收到的注册资本和股东借款57.175亿元向合肥芯屏支付了第一笔转让价款。交易完成之后,上海中闻金泰持有合肥中闻金泰29.58%的股权。
2018年9月17日,闻泰科技公告上海中闻金泰拟对合肥中闻金泰增资58.525亿元(50亿元现金出资+8.525亿元债权出资)用于支付第二笔转让价款。交易完成之后,上海中闻金泰对合肥中闻金泰实现控股。
2019年2月13日,闻泰科技公告将上海中闻金泰增资金额从原计划58.525亿元(50亿元为现金出资+8.525亿元债权出资)调整为49.975亿元(41.45亿元现金出资+8.525亿元债权出资)。
(3)谋求控股(2019年)
2019年6月25日,闻泰科技公告拟向全体交易对方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权益份额,交易对价199.25亿元。在境内,闻泰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合肥裕芯的9名股东之上层出资人的有关权益份额。在境外,上市公司关联方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境外基金中智路资本作为GP拥有的全部财产份额和相关权益。
2019年11月1日,交易完成之后,闻泰科技持有合肥裕芯74.46%的权益比例,并间接持有安世集团74.46%的权益比例。
![]()
图源:闻泰科技相关公告
(4)收官之战(2020年)
2020年6月19日,闻泰科技公告拟向全体交易对方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权益份额,交易对价为633,371.55万元。闻泰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分别收购合肥裕芯的4名股东(即4支境内基金)之上层出资人的有关权益份额。
2020年7月28日,交易完成之后,闻泰科技持有合肥裕芯98.23%的权益比例,并间接持有安世集团98.23%的权益比例。
至此,这场历时三年、投资超过376亿元的跨国并购方告收官。
![]()
反思:地缘政治正在成为产业杀手
此次荷兰政府与法院的联合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近年来欧美国家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系统性打压的缩影。安世集团作为中国企业巨额投资、欧洲本土拥有数千员工、纳税贡献卓越的优质企业,却遭遇如此极端的行政与司法干预,背后折射出地缘政治压力已凌驾于商业规则之上。
随着全球半导体竞争白热化,欧美国家将半导体产业视为“战略资产”,不断强化外资审查。安世集团虽为荷兰注册企业,但其控股股东闻泰科技的中国背景成为关键变量。荷兰以“经济安全”为由直接干预企业治理,实质是以行政手段阻断中国资本对欧洲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力,符合欧盟近年来强化“技术主权”的战略导向。
同时,本次事件也凸显西方司法体系在政治诉求下的“异化”:企业法庭未经庭审即剥夺股东权利、强制托管股份,指派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完全颠覆了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这种以“紧急措施”为名的裁决,实则是将法律程序武器化,通过强制接管关键企业,实现对中国半导体出海资本的精准狙击。
安世集团本应是中欧技术合作的典范——其晶圆厂位于德国、英国,封测基地分布亚洲,客户覆盖博世、苹果等全球巨头。荷兰的强行干预不仅破坏商业契约,更重创国际半导体产业链的信任基础。当地缘政治取代市场逻辑,跨国企业将面临“选边站队”的压力,全球技术分工体系可能加速走向碎片化。
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正在倒逼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自主创新。今天,我们清晰的看到,依赖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的路径已经充满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