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昆明、天津,到乌鲁木齐、西安等地,由左丘创作的《宋美龄耳环丢了》曾在不同城市落地生根,由不同团队孵化出独具地方气质的版本。今秋,这颗悬念的种子,飘落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深宅大院之中。
由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与北京无用文化联合打造的福州版《宋美龄耳环丢了》,在福州三坊七巷宫巷18号——刘齐衔故居内正式拉开帷幕。国庆假期首演四场,场场爆满,数百名观众循着历史的踪迹踏入这座百年宅院,亲历1944年一桩离奇窃案背后的波诡云谲。
因地制宜:百年古厝变身沉浸式剧场
福州版《宋美龄耳环丢了》的独特魅力,极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演出场地——素有“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之中的宫巷18号刘齐衔故居。与福建人民艺术剧院与北京无用文化联合打造的前两部沉浸式作品《雀起无声》《风起末园》一脉相承,《宋美龄耳环丢了》同样选择了一座真实的百年老宅作为舞台。
![]()
在这里,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他们跟随不同的审讯官,穿梭于宅院的厅、堂、廊、院,近距离观察四位嫌疑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福建人艺青年演员,本剧执行导演南家硕介绍到,面对宫巷18号刘齐衔故居这座传统建筑,他带领团队,将戏剧情节与古宅原有的厅、堂、廊、院进行深度融合,在保护古建筑的前提下,依据原有的空间格局,因地制宜排布审讯动线和场地,让观众在移步换景之间,感受福州古建筑的不同空间的气质流转。
深宅疑云:一对耳环与一个时代的侧影
1944年6月,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风云变幻。于此微妙时刻,宋美龄准备赴巴西治病,一对珍藏的钻石耳环却在临行前不翼而飞。风波顿起,行程取消,陈布雷、徐恩曾、俞济时、唐纵四位高层官员被紧急召来,限时破案。
审讯的灯光在古宅的各个角落次第亮起,人性的迷宫在权力的重压下徐徐展开。观众不再是看客,而是这场高层调查的“亲历者”,跟随不同的审讯官,在空间的流转与对话的机锋中,捕捉谎言,探寻真相。
作为《宋美龄耳环丢了》福州版的执行导演,此次是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南家硕首次执导沉浸式戏剧,他坦言“这是我作为执行导演对沉浸式戏剧的第一次尝试,其实还是有点忐忑”。
这份“忐忑”也催生了他对作品的审慎与创造力。南家硕此前已拥有导演镜框式舞台作品的经验,也曾在《雀起无声》与《风起末园》中担任演员。而这一次,他从台前深入幕后,在《宋美龄耳环丢了》的创作中,他尊重戏剧的文本核心与历史厚重感,确保复杂的人物关系与背景清晰可信;亦把握沉浸式戏剧特有的观演关系,将观众的体验置于叙事的重要位置,力求在严谨的历史叙事与生动的沉浸互动之间找到平衡。
剧中的“陈布雷”一角,由福建人艺演员中心副主任、经验丰富的刘昊饰演,他阐释道:“我们假借宋美龄耳环丢了这件事,展现的是背后的脉络势力。我们都在问,做的事情到底是为家国奋战,还是只为某些人的私利?”这种对历史深度的挖掘,赋予了悬疑剧情以厚重的思想基底。
![]()
饰演“俞济时”的许世玚,则致力于在军人的硬朗框架下,塑造角色的多面性与内心挣扎。在他看来,查案过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国民党内部“各怀鬼胎”与信任的彻底崩塌,而演员的任务,就是将这种复杂性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
