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察楼盘
1905文创园犀牛市集 本月末再开市
记者从1905文创园获悉,在国庆期间1905文创园举行的犀牛市集共吸引游客35223人次,成为了沈阳文旅的一个热点。为了满足错峰游的游客,1905文创园从10月24日至12月21日每周末还将继续举行犀牛市集。新一期的犀牛市集以“遇冷”“愈暖”为主题,将推出更适合秋冬游的文创项目。
1905文创园的相关负责人说:“秋冬期间,开心麻花首部惊悚爆笑戏剧《开心聊斋·三生沉浸版》将在文创园内常态化上演。新一期犀牛市集不仅有文化展览、创意工坊等活动,还将举办音乐派对,以音乐演出串联多元业态,用潮流创意奏响别样的文化乐趣。”(来源:沈阳网)
沈阳于洪区再增一处婚姻登记点
日前,沈阳市于洪区丁香湖结婚登记点“良缘启新”揭牌仪式举行,沈阳市于洪区再增一处婚姻登记点。
沈阳市于洪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登记点位于沈阳市于洪区丁香湖党群服务中心内。选址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丁香湖公园旁,突破传统行政服务大厅模式,将婚姻登记与自然风光、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新人完成登记后,可沿“丁香小镇—丁香湖公园—慈善主题公园”等路线打卡拍摄,实现“领证即旅拍”,极大增强了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与纪念意义。
丁香湖婚姻登记点的设立,不仅是于洪区推进婚俗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也实现了婚姻服务“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3A级旅游景区、进青年友好型街区”的新突破,为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品质注入新活力。(来源:辽沈晚报)
辽宁省八类高校毕业生可申领不低于1200元一次性求职补贴
进入10月,我省又一项就业扶持政策将落实到位,八类高校毕业生可申领不低于12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目前,各市人社部门正在组织开展2026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申领工作,补贴资金将于今年10月底前集中发放完毕。
今年,我省修订了一次性求职补贴经办规程,并增加了烈士子女、孤儿两类高校毕业生,政策适用对象增加到8类。在毕业学年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烈士子女高校毕业生、孤儿高校毕业生可以申领一次性求职补贴。
我省明确了一次性求职补贴适用对象、受理方式、补贴标准、办理要件、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并要求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对能依托辽宁省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申请,不再要求提供纸质材料。
符合条件的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按学校规定时间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各学校统一报送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学校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经过就业补助资金管理部门同意,按规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毕业生本人社会保障卡或借记卡银行账户。
除去一次性求职补贴,高校毕业生还可以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由申请人向参保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在辽宁省内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成功申领创业担保贷款,可以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3000元,由申请人向经营实体注册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来源:辽沈晚报)
沈阳演唱会市场火爆得“反常”
10月12日,“国潮星动演唱会天后季”沈阳站在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梁咏琪、容祖儿、许茹芸等六位“天后”同台献唱,为现场的上万歌迷献上一场视听盛宴。这是沈阳今年最后一场户外大型演唱会。
此前的10月6日,“月圆沈阳”中秋歌会也在沈阳奥体中心上演,沈阳借双节假期推出了一系列“宠客”活动。虽然户外演唱会结束了,但是“歌迷之都”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11月沈阳还将举行4场室内万人演唱会,相关文旅部门也正在策划一场大型的跨年音乐活动。
低温挡不住“天后”的热情
10月12日19时,沈阳的气温在10℃左右,虽然有一些寒意,但是沈阳奥体中心内却火爆异常,“国潮星动演唱会天后季”沈阳站开唱。
容祖儿、梁咏琪、许茹芸、黄丽玲、戴佩妮、李佳薇六位华语乐坛“天后”集体空降沈阳,从抒情金曲到动感热歌,带数万歌迷沉浸式感受“天后级”演唱实力,共享沈阳秋日户外音乐狂欢。
本次演唱会以“代际覆盖、风格破圈”为选角策略,多元艺人矩阵精准触达不同年龄层乐迷,形成“定制化文化事件”的独特记忆点。这种对艺人资源的创新性整合,成为乐迷心中“品质与惊喜并存”的演出符号。梁咏琪《胆小鬼》、许茹芸《独角戏》等经典歌曲引起了全场万人大合唱。
六位“天后”更把舞台变成秀场,她们有人身穿羊绒披风,有人身穿牛仔裤、飞行夹克……每个人的不同穿衣风格都引发歌迷的欢呼。一位女歌迷说:“这门票太值了,不仅能听歌,还能看时装表演,她们六个人真是人美歌甜。她们今天的舞台穿衣,就是今年的‘秋冬时装发布会’,我都一一拍照了,准备跟着‘天后’学穿衣。”
散场之后,沈阳地铁依然免费为歌迷发票。一位外地的歌迷说:“我也是在网上听说沈阳是‘歌迷之都’,这次音乐会让我感受到了‘歌迷之都’的魅力。”
姜育恒提前抵沈游故宫
虽然“国潮星动演唱会天后季”沈阳站为沈阳今年户外大型演唱会完美收官。但是,“歌迷之都”“宠客”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11月沈阳还将举行4场室内万人演唱会。11月15日-16日,在三生制药体育馆(原辽宁体育馆)将举行2025姜育恒“永远”巡回演唱会(沈阳站),姜育恒将以深情而磁性的嗓音,用一首首岁月金曲唤醒青春记忆。
近日,姜育恒突然“空降”沈阳,他在沈阳文旅部门的陪同下,参观了辽博,游览了沈阳故宫。姜育恒说:“我1992年曾经在沈阳‘大馆’举行过3场演唱会,当时沈阳的歌迷非常热情,场场爆满。这次我非常开心再次来到沈阳,这次是连续唱两场,我可以好好与沈阳的歌迷交流一下,也希望通过我的演唱会,让世界看到沈阳的美。”
