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香萦绕月牙湖畔。
10月10日上午,
金陵著名画家刘宇甲先生山水画追忆展
于南京月牙湖书画院正式开幕,
以笔墨追忆,敬献金陵。
刘宇甲先生,一生沉潜丹青,其作融贯中西,承诗人家学,得油画家兄长之熏染。笔下山水,既得造化真意,更富诗意隽永。尤以写松见长,劲骨凌云,堪称一绝。作品曾被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等殿堂珍藏,艺坛地位,由此可见。
![]()
戴乔奇先生特撰联以赠:
“画榕不俗画竹不凡画松不孤画山水近人入胜;
为子善孝为弟善悌为友善和为丹青问道追天。”
二十四字,道尽先生之画品、人品与友品。
戴乔奇院长的追忆文章:
宇甲兄肖羊,古汉语羊通祥。他是我们画院的领头羊,在我的记忆中,宇甲兄总是面带微笑,尤其谈及他心爱的孙女,那从心底洋溢的笑意,让我也沾了满满的祥和之气。他理论功底深厚,然而在我们的书画群里,他从不颐指气使,虽不见面,其谈笑评点,总让人如沐春风。
宇甲兄人蕴祥和之气,画含祥和之风。画山水近人入胜,是他山水中的祥和,使人有亲爱之意,亲近之心,此所谓近人;而入胜,则在于他坚持写真之路,在于他有发现美的洞察力,留住美的表现力,国学大师文怀沙说:看你画的山水,可以替代造化所钟的真山真水,欣然题词:留看书斋 可省登临筋骨。这次展览,可谓宇甲的山水艺术结晶,宇甲兄用为子善孝,为弟善悌,为友善和,为师善诱,画出了笔下的上善之水,而他的一生,就是他笔下的奇峰。
宇甲兄,永在我们心中。
洒脱走环宇,挥笔甲山林
□叶雷
南京市文联著名山水画家刘宇甲先生去秋驾鹤西去,其旧日音容笑貌令人感怀。
和宇甲兄相识,最早是在书画笔会上。作为山水画家,他给人印象温文尔雅,其笔法古拙,喜好苍劲。常人司空见惯的森林草木,在他眼里一片盎然生机。吾等俗人,多寻山川之名而对画照之,往往直不笼统问这是在画哪里,言下之意无名山水何以赏之。然宇甲兄并未因吾等浅陋而置之不理,仍一副谦谦君子状曰:个中自有妙处也。
宇甲兄有位大名鼎鼎的胞兄,就是被誉为“共和国画师”的刘宇一。刘宇一擅绘史诗性的宏伟画卷名扬四海,这很让我们这代被灌输了太多英雄史诗的观众所景仰。因此,每当刘宇一回宁省亲,宇甲兄总会把我们媒体朋友叫去相聚。那时刘宇一常下榻南京城西北的丁山宾馆,我们赶过去总是很开心,一来有采访内容可写,二来又可以品尝到那里酥软微甜著名的丁山排骨。刘宇一到来,几乎与他关乎历史进程的宏伟画作一个步点,从《良宵》《良辰》,到《伟业千秋》《光华万代》,这位毕业于南京第十中学(后更名金陵中学)、自称是“三彩纤夫”的共和国画师,始终在记录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辉煌,激荡着人们的情怀。宇甲兄跑前跑后,张罗媒体采访,对记者们是很大的帮助。
我曾经三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记得第一次去北京进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大会堂,是在1998年国庆前。正好去京采访,抽空我赶去人民大会堂,拍摄刘宇一刚完成不久的巨作《伟业千秋》,进门是由宇甲兄介绍,我电话进去,来人将我接进去的。记得我赶忙跑到这幅巨型油画前,从左跑到右,正面、侧面、远景、近景,多个角度拍了照,然后就匆匆离开了,竟然没想到好好看一下内景。
回来后,在1998年9月30日的南京日报上,发表了《刘宇一巨作“伟业千秋”为人民大会堂添彩》的报道。
此后,我更加注意刘宇一的创作动向,凡有关于他的信息传来,第一时间都会联系宇甲兄深入追踪采访。我也因此在《收藏》杂志等不少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上,大篇幅甚至整版多版,充分报道了刘宇一用史诗巨制,为祖国前进脚步留下的永不磨灭灿烂画面。
后来,宇甲兄担任了南京市文联美术家协会的领导工作,他又不辞辛劳为书画家们奔波劳碌。在20世纪90年代那个书画面对市场开放的时候,有次聊起,谈到书画家如果每天可以卖掉一张500元的作品,“那书画家就不用骑车去美术馆了”,宇甲兄信口说道。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认为,书画家们为什么不能把价格定得更亲民一些,让作品更好地走进寻常百姓家呢?于是,我把这个内容发表出来。谁知有天不经意重提这事,宇甲兄却叹道,“你这一写,把我烤焦了”。原来同行中不愿透露自己作品价格不高的大有人在,大家宁愿要有价无市,也不愿低价售卖,这就是迄今为止书画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的原因之一。
不过,宇甲兄虽会务繁忙,但并没有放下画笔,而是日益精进。记得后来他出版了一本《刘宇甲画集》,整个封面都是一片苍翠欲滴之色,过目难忘。还有一次,他请我们去他在大地豪庭的新家,看他创作的几十米长、高约一米的巨制《苍松图》,蔚为壮观,后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小儿大婚时,宇甲兄特地创作了一幅《双龙图》相赠,画面上两棵松树树干,犹如两条腾飞之龙,相携相伴,美好寓意、吉祥祝福,喜庆洋溢整个作品。
宇甲兄后来更是各地邀约开展艺术活动不断,他宝刀不老,还往往自驾轿车游走四方,看着他熟悉的驾驶技术,和他洒脱的生活方式,很为他的人生观点赞。怪不得他家乡和县的书画家们一致推选他为家乡和风书画院院长,他的山水画作品挂在展厅最突出的位置上。
有次画展后,他要顺道带我回去,我忽然想起对他说,可否下回刘宇一再来南京时,请他给我写张字做个纪念。我是很少向人提此要求的,自以为给刘宇一写了那么多文章,这个事情应当情理之中,孰料宇甲兄颇显无奈地说,家兄那里倒无妨,只是嫂夫人极难松口,基本办不了,抱歉。我闻之便未再言,其实,本来我也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但可见宇甲兄为人仁厚,度人律己。
宇甲兄归隐绿色山林了,与他挚爱的山川常伴一起了,他的音容笑貌自会于“山风、林涛、溪流、鸟鸣”四大天籁之音中,回响传来,令旧友们追忆过往,抚今思昔,无论于艺术,于人生,于情谊,我们今世有缘!
2021/6/4于金陵武定门外秦淮河畔
![]()
![]()
![]()
![]()
![]()
步入展厅,如入林泉之间。观其画作,不禁忆及林则徐名句:“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刘先生以笔为弦,为观者弹奏的,正是这神州大地上永不落幕的山水清音。
![]()
此展不仅是一场艺术回顾,更是一次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深情礼赞。
【展讯】
展览主题:
金陵著名画家刘宇甲先生山水画追忆展
展览时间:
2025年10月10日 -10月16日
上午9点30至12点—下午2点至4点30
(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南京月牙湖书画院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苜蓿园大街59号月牙湖公园内
![]()
![]()
![]()
![]()
![]()
![]()
![]()
来源:南京月牙湖书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