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23年输沙量仅0.95亿吨,河床下切3.1米

0
分享至

黄河下游,真有这么一段"天上河"。它处在地表之上,俯视着周围的平原。但最近有专家推测,黄河或许有可能要告别地上河!如果是真的,那对我们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呢?


为啥黄河下游会变成"天上河"?

黄河,这个中华文明的摇篮。它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途经黄土高原,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一路上搅得尘土飞扬。把黄土高原的泥沙都卷进了自己的怀抱。黄河的含沙量可是出了名的高,也有了后来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语。

当这个"泥娃娃"跑到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时,那些泥沙像找到了新家一样,逐渐在河底堆积。日积月累,河床就这么被抬高了。但是,光靠自然堆积还不够"上天"。

这时候,人们为了防止黄河到处乱跑,改道泛滥,可是绞尽脑汁。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既然河床在长高,那咱们就在两岸修更高的堤坝!


就这样,黄河下游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地上悬河"。

说到危险,这"地上悬河"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就像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让周围的居民整天提心吊胆。一条大河悬在你头顶上,哪天要是因为意外事件决堤,那后果不堪设想。

1938年6月9日的花园口决堤事件就是一个血的教训。那次决堤,黄河水一泻千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悲剧,谁也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除了安全隐患,"地上悬河"还给周围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河床里堆积的泥沙让水质变得浑浊不堪,活脱脱一个大型泥浆池。这种环境下,鱼虾们都不愿意来凑热闹,生态多样性自然就差了。


由于河床抬高,水位升高,河道变窄,水流速度加快,想在这里搞水力发电或者航运,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这河道就像个窄窄的独木桥,哪有地方安置那些大型设备和船只。

既然"地上悬河"这么多弊端,那为什么现在才想着要跟它说再见呢?其实,这还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终于有了跟"地上悬河"叫板的底气。据统计,从2002年到2023年这22年间,黄河总共向大海输送了32.5亿吨的泥沙,下游河床平均下降了3.1米。

那么,黄河是如何实现这个惊人壮举的呢?这背后可是有不少门道。


我们下手的是源头问题。既然黄河携带的泥沙太多,那就从源头上减少泥沙的产生。2023年9月18日,相关部门召开会议,提出要重点治理黄河上中游的水土流失问题。这就好比是要偷黄河泥沙的"老家",从根本上断了它的后路。

其次还在科技上下足了功夫。位于河南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水利枢纽不仅能防洪,还能通过特殊的泄洪口将多余的泥沙排出,直接送到大海去。

再者还发明了不少"高科技"来监测黄河的一举一动。比如说,有个"千里眼"的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水文、雨量、水位等数据。

除了这些硬实力,我们的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黄河水利委员会经常发布安全生产工作通知,要求做好应急预案。这就好比是给黄河上了个24小时的监控。

但是,你可能会问,既然"地上悬河"这么危险,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还要把它搞成这样呢?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无奈的选择。

在过去,由于科技和资源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加高堤坝来防止黄河泛滥。这就是在打一场持久战,河床涨一尺,堤坝就得跟着涨一尺。久而久之,黄河就被"抬"到了天上。

现在看来,这种方法确实有点治标不治本。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总比让黄河肆意泛滥要好得多。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终于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要彻底告别"地上悬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黄河沿岸的城市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努力。说实话,现在黄河沿岸的城市发展得并不如意,连个GDP能冲进全国前十的都没有。

好在这些城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最近还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商量如何协调发展,减轻生态脆弱区的压力。这种抱团取暖的做法,让人不禁想起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句老话。相信随着这些城市的共同努力,解决"地上悬河"的问题终究会有希望。

我们还需要在科技上继续发力。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不少高科技手段,但是面对黄河,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法宝"去科学化的治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相信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办法来治理黄河。

最后,我们每个人也要提高环保意识。毕竟,黄河的问题不仅仅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也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问题。

