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板在商标转让时总觉得“交了钱、签了字就算完事”,却忽略了转让协议里藏着的关键门道。商标转让可不是简单的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份看似规范的协议,可能因为某条条款的疏漏,让你花大价钱买来的商标变成 “烫手山芋”。
今天帮大家划重点,签协议前一定要盯紧这3个条款!
![]()
一、商标信息条款:别买错“身份”不明的商标
商标转让前务必先确认其是否真正符合自身需求,但不少人仅因名字顺眼就签协议,不核对信息,结果发现类别不符或快过期而后悔。
为避免此类问题,协议要明确商标“完整身份信息”,核心是名称、注册号、核定使用类别,还要确认专用期限起止及距到期时间,商标有效期10年,到期前需要提前续展。
曾有位咖啡店老板,购买“XX咖啡”商标时未核对类别,事后才发现该商标属于第30类,而非自己所需的第43类,导致商标无法在店内使用,且退款困难。
因此在核对商标信息时,建议登录商标局官网,对比“商标详情页”内容,确保协议信息一字不差。
二、权利保证条款:确认商标 “干净无纠纷”
商标转让时需要警惕其中潜藏的“隐形麻烦”——转让方可能并非真正的商标权利人,或者商标涉及法律纠纷。
为避免此类风险,协议中必须明确转让方的“权利保证”,相当于要求其对商标作出“无纠纷承诺”,即保证是合法所有权人、商标无瑕疵、权利问题致损要全额赔偿。
曾有电商卖家因协议无此条款,买后半年被诉且商标被收回,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在核对协议时,务必关注“权利保证”“无瑕疵”“赔偿责任”等关键词,若缺失任何一项,都应要求转让方补充完善。
![]()
三、付款与过户条款:钱货两清才踏实
商标转让时不少人因为条款写得模糊,要么付了钱拿不到商标,要么过了户还得扯皮付款问题。这部分一定要写得 “明明白白”。
付款方式应分阶段,别一次性付清,建议签协议后付首付款,待商标局核准转让、拿到《商标转让证明》再付尾款,从而防止转让方收款不配合过户。
过户责任要明确,写清谁主导办理(通常转让方)、截止时间(如签协议后15日内),若因转让方不配合致过户失败,应退全款并赔违约金。
生效时间要分清,协议签字盖章仅合同生效,商标归受让方需等商标局核准下发证明,条款要明确此点,以预防提前付钱而没有获得所有权。
商标转让是件大事,一份靠谱的协议能帮你避开80%的风险。签之前花10分钟核对这3个条款,比事后扯皮省事百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