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玲珑埋香处”即民国时期吉林城江湖女子“侯玉瑛”的坟墓。
![]()
一、
在尤蕴石先生所著《吉林旧事》中提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前,“站在玉皇阁山门石阶上向左看,便可从山坳处见到一座为林木与野草蓬蒿遮掩着的孤坟……墓前是一块两侧削角的汉白玉横卧石碑,碑面镌有“小玲珑埋香处”几个醒目大字,碑阴寥寥数语,略陈墓下人小玲珑身家姓氏”,此即小玲珑之墓位置的重要记载。
然而在王力先生所撰《民国旅吉名士与名妓小玲珑》一文中,开篇即提到小玲珑“香冢一抔位于药王庙北门外的东坡山坳处”。王力先生的记述与一些老人的口述情况相吻合。老人们回忆:当时在药王庙北门外的东侧,坟不止一座,似为北山寺庙僧人的墓地,其中甚至还有安放出家人遗骨(骨灰)的砖砌小灵塔,也有不是僧人的坟茔,总之算是一片“成分复杂的”墓园,小玲珑的墓就安置其中。因此若要严格审视,站在玉皇阁门前石阶上,由于坎离宫建筑遮挡,看到小玲珑的坟墓是很困难的。
被许多当代人记述,这小玲珑是何许人也?此女本名侯玉瑛(也有史料写作“英”),生于江苏丹徒。人聪慧,性纯善,貌婉丽,谈吐温雅,精于琴棋书画。其幼年家中遭遇变故,因贫困被卖到娼门,取艺名小玲珑。凭不俗的文化素养和较高情商,小玲珑在民国初年受到众多同时代文人名士追捧,相互赋诗酬答,一时传为佳话,虽身在风尘,终能留名书籍,算得上名噪一时的江湖女子。
![]()
二、
在旧社会的吉林城,由于男权当道,声名在外的女性并不多,除乐善好施的石熊氏老太太,就是大批贞洁烈女能够被历史记载下来。至于身在江湖,即便声震街坊,终因与主流文化隔绝,故而很难留名史料。即便也有熙洽之妾“大老徐”、包庇杨毛子的干姐“大洋马”等被史册所载,但总归名不芬芳,虽是涉足了“江湖”,可生生死死实难令后人扼腕感怀。
谈到“江湖”,有影视作品谓之“人情世故”。至于何谓“江湖女子”,世人众说纷纭,大致为游离于传统闺阁与宗法秩序之外,以特殊技艺或生存智慧在市井、艺坛、行帮间谋生的女性群体:她们或是茶楼酒肆中弹唱的歌姬、登台献艺的戏曲坤角,凭嗓音与身段博人喝彩;或是走街串巷的杂技女艺人,以柔术、顶碗等绝活挣取赏钱;亦有少数凭借胆识与智谋,在镖行、商帮中担任文书、联络人,甚至在乱世中以草药医术救济他人……总之身份与命运始终与“江湖”的流动性、复杂性深度绑定。
这些特殊的女性的核心特质在于“自主性”与“边缘性”的矛盾统一。与被束缚于“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不同,江湖女子需自主应对生存风险,在男性主导的江湖中争取立足空间,往往比闺阁女子更懂人情世故、更具韧性;但同时,她们又因脱离家族庇护,常被主流社会贴上“风尘”“不羁”的标签,难以获得正统认可,命运多随时代动荡起伏。本质上,旧社会的江湖女子是特定时代的“生存者样本”——她们以非传统的方式打破性别桎梏,却又始终被江湖规则与社会偏见裹挟,在自由与束缚的夹缝中书写着独特的女性生存史。算起来,小玲珑就是“江湖女子”的典型代表。
![]()
三、
小玲珑在吉林混出名号时年纪尚小。有资料说她生于1911年(另有资料说她生于1909年,与墓志内容不符)。她十几岁就以“清倌”(雏妓,卖艺不卖身)的身份在东关圈楼“出盘子”待客,有资料说她寄身升平书坊,也有记载说她苟活于艳春书坊。当年的吉林东关圈楼有八大“书坊”,是吉林省城最高级的娱乐场所,并非平常人所能够消费得起,故而小玲珑接触的也都是一些贴有时代精英标签的“高端人士”。
在王力先生的文章中提及小玲珑与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的金毓黻(当时在吉林交涉署任职)有过多次接触,并获得了金先生三首赠诗歌,内容均为赞颂小玲珑相貌才情的诗句。如其中一首写道:美人才地太玲珑,谁遣藏春深坞逢。爇罢心香屡回顾,一十三度溪花红。可这最后一句竟然成为悲情的谶语。