姜育恒并不是今年在沈阳举行个人演唱会的最后一位歌星。目前,根据官宣消息,陈小春将在11月22日在三生制药体育馆(原辽宁体育馆)举办陈小春“生・旦・净・末・丑”巡回演唱会(沈阳站),陈小春带你重温港式潮流与经典旋律,感受“小春哥”的舞台魅力。目前,22日演唱会的门票已售罄,主办方又在11月23日增加一场。
火爆演出打破多年“市场规律”
今年,沈阳演唱会市场不仅火爆,而且“反常”。一位演出商说:“根据沈阳往年的市场情况,大型演唱会一般都是5月至10月。10月之后,很少再有大型演唱会了,但是今年太‘反常’了,10月之后有6场大型演唱会,10月2场户外演唱会,11月4场室内演唱会。沈阳演唱会市场火爆得已经打破了多年形成的‘市场规律’。”
其实,作为省会城市,沈阳拥有可以容纳万人以上的室内场馆——三生制药体育馆(原辽宁体育馆),沈阳完全具备10月之后举办大型演唱会的硬件条件。这位演出商还说:“以前是由于天气、交通、市场等原因,形成了‘10月之后不办演唱会’的‘市场规律’。但是如今不一样了,沈阳有强大的票房能力,场场爆满;城市地铁给力,让演唱会结束之后的交通更方便。再加上沈阳市文旅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歌迷福利,让外地歌迷爱上沈阳,所以才出现今年的特殊市场情况。”
据记者了解,2026年沈阳的演唱会市场会更加火爆,很多歌迷们期待已久的“天王”“天后”都已经与沈阳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期待在“歌迷之都”唱响他们的主打歌。(来源:沈阳日报)
沈白高铁破解多项世界级难题
近期,一批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超级工程密集迎来关键节点,不仅以震撼数据刷新世界纪录,更凭借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彰显我国从“基建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跨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技术创新破解世界级难题
国庆前夕,随着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全线投入运营,作为控制性工程的花江峡谷大桥,在历时3年多建设后也正式完工。这一超级工程以625米的桥梁高度、1420米的主桥跨径,实现“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双重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狮子洋通道也于近日迎来关键突破:主桥索塔高度一举突破200米,为明年实现封顶奠定坚实基础。这座全长35公里的双层复合公路通道,上下双层共设16车道,其主桥以2180米主跨实现“一跨过江”,建成后将创下主跨跨径、主塔高度等五项世界第一。
近日开通运营的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沈佳高铁沈白段),则是闯过长白山复杂地质的工程奇迹——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近八成路段位于桥梁与隧道中,在断层、溶洞密布的长白山腹地实现时速350公里的平稳运行,被称为“高寒高铁智能化建造的新标杆”。
这些超级工程面对的都是世界级难题,而技术创新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密钥。为应对峡谷强风、复杂地质等难题,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团队创新应用北斗定位系统、引入智慧缆索技术、采用测风激光雷达等,将施工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让大桥可抵御峡谷14级风。
超级工程助先进制造业集群壮大
狮子洋通道342米高的主塔相当于110层摩天大楼,每个钢壳节段安装偏差需控制在1毫米内,项目团队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与云端平台联动,每秒30次采集吊装数据,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精准作业。
沈白高铁在极寒冻土施工,运用无缝轨道技术、智能化监测系统、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等,采用耐寒建材与生态廊道设计,让高铁在呵护东北虎、红豆杉等珍稀物种栖息地的同时精准穿行,一举破解多项世界级难题。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认为,超级工程加快建设的背后是我国在“十四五”期间突破了一批重大装备、关键基础产品和人工智能技术,超强钢、智慧缆吊系统、智慧高铁、大型旋挖钻机等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标志性产品,支撑了重大工程建设迈向智慧工程建设,创新成为引领超级工程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不仅如此,超级工程的价值早已超越工程本身。花江峡谷大桥作为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已打造成为“桥梁观光+运动体验”综合体,游客不仅能体验玻璃栈道、喝咖啡,还能感受攀岩、滑翔伞、无绳蹦极等极限运动的惊险刺激。自试运营以来,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迅速成为热门目的地。
“一方面,超级工程的部署建设拉动了产业需求,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并推动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成长壮大。”朱明皓表示,另一方面,超级工程往往代表了极端环境、极端尺寸、极端精度,从而倒逼重大装备、重大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创新,突破产业技术天花板,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强国”建设,朱明皓建议,一是推进标准引领,通过重大工程建设重塑产业标准体系,打造国际标准话语权;二是关注共性技术和产品创新投入,围绕轴承、超强钢、碳纤维等,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谱系化产品建设;三是打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创新阻碍,围绕企业实际需求部署重点研发、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企业牵头开展重大工程技术研发。(来源: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雨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