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叶里面的汁液具有美白补水的作用,芦荟品种多,有些品种还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于是,在农村不少地区,很多人都调侃其为“家庭中的小药箱”,会在家里养上几盆,观赏和备用。
![]()
但谁能想到,一株芦荟居然被人养50年!
![]()
看看,这就是福建一小伙在网上晒出的“奶奶养了50年的芦荟,长成近2米的树”,茎秆粗壮,快赶得上成人的手臂粗。
![]()
不少看过的网友,纷纷留言:
--这棵芦荟也算是成精了!
--我家也有一颗,看上去真像狂魔乱舞。
![]()
--这是什么品种?怎么养的?
--想请教一下,大概多久更换一次盆土?能在室外过冬吗?
![]()
都想要知道“这种能够长成树的芦荟”到底是什么品种,该怎么养护?下面就整理出来,解开大家的疑惑。
![]()
一、芦荟的品种
这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芦荟,学名:鬼切芦荟,别名鬼切丸、马氏芦荟、山地芦荟,是一种单茎芦荟。
![]()
以高大的形态和厚实、带刺的叶子排列成玫瑰花状而闻名,可以长到1.8到2.7米高。
![]()
非常耐旱,还会在冬季开出新鲜的管状花朵,吸引鸟类和蜂蜜等传粉者。
![]()
属于多年生小乔木状肉质植物,既好看又好养活,不管是室外地栽还是室内盆栽,都是不错的选择,观赏价值极高。
![]()
但要注意:鬼切芦荟原产于南部非洲,主要分布在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等干旱的山区、丘陵和岩石地带。
![]()
为此,如果选择在家里种,想要它平安越冬,健康茁壮的成长及开花,就要注意下面这些细节,尽量还原它老家的环境。
![]()
二、种植技巧
1、土壤方面
鬼切芦荟和其他的芦荟、多肉植物一样,都需要生长在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土里。
![]()
建议,不管是盆栽还是地栽,都要优先考虑沙土,特别是盆栽的情况下,最好用仙人掌和多肉专用的土壤混合物,或在万能营养土里面混合50%-80%的粗沙、珍珠岩等颗粒介质,增强排水透气性。
![]()
2、温度方面
鬼切芦荟喜欢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一般18~26℃最适宜生长,耐寒能力较差,温度低于10℃,随时可能发生冻害。
![]()
建议,条件允许,一定要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6℃这个范围内,如果想要平安越冬,一定要保证温度高于10℃。
![]()
在温度超过30℃,植株会因为高温而逐渐休眠,停止生长时,要加强通风和通过喷水的方法降温消暑,促进成长。
3、光照方面
芦荟这类的植物都皮实,鬼切芦荟也不例外,通常都需要给予全日照,只要晒不死就可以一直狠狠的晒,这样比较有利于长叶子,叶子变得更肥美。
![]()
建议,尽量将鬼切芦荟安置在可以全日照的地方,每天维持在6小时以上的光照。
![]()
若自然光照不足就是白炽灯、植物补光灯等补光,防止植株因缺乏光照而变得瘦弱亦或者徒长。
![]()
4、浇水方面
鬼切芦荟非常的耐旱,但是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水分的供应,靠近底部的叶子就会老化的厉害,不断的干枯。
![]()
建议,地栽的话,其他的季节可以不管,但夏季2~3周至少要浇一次水;如果是盆栽的话,则需土壤干透就立马浇水。
![]()
干透浇水:盆栽明显的变轻或者是插入盆土里边的筷子拔出来没水印就立马浇水;
![]()
浇水时要尽可能沿着花盆的边缘一圈又一圈的浇水,或浸泡在装水的容器中,等到花盆底部往外冒水或土壤不冒泡为止。
![]()
5、施肥方面
鬼切芦荟对养分的需求不高,一般不施肥也没问题,但如果是盆栽的话,我们最好在春季和夏季植株高速生长的阶段,每个月定期施加一次稀薄的多肉专用肥料。
![]()
6、换盆土
花盆的空间有限,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根部的生长,而植物的根部直接决定着它们的生长速度和开花状态。
![]()
所以盆栽期间间隔2~3年就要更换一次盆土,而且若根系长满花盆,则立马更换花盆和花土,保证根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大家若有不同的看法或者需要补充的,请在下方留言和讨论。
部分参考图片来源自网络,未查明出处,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