自古红颜多薄命,好花难有百日红,1924年,年仅13岁的小玲珑因病去世。这一突然离去让许多与她相识的名士倍感惋惜,名士李清华为其立碑并赋诗多首追悼,诗句中甚至将小玲珑坟墓与西湖畔的苏小小墓并论。此外,名士穆元植为小玲珑撰写了墓志,金毓黻等创作了不少挽联和悼诗……随着这些诗文的传颂,小玲珑的名声顿时比生前还要大,“埋香处”更成为北山公园内一处特殊风景名胜,引得大批名人雅士云聚凭吊。
在凭吊者中,客居吉林城的著名文学家萧军位列其中,他不仅创作过“奠卿无酒更无花,检点西山几片霞。数茎荒蒿堪记取,相逢梦里又天涯”等多首诗歌,抒发自己的怅然之情,甚至多次到小玲珑的墓畔流连徘徊并在碑前留影。“有时还带着酒自斟自饮,醉了就在墓旁席地而眠,甚至不分白天黑夜”。1979年萧军在阔别吉林52年后重游北山,感慨小玲珑的坟墓已杳然难觅,遗憾之际,还留下了“埋香有迹杳难寻,徒赋招魂恨转深。浪迹萍踪五十载,赢得白发故青衿”的诗句。
![]()
四、
关于小玲珑坟墓的出现和消失,坊间颇有传奇,尤蕴石先生在文中就记载道:一个黄叶飘零的深秋时节,一夜过去,清晨便见到墓与碑同时出现在山坳处,可谓“运筹精到,神工鬼斧"了;而更令人感到蹊跷的,是在50年代里的一个同样的秋天,也是一夜之间,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竟碑失墓平,荡然无存。自墓碑消失后,墓丘亦平,“小玲珑埋香处”仿佛从未在吉林北山上出现过一般,化作坊间一段恍恍惚惚的传说。
大概在2010年前后,关帝庙和药王庙计划向东北侧扩出一个跨院,增建锅炉房、印久法师灵塔等建筑物,在挖掘地基时偶然发现一个棺椁。庙中住持便找到在药王庙北门外摆卦摊算命的一位风水先生,要按民间风俗将骸骨移葬他处。这位阴阳先生到了现场,看到施工工人已将棺木上面的盖土清理完毕,坑内埋着的是一具规格较高的棺材(长度在2米4以上)。
风水先生于是按民俗,用“陀罗尼经被”和红布遮挡,打开了棺盖。就在开棺刹那,这位风水先生隐约闻到一阵奇异的香风,但见棺材中躺着一位年轻秀美的女子。只不过,棺盖一开,女子肉身很快变黑朽碎,可仅这短短的瞬间,已让风水先生霎时明白了什么叫做“惊艳之容”。而就在风水先生诧然之际,棺材中玉扳指、珠串首饰、丝绸布匹之类的陪葬品,竟被施工的工人们“抹去”。
因原有棺材已经出现朽坏,庙上的住持遂委托风水先生,重新购买了棺材成殓了尸骨,随后将其葬在通往跃进亭的山路一侧。新墓址并非孤坟,其一侧与救火牺牲女烈士孙桂芝的陵墓(汉白玉砌就)相邻。
事后风水先生与周围人谈及此事,有知晓北山旧时情形者言说,坟墓中的年轻女子就是小玲珑,那墓即是隐于尘烟多年的“小玲珑埋香处”。期间有人遗憾地说:“小玲珑已经拂名而去,怎么还打扰她了?”
说者无心,竟接天意。转年,那位风水先生发现罹患了癌症,不久后竟与世长辞。事后有好事者抖机灵,妄言道:那风水先生的卦摊后有一棵老树长有瘿瘤,这棵树与卦摊和“小玲珑埋香处”三点成一线。原本相安无事,可风水先生偏偏移葬小玲珑,失去了冥冥中的制衡之力,得病自是命数使然云云。
对这些说辞,药王庙外的众卦摊摊主自是嗤之以鼻,可大家却都说“宁葬新魂,不移旧墓”是前辈的训诫,许多人在移葬时确实都遇到过咄咄怪事……
![]()
五、
数年前,我市一位著名制片人筹拍《吉林北山》,我曾有幸入组,大家曾随同皮福生先生去跃进亭附近探访小玲珑墓。然而放眼东峰一侧,目之所及,唯见通往跃进亭的山路两侧灌木丛生,蓬蒿密布,小玲珑的墓丘已再次消失。想必那令一个时代吉林名士沉醉的一缕香魂,已再度隐匿,托体安息于山阿之间了。
特别鸣谢贾大为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