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发布警情通报:
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我市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接警后,公安、消防、医疗救援等部门迅速到场处置。
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邓某某(男,31岁)驾驶川AC****9号小型轿车,沿天府大道由北向南行驶。车辆在通过天府五街路口进入天府大道南段后,与前方同向由李某驾驶的川AA****3号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涉事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
根据多名目击者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一辆小米SU7在行驶中先是摇摆不定,有网友称一起等红绿灯时,还听到该车驾驶员在大声吼叫。
随后车辆超速失控,先与绿化带发生碰撞,随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起火。
一名车主的行车记录仪显示,车辆碰撞前从右侧飞速驶过,碰撞后迅速燃起大火。
驾驶位有人员被困,多名路人主动参与救援,徒手或用工具猛砸车窗,有路人的手都流了血,还有人拿来了灭火器,但因车门无法打开且火势迅猛,救援失败。
![]()
消防人员到场后,先用水枪压制火势,随后用工具切割车身救援,现场方才逐步得到控制,但驾驶员已不幸遇难。
![]()
一名现场目击者告诉记者,他是跟消防车一起到的,约在凌晨3点半,“到的时候火已经控制住了,但是中间火势变大,最后也灭了。人没有救出来,最后是用电锯切开的门。”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门锁与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碰撞后若高压系统触发自动断电保护,可能导致电子解锁功能失效,若驾驶员未及时启用机械备份装置,或车身变形造成卡阻,会出现车门无法开启的困境。在近年的交通事故中,隐藏式门把手带来的隐患层出不穷。
今年9月24日,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发布。根据《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要求》”),为应对电动隐藏式门把手新技术、新安全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提升车门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车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门把手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征求意见稿特别说明,本文件针对汽车车门外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新增了相关要求,从而提升救援的便利性。
新闻线索有奖征集
报料邮箱:jstv83187982@163.com
来源:成都公安、潇湘晨报、第一财经
编辑: 荔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