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蚊子,大家最烦的肯定是那种嗡嗡叫着专挑人叮的家伙,尤其是埃及伊蚊,这玩意儿被称作全球最毒的蚊子之一。
它不光传播登革热,还能捎带黄热病、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热这些麻烦货。问题是,它种群扩张几乎全靠人类帮忙,从非洲老家一步步爬到全世界热带亚热带角落。
2024年,广东全省登革热病例突然多起来,深圳一周就新增120多例,全省比7月翻了近6倍,到年底累计破万。这事儿听着吓人,但根儿上还是人类活动推波助澜。
![]()
埃及伊蚊的来头可不小,起源在约8.5万年前的西南印度洋地区,那时候它还是野生货色,窝在非洲森林的树洞里,靠叮爬行动物和各种哺乳动物过日子。
基因研究显示,它从发源地慢慢扩散到整个非洲大陆,靠着泛食性本领到处晃荡。 后来,约5000年前撒哈拉沙漠扩张,干旱闹得天翻地覆,人类开始在陶罐里存水,这就给伊蚊开了个方便之门。
它适应了人造水容器,渐渐偏好吸人血,在塞内加尔这些地方演化出家栖型种群。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表明,非洲种群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占基因组3.99%,是非非洲种群的近两倍,这说明它在老家变异最多,适应力爆棚。
![]()
关键是基因变异让它嗅到人类气味更准,化学感应受体基因和神经递质调节基因都改了样,专攻人血这块儿。 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团队测了四大洲14国554只伊蚊,挖出3.14亿个高置信SNP位点,证实野生型到家栖型的转变就是干旱逼的。
现在,入侵性亚种Aedes aegypti aegypti(Aaa)起源于大西洋奴隶贸易期,那时候它从非洲原始谱系分离,300到400年前分化出强攻击性。 阿根廷的家栖型就是全球广泛分布的祖先,320年前随奴隶船到南美,100年后就变身城市杀手,完美贴合人类环境,还进化出携黄热病毒的本事。
2025年9月美国Verily生命科学团队在《科学》上发文,用1206个基因组数据推断,它迁出非洲后关键演化步就发生在撒哈拉西部,偏好人类后才真正起飞。 简单说,这蚊子从森林隐士变成人类跟班,全靠气候压力和基因小聪明,人类无意中提供了温床。
![]()
人类活动是伊蚊扩张的头号推手,16世纪殖民贸易起步,船舶就成免费载体,从非洲跨洋到美洲、亚洲和大洋洲。 奴隶贸易是转折点,木船舱底积水,蚊卵随波逐流,叮咬奴隶伤口加速传播。
基因比对显示,美洲种群和塞内加尔原始家栖型在300-400年前分家,阿根廷种群直接祖传全球侵略型。 南美家栖型不光适应城市,还杂交本地种,抗药基因频率蹭蹭涨。
![]()
近现代全球化更猛,航空海运让美洲抗药性种群回流非洲,和原生种杂交,疟疾登革热防控雪上加霜。 2025年世卫组织通报,40国基孔肯雅热病例超44.5万,死155例,美洲最多,非洲科摩罗和肯尼亚复燃。
27国地区已有伊蚊但没本土传播,随时可能爆。 气候变暖加城市化,气温升降雨乱,蚊子繁殖地多起来,普林斯顿预测未来30年撒哈拉以南城市蚊子对人偏好会持续升,干旱人口叠加加速这过程。
![]()
2024年巴西疫情就是活例,全年病例超648万,死近6000,联邦区发病率每10万居民9907.5例。 拉美地区1-4月近600万例,死超2200,超2023全年。 秘鲁到3月79,741例死82,厄瓜多尔11,492例死15。
这些地方人口流动大,水存储乱,蚊子借机钻空子。欧洲东地中海也警铃大作,巴林伊朗卡塔尔报告伊蚊存在,虽没传播但风险高。 总之,人类越折腾,伊蚊越来劲,从船到飞机,它坐享其成,种群像滚雪球。
![]()
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气候热湿人口密,正好是伊蚊天堂。2024年夏季疫情现实体现输入病例引本地链。 深圳一周新增120例,全省较7月翻近6倍,到10月底累计逾万。
广州佛山湛江揭阳这些地,病例分布广,第43周新增1785例,广州370多佛山300多。 到第49周降到180,但总破万,多为本地感染,高烧关节痛常见。
2025版国家疾控局登革热防控方案说,我国媒介伊蚊分布广,境外输入引本地疫情时有发生。 广东卫健委数据,到2024年底,全省报告登革热病例超1万,死亡几例,主要广州深圳佛山。原因呢?城市化快,水容器多,花盆轮胎积水成灾,加上高温雨多,蚊子繁殖快。
全球看,2024年登革热报告1460万例,死超1.2万,创历史高,美洲1300万。 2025年1-7月已400万例死3000,97国报。 半数人口风险区,3900万感染年,5600万人易染。 广东这波虽控制住,但暴露弱点:监测松、灭蚊不彻底。
![]()
对付伊蚊,人类从被动挨打转主动出击,基因组研究开路,新技术层出。 中国科学院王四宝团队2025年3月搞出“一箭多雕”策略,改造蚊肠道共生菌沙雷氏菌AS1,吸血后合成蛋白,挡住疟原虫、登革病毒寨卡病毒。
半田间试验证实,阻断多种传播。 巴西最大蚊子工厂占地1300平,每周产1.9亿携沃尔巴克氏菌蚊子,细菌止病毒复制,传后代改造野群,盖1亿人。
葡萄籽提取酯类配避蚊胺,新驱蚊剂5小时效,还防蚋旱蚂蟥。 9月王四宝组在PLoS Pathogens发综述,总结蚊媒共生菌机制,从全球卫生视角聊进展挑战。 6月Trends in Parasitology论工程菌群应用。
早年2017年团队分离AS1,能雄蚊传雌后代。 2019年解析白僵菌sRNA抑免疫,2021年破按蚊婚飞钟控基因desat1合成信息素。 2023年共生菌囊泡递抗疟分子。
![]()
2009年王四宝到约翰霍普金斯深造,2013回国建组,专注蚊免疫。 2025年2月获抗疟先锋提名,合作非洲喂菌制剂,建国际模式。
改造蚊子自带疫苗,听着科幻但实打实,未来防控靠这路子。伊蚊扩张史就是人类活动和生物演化交织,每步都跟人脱不了干系,得醒醒神儿,早动手少遭罪。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