![]()
对于饰演“谷沛宗”的林敬坤而言,挑战在于塑造一个没有明确历史原型的悲剧性人物。“这个角色其实是一个牺牲品。”他精准地概括道。通过梳理角色被利用、最终无力反抗的命运脉络,林敬坤将一个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刻画得淋漓尽致,令观众在解谜之余,亦感受到历史的悲凉。
![]()
不止悬疑:历史质感与舞台美学
《宋美龄耳环丢了》福州版绝非简单的“沉浸式互动游戏”。它在保留原剧本强悬疑内核的同时,致力于构建更完整的人物关系与历史脉络,并巧妙融入了丰富的经典人文元素与舞台构思,确保了其作为舞台艺术作品的质感与深度。
![]()
创作期间,南家硕与团队研读了大量历史资料,力求在细节中还原时代气息。在尊重历史与编剧文本的基础上,他更与演员一同碰撞出诸多画龙点睛的创意“增量”。审讯过程中,一局名为“千里独行”的象棋残局被搬上舞台,其“最优解为和棋”的结局,巧妙影射着案件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平衡;而利用宅院开阔空间设置的“舞厅”环节,则增强了观众的互动性与体验感。
![]()
这些设计并非生硬拼贴,而是与剧情、人物和宅院空间有机交融,让历史爱好者耳目一新,让普通观众亦觉耳目一新,它让这场“找耳环”的闹剧,拥有了超越事件本身的历史重量与戏剧张力。
青年力量:人艺新生代挑梁“第三部曲”
作为福建人艺推出的第三部沉浸式戏剧,《宋美龄耳环丢了》延续了剧院“以老带新”、大胆启用青年演员的创作传统。青年演员担纲创排和演出,其中不乏已在《雀起无声》《风起末园》中积累深厚人气与表演经验的佼佼者。
![]()
正是这支既扎根于深厚话剧传统,又活跃在创新最前沿的复合型表演团队,保障了《雀起无声》《风起末园》及《宋美龄耳环丢了》等作品持续的高品质输出与市场热度。
在创排中,演员们深度参与了剧本打磨、互动设计乃至空间利用的探索。饰演“陈布雷”一角的刘昊与南家硕以及青年演员们一同深入挖掘角色内核,共同创排了“千里独行”棋局等核心意象。而对于首次参演沉浸式的他而言,这是一次奇妙的“破壁”之旅。他分享道,“如此之接近观众,我们需要把每一句台词的信息点都要跟观众更好地沟通。”他体会到,表演的重心从与对手的交流,部分转向了与观众的叙述与共情,这种随时根据观众反应调整表演节奏与焦点的能力,成为了沉浸式表演的核心魅力。
对于已有《雀起无声》《风起末园》表演经验的许世玚和林敬坤等青年演员来说,之前的经验积累则让他们更加从容。许世玚坦言,相较于他之前可以“玩起来”的角色,本次饰演的军人身份一定程度上框定了互动方式,必须在角色设定与即兴互动间找到精妙的平衡。林敬坤也深感前作经验对塑造新角色的帮助:“因为有前面两次的经验,相对来说不那么紧张,也能够把握与观众交流的尺度。”此次《宋美龄耳环丢了》的B组演员则由今年新加入福建人艺的青年演员组成,在实践中完成表演与创排的传承。
首演之夜,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吴林玲与观众一同观看了演出。她在演出后对青年演员们的创作与表演给予了肯定,并表示:“看到我们人艺的年轻一代能够在沉浸式戏剧这一新领域不断探索、成长,并交出如此成熟、富有创意的作品,这展现了我们演员队伍的活力与潜力。”
![]()
尾声:一场永不落幕的探索
首演的掌声犹在耳畔,修改与打磨已然开始。执行导演南家硕与演员们表示,要“吸取观众的意见,慢慢改进,长演常新”。
当观众走出宫巷18号,重回现实的喧嚣,那段关于1944年的记忆,关于耳环下落的好奇,关于人性在极端压力下的显影,关于人心莫测的感叹,或许将长久萦绕。这不仅是一场悬疑解谜的娱乐,更是一次穿越时空,在历史的褶皱中窥见人性、权力与时代的独特旅程。
![]()
![]()
演出信息
演出地点
福州·三坊七巷宫巷18号刘齐衔故居
![]()
演出时间
长期驻演,具体排期以售票平台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