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内塔尼亚胡担忧的事发生了,以色列军队前脚刚撤走,哈马斯武装立即接管?重兵集结,巴勒斯坦人的叛徒面临秋后算账。
![]()
«——【·停火刚落子·】——»
经过两年多炮火洗礼,加沙地带终于迎来停火曙光。10月10日中午12时,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埃菲・戴弗林公开确认,以军已按协议后撤至地图标注的“黄线”之外。但这条线仍深入加沙腹地,以军宣称仍掌控53%区域的关键节点。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随即发布声明。他强调以军只是“战术调整”,随时能重返战场。这番表态像是给停火协议打了个问号。
![]()
变数比预想来得更快。以军撤军的烟尘还没散,哈马斯武装已从遍布加沙的地道中涌出。BBC记者在现场目睹,这些武装人员迅速集结成队,重新占领以军撤出的区域。有居民用手机拍下画面,哈马斯成员正架设通讯设备,街头很快竖起他们的旗帜。
![]()
10月13日清晨,哈马斯开始按协议释放人质。但这举动掩盖不住另一个事实。接近哈马斯谈判团队的消息人士透露,该组织虽称不参与战后治理,却压根没打算让出实际控制权。
«——【·7000武装亮家底·】——»
哈马斯的动作透着股狠劲。他们不光占地盘,更直接亮出肌肉。根据BBC核实的消息,哈马斯已紧急动员起7000名武装人员,还一口气任命五名新军事长官统筹加沙全域行动。
![]()
这些兵力迅速铺开。加沙城的十字路口冒出临时检查站。汗尤尼斯的废墟间,武装人员正与当地民兵谈判缴械事宜。最激烈的冲突发生在加沙北部,哈马斯与以色列扶持的“人民军”爆发正面火拼。
“人民军”这类亲以武装成了重点打击目标。他们曾在战争中为以军带路,精准定位哈马斯藏身地。哈马斯恨得牙痒痒,直接下了最后通牒。他们勒令所有敌对势力48小时内缴械,“人民军”当场拒绝。
![]()
更关键的是防御部署。哈马斯重新启用数十处隐蔽据点,却没料到内奸作祟。这些据点位置被悄悄传给以军,以色列战机不顾停火协议,立即升空将其悉数摧毁。这波空袭让哈马斯更坚定了清内奸的决心。
«——【·街头枪声警示·】——»
加沙城的公共广场上,枪声打破了短暂平静。三名蒙眼男子被按在地上,蒙面武装人员高声宣读判决。“依据巴勒斯坦革命法,判处通敌者死刑!”话音刚落,步枪齐响,三人倒在血泊中。
![]()
围观人群里有人高呼“真主至大”,也有儿童露出惊恐的脸。武装人员在尸体上摆上纸条,上面的字迹格外刺眼:“你们的背叛不会不受惩罚”。这段被哈马斯附属账号发到Telegram,杀一儆百的意味拉满。
这场处决不是孤例。停火生效后,哈马斯已公开处决10名“巴奸”。他们通过短信和电话动员成员,明确要求“清除勾结以色列的败类”。有分析指出,哈马斯在战争中吃够了内奸的亏,如今掌权第一步就拿叛徒开刀。
![]()
回溯过往,这种铁腕早有先例。2014年冲突期间,至少23名通敌者被处决。2025年5月,6名抢劫援助物资的人被枪决,13人被打断腿。哈马斯用这种方式传递信号:背叛者绝无活路。
«——【·停火纸糊的?·】——»
局势正在滑向微妙的平衡。以军炸完据点还嘴硬,说行动是“自卫反击”。内塔尼亚胡频频放话,称下一步必须实现加沙非军事化,“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但以军心里清楚,全面撤军等于放弃既得利益,压根不情愿。
![]()
哈马斯也没松口。他们联合杰哈德等派别发声明,坚决拒绝外国监管加沙。“治理权是巴勒斯坦内部的事”,这句话堵死了国际干预的口子。对于解除武装,哈马斯高级官员巴塞姆・纳伊姆说得明白:“除非交给巴勒斯坦国,否则枪不离手”。
双方的拉扯让停火成了“休整期”。以军在“黄线”外囤积兵力,战机仍在加沙上空盘旋。哈马斯则一边释人质,一边让7000武装保持战备。那些刚清理完的地道里,武器弹药还在不断输送。
![]()
10月13号的人质释放,更像场表演。停火协议里的“全面撤军”“解除武装”两大核心条款,双方都在装傻。
«——【·结语·】——»
加沙的废墟上,和平的影子还没站稳,战争的幽灵已在暗处徘徊。叛徒的下场摆着,可更大的变数,还在后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