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黄埔之光”,突然成了败军之将,这搁谁应该都受不了吧?宋希濂自己也受不了,所以早在自己部队被解放军包围的时候,他就准备自杀。
![]()
谁知道,他刚把手枪拿起来,就被警卫员拦了下来,也正因此,宋希濂就被俘虏了。其实被俘之后,他还准备趁乱逃跑呢,不过最终肯定是没能得逞了。那他究竟是为什么又被发现的呢?
![]()
要弄明白这一切,就要先从宋希濂的“传奇”人生说起了。论起来,他和陈赓大将,还有过一段“同窗情”呢。
1907年,宋希濂出生在一个耕读世家,也正因此,他才能有机会从小读书上学。14岁那年,他考进了长沙长郡中学,那时候的宋希濂,原本只想着能读好书,给家里争口气。
也就是这段日子,彻底改变了他。五四运动的浪潮涌到校园时,宋希濂跟着高年级学生上街游街,喊着“还我青岛”的口号。也就是在这时候,他认识了比自己大几岁的陈赓。两人都是湘乡人,脾气又对味,经常一起在湘江边散步。
那时候,陈赓拍着他的肩膀说:“光靠喊口号没用,得有枪杆子才能救中国!”
![]()
1924年,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传到长沙,宋希濂跟陈赓一合计,背着铺盖卷就往广州跑。考军校那阵子,他住在最便宜的客栈里,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军事教材,笔试时写“革命不分先后,救国重在行动”,硬是从几百号人里挤了进去,成了黄埔一期生。
那时候的宋希濂,眼里有光。他跟着周总理学政治,听蒋介石讲战术,训练时总是第一个冲上去。陈赓还拉着他加入了共产党,两人约定以后要一起打天下。
可没等理想实现,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就来了,学校里到处都是抓共产党的士兵,宋希濂看着身边同学被带走,心里犯了怵。蒋介石找他谈话,拍着他的肩膀说:“荫国啊,跟我干,以后有你带兵的机会。”
最终,宋希濂还是选择了脱党。他没想到,就是这个选择,日后竟然会让自己后悔不已。
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宋希濂就跟着部队南征北战,打北伐,守上海。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他带着部队在江湾跟日军死磕。子弹就那么擦着耳朵飞过去,他硬是趴在战壕里指挥了几天几夜,哪怕部队伤亡过半,他都没有后退半步。
![]()
战后蒋介石见了他,说:“你这个湖南娃子,够狠!”
![]()
不过,真正让宋希濂“扬名”的,还是抗日战争。1937年淞沪会战的时候,他担任78军军长,带着部队阻击日军。那时候,前线缺粮缺弹,士兵们啃着生红薯,用步枪打坦克。宋希濂白天在前线指挥,晚上就到伤员棚里换药。
后来,他又参加了武汉会战、滇西反攻,尤其是1944年强渡怒江,他带着71军从惠通桥出发,翻过高黎贡山,跟日军在松山打了几个月。山上蚊子多,士兵们大多都得了疟疾,宋希濂自己也发着高烧,却还是坚持在前线督战。
战后清理战场的时候,他看着满山的尸体,忍不住长叹一口气,说:“这些娃娃都是好样的,可惜没能看到胜利。”
那时候的宋希濂,是抗日名将,更是“黄埔之光”。家乡人给他送锦旗,报纸上称他为“抗日猛将”。可他自己知道,打鬼子是应该的,只是没想到,抗战胜利以后,等他的不是和平,反而是内战。
![]()
1949年,宋希濂带着残部在四川山里跑,身上的将军服早就磨破了,脚上穿的鞋也露了脚趾。他原本是蒋介石寄予厚望失望“西南屏障”,可解放军一来,部队就散了架了,荆门丢了,异常撤了,到最后,手里就只剩下不多的残兵。
后来,他带着警卫排渡过大渡河,之后他就躲在沙坪,就在这里,解放军将他们团团包围了起来。面对注定的败局,宋希濂摸出腰间的手枪,枪口就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他不想当俘虏,更不想面对曾经的“老大哥”陈赓。
就在他即将扣动扳机的时候,警卫排长袁定侯突然就扑了过来,一把夺过他手里的手枪,“军长!不能啊!活着才有机会!”袁定侯的手忍不住发抖,眼泪都下来了。
看着这个跟着自己多年的小兵,宋希濂突然就没了力气,瘫坐在地上。
后来,他又想了个办法,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谎称自己是“军需官周伯瑞”,混在俘虏队伍里。可没等他藏多久,队伍里就突然走过来了一个解放军干部,盯着他看了半天,忽然就敬了个军礼:“宋将军,别来无恙?”
宋希濂心里忍不住“咯噔”一下,这人是王尚述,早年在他部队里面当过营指导员,后来不慎身份暴露,他念及旧情,也没为难对方,放了他一马。没想到,现在却是对方认出了他。
![]()
王尚述看着宋希濂,声音很平静,只说:“我是解放军的干部,王尚述,将军既然被俘,就别再装了,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一听这话,宋希濂脸上就忍不住发烫,最终,他还是苦笑着说:“没想到,还是让你认出来了。”那一刻,他知道,自己的“将军梦”,彻底碎了。
![]()
被俘后的宋希濂,先是被关在重庆白公馆。那时候的他,心里满是抵触,吃饭的时候故意摔碗,让他写材料就装病。
有个年轻战士跟他说:“宋将军,你打鬼子是英雄,可打内战就是错了。”他听了这话,气得直拍桌子:“我是军人,服从命令天经地义!”
直到1954年,他被转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见到了杜聿明、邱行湘这些老熟人。一开始,他还是不配合,学习《资本论》的时候,故意把书翻得哗哗响。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他:“陈赓来看你了。”
宋希濂愣了半天,不敢相信。见面的时候,陈赓还是老样子,笑着拍他的肩膀:“荫国,好久不见,你倒是老了不少。”两人聊起黄埔时候的事,聊起打鬼子的日子,陈赓突然叹了口气:“当年我劝你别跟蒋介石走,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
宋希濂低着头,半天没说话。陈赓接着说:“现在新中国成立了,老百姓都想过好日子。你要是真心悔改,以后还有机会为国家做事。”
那天的谈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宋希濂的心结。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改造,跟着大家一起缝袜子,学写毛笔字,还主动写回忆材料,把自己打内战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写下来。有次,他在材料里写到杀害瞿秋白的事,眼泪掉在纸上,湿了一大片:
“那时候我糊涂,做了错事,这辈子都对不起瞿先生。”
1959年12月,当念到“宋希濂”的名字,说他被特赦时,他愣了半天,忍不住捂着脸哭了, 这十年,他终于等到了“新生”。
特赦之后,宋希濂就被安排到了北京南郊公社劳动。一开始,他连锄头都握不好,农民们就笑着教他,后来,他就越来越顺手了。跟着农民们一起插秧、割稻,晚上就住在公社的瓦房里,心里比谁都踏实。
![]()
后来,他又被安排去当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专门写抗战和内战的回忆,字里行间都是对过去的反思。
晚年的宋希濂,一直都在致力于国家的统一事业。1982年,他发起成立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每次开会都要讲:“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咱们都是中国人,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在美国纽约病逝。临终前,他拉着儿女的手说:“把我的骨灰送回湖南,葬在长沙,我想看着祖国统一。”
![]()
同年4月,他的骨灰被运回长沙,葬在唐人永久墓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