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发生在宗馥莉身上有两件可大可小的事:
1、香港高等法院驳回了宗馥莉关于其父亲百亿遗产纠纷案的上诉许可申请;
2、正当宗馥莉打算全面推出娃小宗,结果被其堂兄抢先推出个沪小娃。
这两件事,被外界一致认为:宗馥莉不仅连输官司,而且众叛亲离。
事实上,这两件事,在宗馥莉心里,或许并没外界认为的那样重要。
![]()
我前两天写过一篇文章《宗馥莉又输了?不要怀疑一个女人修复破碎童年的决心和勇气》,里面提出了一个纯个人多年观察得出的看法:宗馥莉的人生经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披着豪门外衣的普通中国式家庭发生的伦理悲剧。
![]()
其中,这出悲剧里的女主人公——
曾亲耳所闻周围人议论自己母亲与小三(杜建英)同父亲之间的三角关系,几乎一致认为小三才是父亲的真爱,而母亲不过是包办婚姻下的爱情累赘;
曾亲眼目睹甚至陪伴父亲的三个私生子女中的大儿子(宗继昌)和二女儿(宗婕莉)在国外从出生到长大,关键那时父亲和母亲的婚姻状态依然存续;
曾亲身经历自己的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等父亲这边的亲属常年围着父亲或父亲的财富名利打转,置宗室家庭伦理于不顾,视自己母女俩情感遭遇于无物;
以致于时至今日,已经过了43岁生日的女主人公,其情感经历依然一片空白。
茕茕孑立,独善其身。
![]()
似乎在女主人公未来的命途里,既不需要爱情,更不需要婚姻。
慢慢的,周围人开始发现,这位留学海外、受过高等教育、曾被赋予重望、如今身家千亿的娃哈哈集团二代话事人,不仅为人冷漠,而且行事绝情。
而且,久而久之,似乎更变本加厉,从真视富贵名利如粪土,到漠视亲情如无物,到超越道德界限,到无视社会责任......
这一切的一切,看似耐人寻味,似乎都有迹可循:
这样的女人,不是女强人,而是女中狠人,是狠起来可以完全不管不顾,甚至是歇斯底里的女人!
事实上,理解这一点并不难!
或者说,理解宗馥莉并不难!
宗馥莉的命运悲剧,其实有一个艺术原型:
![]()
18世纪中后期,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描绘了一个穷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然后开始怀疑自己遭遇了社会不公和经历了人间炼狱,于是认为人类历史和社会秩序通常都是由超人通过流血牺牲或经历痛苦磨难创造出来的!
因此,这位辍学的穷大学生便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力所能及,为民除害,改造社会,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秩序。于是,他开始变得冷血麻木,甚至是滥杀无辜。
当然,故事的结局似乎并没有咱们想象中的不堪。这位穷大学生最后选择了自首,然后在狱中皈依了宗教,最终以忏悔的心情接受苦难,获得了精神上的新生。
![]()
再回到本文女主人公宗馥莉身上——
自继承父亲29.4的集团股份以后,宗馥莉变成了娃哈哈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此时,在外界或常人看来,宗馥莉最应该做的:
1、继承父亲资产
2、完成父亲遗愿
试问:宗庆后的资产是什么?
娃哈哈集团,这是众所周知。
同样:宗庆后的遗愿是什么?
给私生子女的18亿信托基金。
现在呢?
两件事情,宗馥莉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做到。
是她能力不行吗?
显然不是!
是她志不在此吗?
更加不是!
![]()
甚至,打起官司来,哪怕是输,她也乐此不疲;搞起经营来,哪怕是另立门户,她也心甘情愿。
那是为什么?
我的结论是:
1、她在故意报复。报复所有曾经对她以及对她母亲不公的身边人和烦心事;
2、她在有意切割。切割所有与父亲创办娃哈哈商业帝国相关的动产不动产。
3、她在努力重建。重建属于自己宗馥莉的新商业、新宗亲以及新家庭秩序。
但是很可惜,这一切看似追求公平公正的程序正义,都是在像《罪与罚》里的穷大学生一样,正在用一种近乎于超越道德界限、违背商业伦理、无视社会责任的手法,在十字路口左碰右撞。
如今,面对香港法院的判决、经销商的抵制、家族里的背叛、以及地方ZF的纠偏,娃哈哈留给宗馥莉折腾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