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湖晚报)
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朱静燕 通讯员 罗洁琼 医学指导 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 费勇
关于疼痛,你对它认识究竟有多深?
10月20日,是今年的“世界镇痛日”。从2004年起,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10月份的第三个周一设立为“世界镇痛日”,旨在提升公众对疼痛管理的关注。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目前已经被列为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费勇提醒说,目前仍有许多人将其视为“忍一忍就能过去”的小问题,但其实不然,“疼痛是人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一旦发生疼痛,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忍一忍就过去?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
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疼痛确定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将慢性疼痛定义为一种疾病。
“疼痛”是一种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有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痛觉,是人体受到伤害时发出的一种警告,是一种不健康的信号。
“它常见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费勇提道,疼痛可以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通常是由外伤、疾病等引起的,一般持续时间较短,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消失;慢性疼痛则是指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疼痛,其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心理因素等有关。
根据疼痛的性质和原因,疼痛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颈肩腰腿痛,这类疼痛通常由于长期劳损、姿势不当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常见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这类疼痛通常由于神经系统受损或功能障碍引起,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较为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癌性疼痛,癌症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可能由于肿瘤压迫、神经受损等原因引起。
还有关节疼痛等,关节磨损虽属自然规律,但持续的疼痛可能预示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全身性疾病的侵袭。
这些疼痛信号不能忍!
及时就医是关键
从事装修工作的黄先生患有腰间盘突出症,前段时间突发腰疼,但因为手头工作时间紧,所以一直没及时到医院做治疗,光靠吃药缓解。拖延了将近一年后,黄先生的腰痛越来越厉害,最后发展到走路也十分困难,最后不得不入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疼痛不是靠‘忍’就能解决的,必须要改变‘忍一忍就过了’的老观念,疼痛不能忍!”费勇说,因为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受损的主要信号,是一种保护性信号,应引起关注,一旦发生疼痛应及时就医,无须一忍再忍,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像颈椎病,可导致颈部酸胀、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如压迫神经后会出现胳膊酸胀麻木,压迫脊髓则会出现‘走路像踩棉花’的感觉,不及时治疗,有瘫痪风险。”
他建议公众在面临疼痛时建立以下科学应对流程:如果遇到腹痛、胸痛等突发剧痛,必须立即去医院看急诊;如果遇到腰痛、颈痛等慢性疼痛突然加重,就须尽快到医院的疼痛科就诊,请专业医生进行判断、诊治;如果遇到身体轻度疼痛并伴随麻木、无力等功能障碍,千万不能对尚能忍受的疼痛报以“能忍且忍”的态度,最好尽早就医,避免拖延。
疼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医学问题,需要专业的学科知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近年来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大健康问题。”费勇表示,也因此,近十年来我国疼痛学科发展非常迅速,疼痛科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已成为近年来疼痛管理领域的一大亮点。
目前,科学治疗疼痛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除药物治疗和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经典疗法外,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疼痛治疗的“中流砥柱”,该治疗方式适用于无法通过其他方法缓解的严重疼痛,包括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小针刀、射频脉冲、脊柱内镜、关节镜等,通过微创介入,医生能够直接针对疼痛的具体部位和根源进行干预,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好的“止痛药”是预防
给身体的日常“保养手册”
“在治疗手段上,我们已经有能力为慢性疼痛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帮助,关键在于提升公众认知。”费勇提醒,慢性疼痛的预防始终优于治疗,我们提倡“身体如车,定期保养”的理念,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好的“止痛药”。
在日常饮食与运动方面,费勇建议平时应该通过合理的膳食摄入和适量运动有效预防疼痛。比如每日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关键营养物质,以预防营养不良;同时,注意适量饮水、减少高糖及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等。
在运动方面,费勇说,医生们更提倡要适量运动,避免太剧烈的运动,运动方式也更推荐游泳、快走、瑜伽等方式。“对于久坐的上班族,平时工作中也注意要调整自己的习惯,比如每30至40分钟要起身活动一下,有空的话,在办公室也可以做做颈腰椎保健操。”他提醒,现在上班族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多,“使用中建议要保持正确姿势,比如看电脑时屏幕与视线平行,不要长期保持低头姿势,引起颈椎病等疾病。”
在生活习惯的调整上,他还特地提到了要注意保暖,“现在已开始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是颈腰腿痛的高发期,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以预防因寒冷而引发颈、腰、膝受凉而导致的疼痛。”另外,临床上也认为,精神压力大或经常焦虑可能导致身体疼痛,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学会释放压力、调节情绪也至关重要,以避免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等。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已是影响生活质量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生活中忍受着疼痛的折磨。”费勇说,作为医护人员,有必要提醒大家要关注疼痛,有痛就要大声说出来,及时就医诊治。“对于所有人来说,疼痛管理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希望大家都在生活中注意正确的姿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疼痛的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