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3年输沙量仅0.95亿吨,河床下切3.1米

0
分享至

黄河下游,真有这么一段"天上河"。它处在地表之上,俯视着周围的平原。但最近有专家推测,黄河或许有可能要告别地上河!如果是真的,那对我们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呢?


为啥黄河下游会变成"天上河"?

黄河,这个中华文明的摇篮。它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途经黄土高原,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路上搅得尘土飞扬。把黄土高原的泥沙都卷进了自己的怀抱。黄河的含沙量可是出了名的高,也有了后来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语。

当这个"泥娃娃"跑到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时,那些泥沙像找到了新家一样,逐渐在河底堆积。日积月累,河床就这么被抬高了。但是,光靠自然堆积还不够"上天"。

这时候,人们为了防止黄河到处乱跑,改道泛滥,可是绞尽脑汁。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河床在长高,那咱们就在两岸修更高的堤坝!


就这样,黄河下游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说到危险,这"地上悬河"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就像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让周围的居民整天提心吊胆。一条大河悬在你头顶上,哪天要是因为意外事件决堤,那后果不堪设想。

1938年6月9日的花园口决堤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训。那次决堤,黄河水一泻千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悲剧,谁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除了安全隐患,"地上悬河"还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河床里堆积的泥沙让水质变得浑浊不堪,活脱脱一个大型泥浆池。这种环境下,鱼虾们都不愿意来凑热闹,生态多样性自然就差了。


由于河床抬高,水位升高,河道变窄,水流速度加快,想在这里搞水力发电或者航运,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这河道就像个窄窄的独木桥,哪有地方安置那些大型设备和船只。

既然"地上悬河"这么多弊端,那为什么现在才想着要跟它说再见呢?其实,这还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终于有了跟"地上悬河"叫板的底气。据统计,从2002年到2023年这22年间,黄河总共向大海输送了32.5亿吨的泥沙,下游河床平均下降了3.1米。

那么,黄河是如何实现这个惊人壮举的呢?这背后可是有不少门道。


我们下手的是源头问题。既然黄河携带的泥沙太多,那就从源头上减少泥沙的产生。2023年9月18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提出要重点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这就好比是要偷黄河泥沙的"老家",从根本上断了它的后路。

其次还在科技上下足了功夫。位于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水利枢纽不仅能防洪,还能通过特殊的泄洪口将多余的泥沙排出,直接送到大海去。

再者还发明了不少"高科技"来监测黄河的一举一动。比如说,有个"千里眼"的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水文、雨量、水位等数据。

除了这些硬实力,我们的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黄河水利委员会经常发布安全生产工作通知,要求做好应急预案。这就好比是给黄河上了个24小时的监控。

但是,你可能会问,既然"地上悬河"这么危险,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还要把它搞成这样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无奈的选择。

在过去,由于科技和资源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加高堤坝来防止黄河泛滥。这就是在打一场持久战,河床涨一尺,堤坝就得跟着涨一尺。久而久之,黄河就被"抬"到了天上。

现在看来,这种方法确实有点治标不治本。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总比让黄河肆意泛滥要好得多。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终于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要彻底告别"地上悬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黄河沿岸的城市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努力。说实话,现在黄河沿岸的城市发展得并不如意,连个GDP能冲进全国前十的都没有。

好在这些城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还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商量如何协调发展,减轻生态脆弱区的压力。这种抱团取暖的做法,让人不禁想起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老话。相信随着这些城市的共同努力,解决"地上悬河"的问题终究会有希望。

我们还需要在科技上继续发力。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不少高科技手段,但是面对黄河,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法宝"去科学化的治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来治理黄河。

最后,我们每个人也要提高环保意识。毕竟,黄河的问题不仅仅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也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问题。

黄河要告别"地上悬河",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它标志着我们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到两天,大陆批准郑丽文请求!民进党折腾十年,该有个了结了

不到两天,大陆批准郑丽文请求!民进党折腾十年,该有个了结了

奇思妙想生活家
2025-11-05 12:12:47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俄罗斯必须直面现实:归还领土100万,换取中国的全力支持

