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刚受伤的时候,那时候家里人不敢告诉我爸爸去世,就跟我说,爸爸出国挣大钱给萱萱治病了,萱萱要好好吃饭身体好了爸爸就回来了。后来我就开始数着打吊瓶和打针的次数,有一天我看窗外的一家三口,那个和我一样大的小孩子背着书包,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上学,我就问妈妈:‘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什么时候能下去走路啊?我想他了……’妈妈不说话,但是她一滴泪毫无预兆地落在了我的双腿上,但我感知不到那滴泪的温度。”——李子萱
![]()
进校园宣讲(资料图)
青岛截瘫女孩从抑郁到越过高山,8年多她经历了一场“不完美”旅程
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青岛截瘫女孩李子萱登顶泰山的消息鼓舞了众多残疾人,但也有质疑的声音传进她的视野。“一些说我要起号的,带着讥讽的口吻,我直接给删除拉黑了。”李子萱不避讳自己对待黑粉的冷言冷语,这个20岁的姑娘根本不会被这些人左右,“他们想象不到我内心经过怎样的打磨,我能从自己的内心走出来,走到阳光下,是经历了一场他们想象不到的‘不完美’旅程。”近日,记者对话李子萱,勾勒出一个经历苦难洗礼后“百炼成钢”的青岛姑娘。
![]()
李子萱登泰山
曾经,我也生活在大山的阴影下
“8岁的时候,我还不会因为自己不能行走而难过,有的只是对父亲的思念。”子萱说,交通事故瘫痪后,自己并没有觉得生活在黑暗里,而随着逐渐长大,她越来越被一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被阴影笼罩。
![]()
出事故之前的李子萱
“我从姥姥那里得知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提起过爸爸。”那时的子萱不知道,自己正在长大的路上,长大后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家里为我治病耗光积蓄没有能力再继续康复,我从医院回了家,那一年冬天,下了好大的雪,我看外面的雪花真美,想去触摸,感受到了来自寒冬的风,我的手很冷,可是腿却感受不到一点温度,它连说冷的权利也没有。我想下去堆雪人,却跌落在地上,那时突然想起也是一个冬天,爸爸把我裹在他的大衣里送我上学,把我高高地放在他的脖子上,我突然懂了,什么叫不会走路,也懂了什么叫作离别……就在那年冬天我患上了抑郁症,因为我长大了。”
几年的时光,李子萱始终被阴影笼罩,抑郁症愈发严重。“我每天都难过着自己的残败和爸爸的离开,接受不了,我就哭,一哭,我就去找爸爸,去爸爸的土堆旁坐着,和爸爸说我想他了……”李子萱告诉记者,脑子里想不开在当时是常态,“不怕你们笑话,我不止一次想要结束。”
余生,总要做些有意义的事
“家人安慰我,朋友们也鼓励我,社会上的好心人也向我伸出援手,他们给我讲陈州的励志故事,我慢慢地接受现状,跟妈妈说,我要去上学,我自己也尝试着要走出来,想要有一个学历,不想让自己因为坐轮椅,人生就写到这里。”黑暗越深,刺破黑暗的亮光就越刺眼。
![]()
李子萱宣讲校园安全
一天,李子萱和往常一样坐在父亲的土堆旁边。“我很想你啊爸爸,可是你不能回答我了,我也不能永远留在这里了,我替你去看看世界吧,我记得你告诉我要永远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我去替你做些有意义的事吧,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很想你,那我也为你留下点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好不好。”
从那天起,李子萱不仅要自己好好活,而且她要做一些“伟大”的举动。“那之后我开始投身公益事业,扶贫助残。把养老院和困难家庭当成了我的家,又开始接触交通安全,守护更多的自己和另一个爸爸。”李子萱说,她不仅要为自己而活,更要为跟她一样残疾、贫困中的人而活。
这次势必要登顶泰山的举动,是她的又一个“有意义的事。”“我已经跨越了自己心中的大山,而无数残疾人却始终生活在心中那座大山的阴影下,我想要登顶泰山,一方面是为了自己,为了肉体上的自己,另一方面更是为了那些跟我一样的残疾人,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他们,我们虽然残疾,但我们能做的也很多,千万别抹杀我们的可能,要勇敢攀登!”
事实上,李子萱此次攀登泰山的意义也已经体现出来。在短视频平台上,同样是残疾人的@励志小哥(兆文)发视频表示自己以后一定要登上自己的泰山。
看到她短视频平台下一些黑粉讥讽的留言,记者也曾担心这个20岁的小姑娘内心无法承受,在沟通中,记者才知道,这些留言对李子萱根本产生不了什么影响。“那绝对不会呀!”李子萱坚定地告诉记者,“一些不怀好意的留言,我会直接删掉,不会让他们影响我的心情。”
讥讽她为了“起号”而冒险的人,并不相信她的理想追求。可是,对一个投身公益的残疾女孩来讲,起号又如何呢?让自己的账号有更多人看到,更多人知道她所做的公益,是不是更有价值呢?
“余华”,她们是我生命中的光
李子萱如今坚强、阳光的模样,离不开跟她志同道合朋友们的帮助。她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过,自己能有现在的模样,要感谢自己的“余华”。
![]()
李子萱从事公益所获锦旗和证书
“能开玩笑,没有异样的眼光,能明白我心里所想,她们从来没有把我当成一个残疾人。”李子萱说,她有两个“余华”,分别是邢嘉诺和李梦圆。
“在我残疾之后,在我没人愿意和我接触的时候,她们陪伴我一起玩耍,慢慢开导我,让我性格越来越开朗,走出阴霾。”不仅如此,“余华”还积极支持李子萱投身公益事业。“有我的地方就有她们,她们是我生命中的光,他们帮我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如今,李子萱和她的“余华”继续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不知道我的余生还有多长,在能折腾的时候我就想多折腾折腾,让更多人记住我做公益的意义,让更多人记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让更多人记住为残疾人留下无障碍通道。”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尹彦鑫 半岛全媒体记者 宋泓睿)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