黄河要告别"地上悬河",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它标志着我们在治理黄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海港继续垫底,成都跌至倒第二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海港继续垫底,成都跌至倒第二

懂球帝
2025-11-04 23:53:17
U17女足世界杯最大黑马诞生!连克两大强敌,首次参赛就进4强

U17女足世界杯最大黑马诞生!连克两大强敌,首次参赛就进4强

绿茵舞着
2025-11-04 22:18:25
“股神”看走眼?巴菲特抛售近70%苹果股票,少赚3500亿元!公司已囤积2.7万亿元现金,连续12个季度净卖出股票

“股神”看走眼?巴菲特抛售近70%苹果股票,少赚3500亿元!公司已囤积2.7万亿元现金,连续12个季度净卖出股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21:39:11
民进党飘了,居然想举办2038年亚运会,还向大陆提出两个条件?

民进党飘了,居然想举办2038年亚运会,还向大陆提出两个条件?

DS北风
2025-11-04 17:06:07
转型大前锋成功?威少17中10砍26分12板6助2断,三分6中3

转型大前锋成功?威少17中10砍26分12板6助2断,三分6中3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马斯克语出惊人!

马斯克语出惊人!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4 22:03:37
杨振宁去世后,翁帆带走丈夫34箱手稿,穿35元布鞋隐居家中

杨振宁去世后,翁帆带走丈夫34箱手稿,穿35元布鞋隐居家中

林子说事
2025-11-05 00:47:15
官宣!意大利60岁庸帅下课,意甲10场0胜排倒一,5个月2次被解雇

官宣!意大利60岁庸帅下课,意甲10场0胜排倒一,5个月2次被解雇

阿超他的体育圈
2025-11-04 19:59:23
杨开智曾保护毛岸英,建国后写信求工作,毛主席:不要有任何奢望

杨开智曾保护毛岸英,建国后写信求工作,毛主席:不要有任何奢望

健康快乐丁
2025-11-04 20:43:10
许家屯:被英国收买,贪腐卖国,被调查时携女人叛逃,结局如何?

许家屯:被英国收买,贪腐卖国,被调查时携女人叛逃,结局如何?

阿胡
2024-11-01 15:18:33
办张电话卡,要哪门子“无犯罪证明”?| 新京报快评

办张电话卡,要哪门子“无犯罪证明”?|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2025-11-04 14:49:37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八卦疯叔
2025-11-03 11:41:26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霁寒飘雪
2025-11-04 09:19:58
出差2个月把家中地暖断掉,楼上却在群里骂我,她家楼上也断掉地暖

出差2个月把家中地暖断掉,楼上却在群里骂我,她家楼上也断掉地暖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3 10:32:45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陈奕迅开“保时捷”上街,车型四不像,网友:稀有的奶爸车

总李谈车
2025-11-04 14:05:22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国补确认恢复继续 国补政策2025新消息:国补没有结束!第四轮690亿国补申请领取中,国补截止到2025年年底结束

国补确认恢复继续 国补政策2025新消息:国补没有结束!第四轮690亿国补申请领取中,国补截止到2025年年底结束

枝江热线网
2025-11-04 15:11:11
沈伯洋再挑大陆底线,拉拢数百台独举牌示威,中央这次动了真格

沈伯洋再挑大陆底线,拉拢数百台独举牌示威,中央这次动了真格

时尚的弄潮
2025-11-05 01:54:50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孟大夫之家1
2025-10-29 20:18:06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突发利空!杉杉股份18万股民“眼前一黑”……

看财经show
2025-11-04 16:37:58
2025-11-05 05:00:49
远方的国度
远方的国度
远方的国度,专注于国内外的旅游景点介绍。
239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时尚
数码
家居

旅游要闻

彩叶秋菊映古建 京华盛景入画卷

教育要闻

初二英语掉分背后,是思维升级的阵痛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数码要闻

不到300元!小米又一产品彻底卖爆了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