科技虎虎
2025-06-16 17:40:21
北京男篮揭幕战!许利民拒绝输球,廖三宁全力出击,央视直播

北京男篮揭幕战!许利民拒绝输球,廖三宁全力出击,央视直播

体坛瞎白话
2025-11-05 08:04:29
砂砂舞才是人间烟火,迪乐汇莎莎舞度周末,成都莎舞故事(60)。

砂砂舞才是人间烟火,迪乐汇莎莎舞度周末,成都莎舞故事(60)。

成都人的故事
2025-11-05 19:55:15
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特朗普猛然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

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特朗普猛然意识到: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

肖兹探秘说
2025-11-05 20:22:56
左小青很难再结婚了,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她还爱高权健

左小青很难再结婚了,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也不是因为她还爱高权健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3:35
陈震再杠小米!10℃也配叫“冬测”?米粉贴图科普秋冬也是无语

陈震再杠小米!10℃也配叫“冬测”?米粉贴图科普秋冬也是无语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03 04:41:4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调整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答记者问

界面新闻
2025-11-05 17:01:19
南非大选惊天逆转:腐败总统“王者归来”,30年执政神话破灭

南非大选惊天逆转:腐败总统“王者归来”,30年执政神话破灭

云上乌托邦
2025-11-04 17:15:48
解放台湾有多难?毛主席作过精准预言!当时机到来时,必果断出手

解放台湾有多难?毛主席作过精准预言!当时机到来时,必果断出手

近史谈
2025-11-05 17:49:20
吴石女儿吴学成,不愧是将门虎女,三重逆袭半世守魂苦难熬成荣耀

吴石女儿吴学成,不愧是将门虎女,三重逆袭半世守魂苦难熬成荣耀

阿钊是个小小评论员
2025-11-03 02:33:45
安徽通报:“内鬼”李晓清,主动投案

安徽通报:“内鬼”李晓清,主动投案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16:18:13
好消息!中资接近收购海外劲旅,可参加欧冠,中国男足留洋新去处

好消息!中资接近收购海外劲旅,可参加欧冠,中国男足留洋新去处

国足风云
2025-11-05 13:19:23
在西安跑网约车有多难?日均11单,三分之一司机连车租都凑不齐

在西安跑网约车有多难?日均11单,三分之一司机连车租都凑不齐

顺风车之声
2025-11-05 15:46:46
马卡:C罗认为世界杯代表不了什么,但那是他简历上最大缺憾

马卡:C罗认为世界杯代表不了什么,但那是他简历上最大缺憾

懂球帝
2025-11-05 08:13:26
贝佐斯二婚后断崖式衰老,满脸白胡子,55岁桑切斯越来越有品味了

贝佐斯二婚后断崖式衰老,满脸白胡子,55岁桑切斯越来越有品味了

毒舌小红帽
2025-11-03 20:21:49
西媒:贝蒂斯将与伊斯科续约至2028年,薪资将与安东尼持平

西媒:贝蒂斯将与伊斯科续约至2028年,薪资将与安东尼持平

懂球帝
2025-11-05 17:12:14
王家卫估计要告别导演行列了,不是因为录音,而是向太的一番话

王家卫估计要告别导演行列了,不是因为录音,而是向太的一番话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5 20:47:33
解放军上海入城仪式,一外国人开车拦路,陈毅大怒:先抓起来再说

解放军上海入城仪式,一外国人开车拦路,陈毅大怒:先抓起来再说

兴趣知识
2025-11-02 21:59:30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国家终于不再原谅王濛,77枚金牌不是万能,狂妄自大只会被抛弃

凡知
2025-07-29 02:12:19
2025-11-05 22:35:00
远方的国度
远方的国度
远方的国度,专注于国内外的旅游景点介绍。
239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杨受成名下英皇宫殿停运 曾以大堂铺满78公斤黄金闻名

头条要闻

杨受成名下英皇宫殿停运 曾以大堂铺满78公斤黄金闻名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蒲华:搦管写竹,墨沈淋漓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50+女人快跳出“扮嫩”误区,学会4个技巧,就能穿出高级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